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5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科学家或开发出治疗致死性脑瘤的新型疗法

2015-07-28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表示,通过切断小鼠模型机体中癌细胞交流的途径就可以明显抑制致死性脑瘤的扩散;研究者表示,对小鼠模型进行实验我们发现这项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将近50%的生存时间。   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关注与阻断促进癌症干细胞扩散的细胞间交流通路,他们靶向作用了一种癌细胞转移分...

科学家发起研究来为患者匹配最佳的药物疗法

2015-07-28

  伊丽莎白-考夫曼研究所于今日发起了一项非营利转化医学的研究,即为患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患者寻找最合适的疗法进行治疗。   这项研究由系统生物学院的主任Lee Hood及其同事发起,以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基础的研究团队目前计划开发一种新型的知识库来评估患者的疾病信息,包括遗传和分子数据等,目的在于为每位患者确定最好的疗法。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独特的算法,其...

重大突破: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技术来成功编辑人类T细胞

2015-07-28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策略,其可以利用名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系统来精确修饰人类机体的T细胞,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PNAS上。由于机体免疫细胞在一系列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中重要的角色,因此提供一种多样化的新型工具来研究T细胞的功能对于开发基于CRISPR/Cas9的新型疗法来治疗多种...

科学家呼吁便捷获取分析云端大型生物数据集

1970-01-01

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云计算,人类基因组学界将为在许多领域中与大数据战斗的研究者铺平道路。 谷歌云服务是分析大型基因数据集的研究人员使用的工具之一。 图片来源:KeystoneUSA-ZUM 以前,人类基因组学研究人员总被获取巨大数据集的挑战阻碍;今年年初,当研究人员看到原来的主要路障消失后,该研究领域为此集体欢呼。今年3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致科学家们:你们是要用保密的临床数据召唤神龙吗?

1970-01-01

同行评审和重复检验是科学方法的关键,但在医学实验领域,制药公司的不肯放手加上科学家们害怕自己的人为错误遭受耻笑,意味着我们赖以做出生死攸关决定的原始数据被常规性地保留,意味着错误会成年累月潜伏不被发现――有时候就是永远。 以“干死制药厂”著称的Ben・Goldacre撰写文章,试图解开导致临床实验数据保密现象的错综复杂的网络,表达了对数据进行独立审核的急迫。 ...

科学证明,无线设备确实与癌症有关

1970-01-01

近日, 有研究发现, 由无线设备的辐射所引起的代谢失衡, 与许多的疾病风险相关, 例如, 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发表在Electromagnetic Biology and Medicine 杂志上,标题为"  Oxidative Mechanism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Low-intensity Radiofrequency Radiat...

Developmental Cell:伯克利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剪切基因组,构建了Cas9的筛选文库

2015-07-26

  该研究是由Andrew Lane和Rebecca Heald领导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从生物体本身的基因组中构建gRNAs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合成的方法。“我们推断,任何潜在的DNA序列都能够由酶加工成sgRNAs文库,并且其还可以用于标记染色体区域,”作者在近日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上的文章这样写道。   gRNA是能够使CRISPR/Cas9如此灵活且强大的关键技术...

OncoCap技术助力肿瘤精准医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现新药物敏感型ALK融合基因

2015-07-25

   2007年,EML4-ALK在肺腺癌中的发现促使肺癌治疗朝向“个体化”的目标迈近了一步。在中国肺癌人群中,大约有3-5%的肺癌患者携带该基因变异。   2010年,ASCO大会报道了辉瑞公司pf02341066(crizotinib)化合物 I 期临床试验的结果:82例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入组,其中96%(79/82)是肺腺癌。50例可评价疗效患者的客...

科学家阐明引发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分子机制

2015-07-25

  近日一项来自伯明翰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白血病细胞的突变基因如何对血液干细胞进行重编程,同时使其失控,相关研究刊登于杂志Cell Reports上。这项研究或可帮助理解白血病的早期发病机制,同时也为开发新型疗法来治疗白血病患者提供思路。   文章中,研究者调查了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FLT3基因的特殊突变所发挥的作用,每年在英国有2400名个体会被诊断为急...

科学家或可用CRISPR技术来治疗血友病

2015-07-25

  血友病患者往往生活在压力和焦虑之中,病人的关节会过早破损衰退,而且其一旦机体流血就很难止血,血友病患者机体缺少一种制造凝血因子的能力,因此任何切伤和挫伤,如果得不到紧急治疗就会使得患者有生命危险。   在5000个新生男孩儿中就会有1人患血友病A(hemophilia A),而几乎一半的患者都被认为是因为机体的染色体倒置而引发的疾...

