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中医药多组学前沿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2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深思】科学家头上没有光环

2015-05-21

  下班回家的地铁上,闲来无事,我常常浏览一个叫做Quora.com的英文网站。这个网站很有意思,用户可以在这个网站上面提出各种问题,自有其他的热心人帮忙解答。问题分门别类、包罗万象,从文化艺术,到政治体育,不一而足。而答题者中不乏各路专家。偶尔瞟上一眼,倒也学习到不少东西。   今天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人问,为什么当今时代,再没有...

军事医学科学院Hepatology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靶向干细胞样肝癌细胞

1970-01-01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叫做miR-125b的小RNA分子可通过SMAD2和Smad4来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靶向干细胞样肝癌细胞。该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权威杂志Hepatology(影响因子11.665)上。 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裴雪涛(Xue-Tao Pei)教授和岳文(Wen Yue)研究员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裴雪涛主要从...

科学家揭示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

1970-01-01

    肝癌是我国最严重的肿瘤之一,也是世界上五大常见癌症之一,因此,揭示肝癌发病机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临床意义。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受到了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可塑性潜能,在启动肿瘤形成和生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治疗措施尚无法针对肿瘤干细胞发挥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肝癌复发和耐药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和转移特征,因此,针对...

“少吃多餐”靠谱吗?看看科学怎么说

2015-05-20

  今天,咱们来说说“如何吃”,也就是说假如你已经决定吃一定总量的食物,是分成多餐吃呢还是集中在少数几餐吃。关于这个问题,坊间流传着各种说法,有人认为分成多餐吃有好处,还有人认为少餐,比如不吃晚饭有好处。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还是先来看看比较容易做的老鼠实验的结果吧。   嘴不停的老鼠更胖!   2012年在《细胞·代谢》杂志上一位姓“熊猫”的教授(Satc...

广东医学院李哲人体科学工作室正式成立

1970-01-01

就在今年的3月份,学校开完新学期工作会议之后,我们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的院长和我一起走回来,快到教师公寓的时候,他和我说:李哲,我们能不能为你做点什么?比如给你开一个工作室,让你专心的研究教学。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就说:好啊!内心的平静,我自己都觉得奇怪。 4月末的时候,院长和书记纷纷找我谈工作室的事情,问我:计划写的如何了?自己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这次我知道,工作室进入最后日程...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和国家医学院(NAM)为人类基因组编辑制定指导准则

1970-01-01

   5月18日,《自然》(Nature)网站发布了一条爆炸性新闻(breaking news)称,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和国家医学院(NAM)宣布,将推出重大的举措为人类基因组编辑制定指导准则。 此前,在今年的4月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利用称作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系统除去了人类胚胎中的一个突变基因。这项研究工作采用了...

我国科学家阐明体细胞重编程的关键重塑机制

1970-01-01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能使成体细胞重新获得多能性,该方法诱导的多能干细胞(iPSC)在理论上可以分化为任何类型的成体细胞,在疾病模拟、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人们对重编程机制了解依然非常有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GIBH)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在体细胞重编程中阐明了细胞重塑,mTOR和自噬之间的关系。这一成果在线发表在五月十...

走进实验室看科学家如何揭示生命奥秘

1970-01-01

5月16-17日,在2015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开幕之际,由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与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5年全国“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如期与公众见面。本次活动以“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为主题,共动员组织了13位学会专家向公众开放自己的实验室。 全市有近300名参观者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走进这些平时看似神秘的实验室,看看科学家们是如何开展他们的科...

科学家发现可检测败血症的11个基因

1970-01-01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13日说,他们发现了11个败血症基因,可用它们开发一种血液检测方法,提早、准确地检测出败血症。 败血症俗称血中毒,是一种感染性炎症。当人体免疫系统对细菌和病毒感染“反应过度”时,就会导致败血症,其死亡率在20%到40%之间。败血症治疗的一个问题是,医生很难把它与无菌性炎症区分开,医药公司也因此很难进行败血症专治药物的临床试验。 ...

