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619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PNAS】重磅!实验室分子展现惊人抗癌特性

2022-08-26

这项发表于《PNAS》的研究指出了使用EdU作为癌症治疗基础的可能性,因为它的毒性和对快速分裂细胞的选择性。 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210176119#sec-2 EdU  01  UNC医学院的科学家惊讶地发现,一种称为EdU的分子,通常用于实验标记DNA,实际上...

钇90微球技术: 肝癌治疗迎来新“武器”

2022-08-25

传统疗法效果不佳  01  肝癌被称为是“沉默的杀手”,包括了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两大类。目前,我国肝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肝转移瘤以结直肠癌肝转移最为常见,约50%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转移,其中仅有10%—20%的患者可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无法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 朱康顺介绍,传统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了肿瘤血管化疗灌...

【PNAS】病毒也会“捉迷藏”: 致癌病毒逃避免疫系统,加速肿瘤生长

2022-08-25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生物科学系和分子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致癌病毒用来逃避免疫系统反应的机制,这种反应通常会引发抗病毒反应和病毒抑制。该篇论文于本月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揭示了这一机制的关键细节,这些细节将有助于加深我们理解病毒是如何有效逃避免疫反应,且推动肿瘤的发展和生长。 ...

ctDNA检测揭示晚期胃癌序贯化疗期间的分子进化过程

2022-08-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近日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辅助预测晚期胃癌一线含铂化疗疗效的学术论文,题名为“Molecular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during se...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团队:单细胞RNA测序用于胃癌研究的突破进展

2022-08-24

胃癌(GC)包括许多分子亚型,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估计2018年有783,000人因为胃癌死亡。虽然GC在早期原发阶段是可治疗的,但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或转移阶段被发现,预后相对较差。免疫疗法,特别是靶向PD-1和CTLA4的抗体,已经引起了各种癌症类型(如黑色素瘤)治疗的范式转变,但GC的反应率相对较低。最近,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文章...

【Nature子刊】人类肿瘤图谱网络——胰腺癌发展的新见解

2022-08-23

该研究发表于《Nature Genetics》,是人类肿瘤图谱网络的一部分。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2-01157-1 人类肿瘤图谱网络  01  胰腺癌的治疗选择很少,生存率有限,只有9%的患者在诊断后仍活五年。但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胰腺癌进行了详细...

【PNAS】”疫“苗两用,徐巧兵团队开发出淋巴结靶向的LNP-mRNA癌症疫苗

2022-08-20

2022年8月15日,许巧兵教授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题为“Lipid nanoparticle-mediated lymph node-targeting delivery of mRNA cancer vaccine elicits robust CD8+ T cell resp...

【Gut】未来15年青年肠癌发病率翻倍?复旦大学马延磊团队最新研究揭密

2022-08-19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2科马延磊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Integrated metagen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is reveals distinct gut-microbiome-derived phenotypes in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首次揭示了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青年肠癌(早发性肠癌)与发病年龄大于5...

【Science子刊】王泽峰/汪洋团队联合发文——癌症中广泛的长度依赖性剪接失调

2022-08-18

癌症中的剪接失调已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关键的分子特征,在癌症的生物发生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系统地分析转录组测序的大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了长度依赖性剪接失调的一般趋势,其中短外显子更有可能被错误剪接。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王泽峰教授团队、大连医科大学汪洋教授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CASE的面板,作为可靠的癌症分层标志物和生存的强预测因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Cell子刊】免疫基因组分析——预测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反应

2022-08-16

针对上述情况,近日,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中心(Riken 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al Sciences)等机构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诊断模型,来用于预测ESCC患者对铂类新辅助化疗(NAC)的反应。 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转录组学、免疫及拷贝数变异(CNV)方面的相关因素(也包含了吸烟状态等其他指标),并将这些因素结合到...

【Nature子刊】细胞表面的糖链可引导癌细胞死亡!