科学家鉴别出引起青少年暴饮暴食的特殊基因

2015-07-23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Obesit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昆士兰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青少年的暴饮暴食或和基因突变直接相关。研究者David Evans及其同事分析了6000名年龄在14岁及16岁的青少年的数据发现,和肥胖风险相关的遗传突变或可帮助预测个体暴饮暴食。   鉴别出特殊的基因突变或可帮助理解为何年轻人更易于有暴饮暴食的倾向,该研究在未来或可帮助开发新...

中国科学家尝试用酵母生产溶血栓药物

1970-01-01

将毒蛇基因转入酵母中能得到什么?根据近期的一项研究,使用转基因工程改造的酵母,现在中国科学家可以合成蛇毒的成分,进一步分离纯化可以作为溶血块的药物。这个方法一旦进入规模化生产,那么每年将有一万五千条毒蛇避免被残杀取毒液。 在野外环境中,有一种名为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的毒蛇非常致命。就如同这种毒蛇的名字一样,被蛇咬过之后,猎物在几步之内便会丧...

人民日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新医改五年报告

1970-01-01

7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简称报告),这是由独立第三方学术机构完成的医改评价报告。报告认为,新一轮医改进展总体良好,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满意度有所提升,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有所缓解。 城乡居民健康差距缩小 报告指出,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健康差距逐步缩小。新医改以来,孕产妇死亡率、...

美生物医学科学家过剩问题引关注

2015-07-23

         一项新报告的作者称,在“少说话,多行动”理念的驱动下,他们敦促对美国生物医学领域的劳动力培训进行改革。但是这些作者对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的关于如何处理青年科研人员供过于求的建议,却显现了解决该问题的棘手之处。   近年来,一份接一份的报告都在批评,生物医学领域过多的青年科研人员似...

科学家破译“造人”密码 用基因工程追溯人类进化

2015-07-22

  2006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计算学家宣布,他们瞥见了让人类之所以为人的DNA。他们比较了脊椎动物的基因序列,并设计出一个包含约50个DNA区域的列表,这些区域在许多动物中完全相同,但在人体内发生了变化。该研究小组认为,这些序列的变化对人类进化十分重要,它们让人类拥有大脑袋、直立行走、饮食范围宽泛以及其他成功的特点。   ...

科学家称有望以血液检测胰腺癌

2015-07-22

  据“中央社”26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指出,他们已更接近以血液检测胰脏癌。胰脏癌是最难早期发现与治疗的癌症之一。   美国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安德森癌症中心(Anderson Cancer Centre)研究团队检视肿瘤脂肪胞外体(exosomes)的特有特征。他们注意到,胰脏癌患者体内某种称作prot...

日本5年科技计划放弃增女科学家量化目标引争议

2015-07-22

  2014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学术带头人高桥政代被选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年度人物”。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再表示,打算“创建一个让女性闪耀光芒的社会”。如今,该国女性研究人员都想知道她们是否被纳入他的愿景中。最近,日本顶级科学顾问小组发布了一份5年期国家研究计划草案。其放弃了长期存在的增加科学领域女性人数的量化目标...

六十多位院士学者为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2015-07-22

  7月17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举行“科学教育”论坛,来自高校、研究所、教育部的六十多位院士、学者为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北京大学原校长、中科院学部科普与教育委员会主任周其凤院士说:“科技竞争从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靠教育,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科学教育。”这次论坛就是要凝聚广大专家的智慧,“为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科学家最近发现验血或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新方法

1970-01-01

   验血或为诊断精神分裂症新方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美国乔治亚摄政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血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多,可能是患精神分裂症的标志。这表明验血可能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有望显著降低诊断成本。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度精神病,涉及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目前诊断早期精神分裂症的...

中外科学家携手发布CRISPR/Cas特刊

1970-01-01

   最新一期的《Human Gene Therapy》杂志,发布了一期题为“Focus on Genome Editing”(聚焦基因组编辑)的特刊,由哈佛-麻省理工大学Broad研究所的张锋(Feng Zhang)担任特邀编辑,来自中外的科学家以9篇评论、综述及研究论文的形式各抒己见,发表了对于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的一些看法和最新研究进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