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98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荣登《科学》封面!中国科学家开启“再造生命”新纪元!
大姑娘出嫁——头一回!3月10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的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长文! 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分别完成的这4篇长文,介绍了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要知道,酿酒酵母总共有16条染色体,此前国际同行奋斗多年才发现了一条。 在合成染色体的过程中,...
人工合成4条酵母染色体 我国科学家开启“再造生命”新纪元
大姑娘出嫁——头一回!3月10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的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长文! 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分别完成的这4篇长文,介绍了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要知道,酿酒酵母总共有16条染色体,此前国际同行奋斗多年才发现了一条。 在合成染色体的过程中,他们还突破了生物合...
这十大女科学家,顶起了生物医学的半边天
屠呦呦--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屠呦呦,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谈及她的获奖历程,最耀眼的荣誉莫过于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了。她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荣获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的科学家、女科学家。 屠呦呦创新性地使用了低温萃取方法提炼出了可以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作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抗...
爱思唯尔发布科研领域性别表现报告:男女科学家实力相当
在3月8日妇女节这一天,全球科学、技术、医学信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全球科研领域性别表现研究报告》。 报告数据主要源于爱思唯尔SciVal和Scopus数据库,针对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丹麦、欧盟、法国、葡萄牙、英国、美国、智利、墨西哥和日本这1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近年女性研究者数量增加。虽然女性研究者的文章发表数与男性研究者相比...
科学家为咖啡“贴金”,可预防老年痴呆
近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人员研究鉴定了包括咖啡因在内的24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对脑神经细胞中一种称为NMNAT2的酶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进而对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一些列神经性疾病进行预防。 该研究对应的文章发表于最新出版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标题为“Screening with an NMNAT2-MSD platform identi...
十位女性折桂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中国妇联新闻网北京2月28日电今天,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宣布,授予十位卓越女科学家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称号。 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32位委员由院士和专家组成,经过严格的评审,10位女科学家获奖者从111个单位提名的215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她们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王琳,中国...
顶尖科学家,各国啥待遇?美国:当院士特权少
“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对于中国科学界乃至中国社会来说,这都是一个引发轰动的消息。然而,国内舆论场的反应再次证明,95岁的杨振宁是中国目前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科学家。有人盛赞他的科学贡献,有人议论他的婚姻是非,有人警告“群嘲杨振宁,小心寒了人才环境”,更多人纠结于“他到底爱不爱国”。“最好的科研生涯留在美国,晚年回到中国,享受在国外没有的待...
减肥意志不坚定?科学家给你N个减肥的理由
近30年来,肥胖呈全球化的流行趋势。全球约有14.6亿成人超重,其中2.05亿男性和2.97亿女性肥胖,目前肥胖症与吸烟、饮酒并列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危险因素。然而面对肥胖我们有些人认为这只是身材问题,而不在意外貌,就可以放任自己。 如果你认为美观这一减肥理由不能给到很大的触动,那么今天我们准备了N个减肥的理由。 1、触目惊心,20多种癌症与肥胖相关! 每当...
Nature子刊丨科学家发现癌基因失控的真凶—增强子插入突变!
近日,MIT 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与原癌基因调控失调密切相关的增强子插入突变,这些突变在癌症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新研究对应的论文发表于最新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题为“Small genome insertions form enhancers that misregulate oncogenes”。 Whitehe...
史无前例: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治疗让先天性耳聋小鼠听到「悄悄话」 | 奇点猛科技
在我国,平均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2-3个患有遗传性的先天耳聋,这种基因层面的疾病一直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要么依靠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要么就只能慢慢适应这种“无声的生活”。但是,随着基因治疗的兴起,这些先天性耳聋患者也许有一天也能重获“捕捉声音”的能力了! 人工耳蜗 在昨天的《自然 生物技术》杂志上,来自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两篇文...
科学家发现乳腺癌关键途径,开发新型口服药物!
一旦乳腺癌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它可以降解患者的健康骨骼,造成许多问题。 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所(HCI)的科学家们发现了骨骼被癌症破坏的新途径。他们还掌握了如何用一种新药阻止这种破坏。对患者进行初步测试的结果是充满希望的。 近日,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HCI的研究员兼犹他大学肿瘤科学副教授Alana Welm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 每年有...