2022-08-16

人体内每个细胞的表面都装饰着称为聚糖的糖链,它们决定了细胞的特征,并使细胞能够相互交流。当细胞癌变时,细胞表面的聚糖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该研究发表于《Oncogen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8-022-02434-3 TRAIL受体  01  一种名为TRAIL的细胞因子与T...

【柳叶刀子刊】北京协和联合湘雅——用于癌症检测和预后的血浆cfDNA甲基化标志物

2022-08-15

浆细胞无DNA甲基化已被证明在多种癌症的检测和预后检测中具有潜力。科学家深入研究了cfDNA甲基化在卵巢癌检测和预后中的性能。该研究发布于《eBioMedicine》。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biom/article/PIIS2352-3964(22)00404-2/fulltext#seccesectitle003...

【Science子刊】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可直接加速结直肠癌进展!

2022-08-15

这项研究的标题是“Disruption of the circadian clock drives Apc loss of heterozygosity to accelerate colorectal cancer”,于8月10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

【Nature子刊】小细胞肺癌精准化治疗:基于cfDNA甲基化的亚型分类

2022-08-14

针对上述问题,来自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建立了一套全基因组游离DNA(cell-free DNA, 即cfDNA)甲基化分析方案,实现了对SCLC的灵敏检测、癌症发生发展监测及分子亚型分层。该研究数据揭示了cfDNA甲基化分析作为普遍适用的液体活检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效用。 与此同时,这种快速周转、基于血液的亚型分层方法(subtyping methodo...

【Nature子刊】胶原蛋白——乳腺癌转移的关键因子

2022-08-14

想象癌细胞是种子,肿瘤微环境是土壤。通过研究土壤、细胞外基质、我们可以开始了解是什么让一些肿瘤比其他肿瘤更具侵略性,并通过扩展,开始开发治疗癌症的新方法。研究表明,胶原蛋白XII在乳腺癌进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

为何男性患癌风险更高?30万人研究表明生理差异可能是答案!

2022-08-1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高达1929万例,其中,男性为1006万例,女性为923万例;而全球癌症死亡病例已达996万例,男性为553万例,女性为443万例。可以看到,男性患癌人数的比例绝对高于女性。 先前科学家们猜测,癌症发病率的性别差异源于两性生活方式、行为精神上的差异,但最近一项发表于美国癌症协会同行评审期刊Cancer上的新研究...

【Nature子刊】 癌转移的开创性研究!这种已获批的药可以用于治疗乳腺癌脑转移!

2022-08-10

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近年来,各类靶向药物的问世,让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生存期显著延长。 然而,随着全身治疗方案的进步提高了患者的总生存期,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与日俱增了。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高达...

Genome Biology | 纳米孔测序可用于检测cfDNA的细胞起源和癌症特异性甲基化特征

2022-08-10

细胞游离DNA(cfDNA)携带起源组织的信息特征,包括基因组改变、DNA修饰和细胞类型特异性片段化模式等。其中,DNA甲基化是泛癌筛查研究中很有应用前景的cfDNA生物标志物。 近年来,以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为代表的纳米孔测序技术日渐成熟,其在DNA甲基化检测的准确性上也已被证实,可以产生高分辨率的单碱基对。便携式的ONT平台不需...

【Nature子刊】癌症伴随极度消瘦,新发现女性患者可能率先受益

2022-08-09

肿瘤“恶液质”是一种常见的、使人衰弱的疾病,治疗选择有限。其特征是食物摄入减少,自发活动和能量消耗,伴有肌肉代谢功能障碍和萎缩。 近日,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学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将Activin A确定为恶病质的驱动因素,证明了Ana有效地增加了食物摄入量,但只有药物组合才能增加瘦体重,恢复自发活动,并提高总生存率。这...

【BMJ】新型小分子可使癌症患者更易获得免疫治疗!

2022-08-09

特拉维夫大学和里斯本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鉴定并合成了一种小分子,它已经成为治疗一系列癌症更容易获得以及更有效的抗体替代品。该研究结果发表于《Journal for Immuno Therapy of Cancer》上。 https://jitc.bmj.com/content/10/7/e004695 单克隆抗体的局限性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