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5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科学家最近发现验血或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新方法

2015-07-22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美国乔治亚摄政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血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多,可能是患精神分裂症的标志。这表明验血可能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有望显著降低诊断成本。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度精神病,涉及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目前诊断早期精神分裂症的方法,主要是使...

我国科学家发现冠状病毒编码校正分子机制

1970-01-01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特聘研究员兼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与该中心研究员张荣光领导团队,在新发MERS/SARS冠状病毒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了nsp14-nsp10复合体的结构基础,阐明了冠状病毒编码校正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冠状病毒是目前基因组最大的一种RNA病毒,能够感染人类,引起多种急...

PNAS:华裔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治疗新药物

1970-01-01

近日,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发现激活脑部一种关键蛋白能够有效阻止帕金森病的发生,同时他们还筛选出两种抗疟疾药物对与帕金森病有潜在治疗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 上。 帕金森病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能够导致病人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比如不能自如地移动手、胳膊和腿。帕金森病是一种非...

科学家阐明特殊分子或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2015-07-17

  每一位父母几乎都知道一句老话“感冒多吃点,发烧多饿会”,然而在癌症中如何供给或者饿死肿瘤或许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一种名为14-3-3σ的普通分子或许可以帮助解释癌症的代谢,即肿瘤形成、生长以及死亡的过程。   研究者Mong-Hong...

科学家发现一种罕见自身免疫疾病

2015-07-17

  近日,刊登在《免疫学》杂志的新研究显示,一种与自身免疫性相关的基因发生的突变惊人地普遍,并且这会引发一种名为APS-1的罕见自身免疫疾病。与之前的发现不同,该研究揭示,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基因仅一个副本发生突变,就能引发这种疾病。这些发现可能为发展针对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特殊诊断和治疗策略铺就道路。   AI...

科学家首次发现抑郁症相关基因

2015-07-16

  2014年2月,当牛津大学遗传学家Jonathan Flint第一次发现某些基因序列和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时,他非常吃惊。因为进行这种尝试的研究都相继失败,其中有研究从9000人重度抑郁症筛选敏感基因,也有对17000人进行随访分析的研究。而他自己项目的研究规模只有5303人。该项目中国合作单位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  ...

科学家开发出治疗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型药物

2015-07-15

  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日通过实验室及动物检测发现,一种将疾病相关蛋白锁定至失活状态的特殊药物或可抑制恶性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当这种药物同类固醇结合后,白血病就会被明显抑制,而且相比仅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而言,受试动物存活地更久。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   研究者David Weinstock博士指出,我们开发的特殊药物可以使得疾病相关的...

NatCellBiol:科学家阐明引发常见人类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

1970-01-01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参与一系列常见遗传病发病的全面的基因列表,这就意味着,未来多种纤毛疾病(ciliopathies)就可以进行快速诊断,同时也为开发新型疗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纤毛疾病是由细胞中纤毛、指状样的突出物的缺失而引发,而这些突出物扮演了细胞的“微型天线”...

Cellmetab:中国科学家发现脂肪燃烧新进展

1970-01-01

本文亮点: 冷刺激可诱导脂联素(adiponectin)在皮下白色脂肪中产生特异性累积 adiponecitn敲除小鼠抵抗冷刺激诱导的皮下脂肪组织棕色化 冷刺激诱导的皮下脂肪组织内M2型巨噬细胞增殖需要adiponecitn的作用 M2型巨噬细胞利用T-cadherin结合 adiponecin ...

重磅!科学家发现特殊的癌症抗原 或加速新型癌症疗法的开发

2015-07-14

  发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将两种看似并无关联的癌症疗法联系了起来,这两种疗法目前都在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一种疗法可以靶向作用癌细胞的外部结构,而另外一种疗法则是一种被改造的酶类,其可以破坏RNA并且引发细胞自杀。   研究者Ronald Raines表示,我们长期从事核糖核酸酶类的研究,这种酶类可以破...