科学家首次发现让寨卡病毒致命的关键蛋白
当寨卡病毒横空出世时科学家们对其知之甚少,在过去一年里研究者们通过深入研究来阐明寨卡病毒为何会引发一系列危险的健康问题,包括新生儿缺陷等,比如小头畸型和神经性问题(格-巴二氏综合征等),但研究者们并不知道寨卡病毒哪种蛋白会让其变得具有杀伤性,当然他们也不清楚这些蛋白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
科学家尝试用基因编辑技术挽救生命
2015年,一个名叫Layla的小女孩曾采用基因编辑免疫细胞治疗正在逐渐侵蚀她生命的白血病。Layla的治疗仅是一个案例,到2017年底,这种技术或将挽救数十人的生命。 基因编辑技术涉及改变或让现有基因失去活性,这种方法过去非常困难。研究人员花费多年才研发了挽救Layla的基因编辑技术,但由于CRISPR技术带来的革命,这一过程仅用数周就能完成。 实际上,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年 | 科学家经费排行榜【中国科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于1986年,30年来资助培养了诸多优秀科学家,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旗帜,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30年来,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科研人的无数个日夜,也经历了同行的严格甄别。因此,基金的资金投入代表着科学发展的趋势所向。 基于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其网站上公布的423213项立项项目数据,统计出自然科学基金30年来对242548位科学家(负责人)的资助情...
癌症大作战:为“斩尽杀绝”科学家已开启“洪荒之力
人类与癌细胞的斗争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为了消灭癌细胞,科学家们可谓“煞费苦心”,通过切断癌细胞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养分,终止癌细胞无限分裂,“剪断”癌细胞周围滋生的血管等等,除了以上这些方法,科学家甚至想到了以下这些“怪”招…… 1 辣死癌细胞 在最近的《乳腺癌:目标与治疗》杂志上,来自鲁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通过采用辣椒素培养sum199px乳腺癌细胞,结果肿瘤细胞出现大量死亡。 su...
美国《科学家》杂志评选出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十大创新产品
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科学家》(The Scientist)是一份在生命科学方面被广大读者认可,并受业界尊敬的月刊杂志。该杂志一直致力于研究生命科学,为科研人员提供最新的研究动态,科研成果发布等多方面的报道。每年年底,该杂志都会颁发生命科学相关的十大创新产品奖项。 近日,《科学家》公布了其评选的2016年十大创新产品名单。通常而言,创新只是在以往技术上的增量修补,很...
科学家发现治疗罕见肥胖病的治疗靶点
新的研究数据显示,激素原转化酶的缺乏与Prader-Willi综合征激素异常有关。 Prader-Willi综合征是由下丘脑功能障碍引起的,其症状包括在童年就开始表现为食欲旺盛和严重肥胖。 “尽管我们很早就知道,基因与Prader-Willi综合征有关,但我们一直不清楚基因突变是如何诱发这类疾病的,” 哥伦比亚大学儿科医学中心Lisa C. Burnet...
【新研究】科学家让小鼠“返老还童”!
美国和西班牙两国科学家15日在美国《细胞》杂志上发布报告说,借助一种叫细胞重编程的技术,他们成功逆转小鼠的一些衰老症状,并将其中患早衰症的小鼠寿命延长了30%。 “我们的研究显示,衰老也许不一定单向进行,”负责研究的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教授伊斯皮苏亚在声明中说,“衰老是有可塑性的,也许能通过仔细调制而逆转”。 细胞重编程由日本学者山中伸弥于2006年发明...
19位科学家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
12月11日,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权威奖项,第十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京公布评选结果,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医院临床一线的19位优秀科研工作者和医院专家,分别凭借在化学、生物学、药学及医学等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奖项。 第十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杰出成就奖”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两位教授摘得,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免疫学研究所叶丽林...
日本出现两种新血型 科学家称与福岛核事故有关
据俄罗斯卫星网12月7日报道,日本科学家在本国发现两种新血型,新血型的出现可能与福岛核事故有关。 报道称,专家目前找不到更加准确的原因。科学家认为,这种影响可能很快遍及全球。研究人员推测,未来人类可能会出现十余种新血型。 另据俄罗斯“z-news”新闻网站7日报道,日本科学家发现的两种新血型与已知的I,II,III和IV完全不同。 新的血液类型被称为Langereis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