科学家开发出乳腺癌检测新技术

2015-07-14

  来自荷兰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wente)的研究者近日开发了一项用于检测乳腺癌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基于物理光声学原理,其被命名为PAMmography,可以利用短脉冲光来发挥作用,而短脉冲光可以在血管密度较高的地方产生超声波,比如在恶性肿瘤患处附近,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乳腺肿瘤存在特异性的表现,同时他们利用这种新技术对乳腺肿瘤进行了特异性成像。   相...

中国科学家成功获得嵌合体猴 为人类干细胞应用奠定基础

2015-07-14

  记者日前从云南省科技厅获悉,由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开展的灵长类多能干细胞全能性研究近日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家首次在世界上证明灵长类胚胎干细胞能够产生嵌合体猴,并于近期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了相关成果。   嵌合体动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遗传物质的细胞共同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个体。嵌合体动物的产生一般通过多能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与胚胎之间...

华人女科学家Nature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发现

1970-01-01

   细胞复制和生长对于生命的维持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重要功能,细胞必须首先解开细胞核中紧密的DNA球,然后复制它们的基因组信息。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这是一个精细的过程,如果抑癌基因PTEN发生突变或缺失,这一复制过程会脱离正常进程,导致癌症形成。 发表在7月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

中国医学科学院Nature子刊:促进再生的miRNA

1970-01-01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小鼠中一种叫做miR-431的小RNA分子可以通过靶向Pax7来促进肌肉再生,改善肌营养不良。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7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朱大海(Dahai Zhu)教授以及张勇(Yong Zhang)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朱...

科学家呼吁少吃肉 称严重影响人类可持续性

2015-07-10

  最近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政策》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大量食用畜产品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7月8日报道,文章说,几十年来,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如果不加以控制,随着大型肉制品公司继续取代小规模的农户,全世界的肉类消耗与生产可能导致物种灭绝、气候风险、贫困甚至社会瓦解。   文章合著者蒂姆·奥赖尔登说:“科学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

NatureCommunications:科学家发现体外受精高成功率新方法

1970-01-01

近日,科学家发现试管受精可以预测由女性卵子和男性精子结合的受精卵在细胞-1阶段、前30小时内胚胎发育的结果,以及观察人类体外受精胚胎的染色体是否异常。这一发现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该研究结果可以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试管婴儿成功率许多年来一直徘徊在30 - 35%左右。据估计,50 - 80%的体外受精胚胎染色体会产生异常,通常会引起怀孕不成功,最终导致流产。 ...

美科学院将迎首位女院长

2015-07-08

  美国《科学》杂志总编Marcia McNutt——自2013年起担任《科学》旗下各刊物总编的地球物理学家——于7月6日被提名为美国科学院(NAS)下一任院长候选人。如果当选,McNutt将成为这个于1863年成立的机构——也是美国政府的第一科学顾问机构——的首位女性院长。   NAS委员会在一项声明中称,在NAS现任院长 Ralp...

惨!希腊科学家们连期刊都买不起了

1970-01-01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希腊债务危机,全民公投,就在7月5日。这背后的来龙去脉、政经博弈,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讲清的,但透过一件事儿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真的是穷到一定地步了。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日前就报道说,为希腊国内很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提供电子学术期刊服务的希腊门户网站――希腊学术图书馆链接(HEAL-Link),从7月1日起,被迫中止了与诸多国际...

日本科学家拟开发新技术 猪身上或长出人内脏

2015-07-06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双料教授中内启光计划于2015年8月在美国启动一项在猪体内培育人类器官的实验。将利用人类的iPS细胞(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在猪体内培育胰脏和肝脏。目标为在5到10年内实现实用化,以此领先世界的其他研究者。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6月30日报道,中内启光一直在东大医学研究所进行iPS细胞的应用研究,但由...

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等待时间过长引科学家热议,你怎么看?

2015-07-06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一名名为Daniel Himmelstein的博士生,近日编制出3476家期刊从论文被接收到发表所需的平均时间:从3天到超过100天不等。   Daniel Himmelstein在博客中写道,延迟发表是很正常的。就拿Daniel Himmelstein所处的领域来说,《PLOS计算生物学》等待时间最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