揭秘上海科技最高奖:女科学家用砒霜“以毒攻毒”治愈白血病

1970-01-01

陈赛娟牵头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自然科学特等奖,图为陈赛娟工作照 在5月18日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陈赛娟牵头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自然科学特等奖,这是2012年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设立特等奖以来的第二个特等奖,也是自然科学奖中的第一个特等奖。 陈赛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

科学家纳米记忆技术研究获进展 助研发大脑仿真

1970-01-01

近日,澳大利亚科研人员研制纳米记忆技术取得重要进展,这对大脑仿真技术的成功研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的科研人员表示,纳米记忆技术的原理与生物大脑的记忆有相似之处,而且此装置厚度仅有头发丝的1/10000,可以模仿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席研究员奈里(Hussein Nili)博士表示,要建立人工神经元网络...

Nature大型访谈:中国科学家众说CRISPR

1970-01-01

   近日,《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联系了全球社区的50名研究人员、伦理学家和商业领袖对CRISPR改造人类生殖细胞会引发的问题发表评论。在这些联系人中26人对Nature Biotechnology给予了回复,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中外华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Feng Zhang)博士、冯国平(Guoping Fen...

ScienceCareer:给青年科学家的建议

1970-01-01

在竞争日益激烈和学术界职业前景并不明朗的日子里,很容易让年轻科学家忘记他们当初为什么把科研摆在首位。过分焦虑的职业生涯可能适得其反,让年轻的科研人失去科学的乐趣,并丢掉了成功的机会。“今天,年轻的科学家必须不断证明他们在做正确的事情。他们有很大的压力,但这对发挥创造力没有好处,而创造正是科学的本质”。 凝聚态物理学家Pedro Miguel Echeni...

同济大学首席科学家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细胞极性和JNK(c-Jun N-terminal kinase)活性对于组织内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细胞极性和JNK异常在癌症发展中很常见。虽然人们已经建立了细胞极性丢失与JNK激活之间的关联,但还不清楚细胞极性异常如何引发JNK介导的细胞迁移和肿瘤侵袭。 日前,同济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细胞极性丢失诱导细胞侵袭的重要分子机制。这一成果发表...

JCB:科学家鉴别出新型抗癌疗法的新靶点

1970-01-01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他们在癌症机制研究上的进展,并且阐明了如何利用新疗法对癌症进行有效的靶向作用;研究者表示,这种解释细胞分裂的新机制或可帮助寻找癌症疗法的新靶点。 研究者Fry教授表示,这两篇研究论文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即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如何将适量的遗传物质遗传...

《Science》发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新发现:干细胞衰老

1970-01-01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实验室、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实验室、以及Salk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实验室在干细胞衰老机理方面的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结合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技术、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以及表观遗传组分析技术首次揭示了异染色质的高级结构失序(disorganizatio...

产业前瞻:基因科学从1.0到4.0,能带我们走多远?

2015-05-11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曾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中提过,中国目前依然面临着重要的疾病挑战,从科学研究来说,是把预防放在第一位的。基因科学,基因诊断能够为健康和疾病防控提供特殊的手段,他希望基因科学能够在准确预防和诊断感染性疾病上做出新的贡献。   毫无疑问,基因科学在DNA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下,已经贯穿了从医疗到健康的每个环节。从目前越来越火爆的精准医疗趋势下,...

科学家发现新的遗传密码字母

2015-05-11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遗传密码就等同于DNA的碱基序列,DNA碱基是书写生命遗传信息这本书的字母。DNA的碱基序列有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等4种基本类型,这些DNA碱基组合能产生千变万化的基因,为人类和所有生物提供了各种结构功能的丰富表型。  &ems...

李克强:让科学家待遇与贡献相匹配

1970-01-01

中新社 刘震 摄 李克强总理7日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需要一批甘于寂寞、枯坐冷板凳、投身高精尖的大科学家。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科研的投入,让科学家的待遇与贡献相匹配,生活体面有尊严。科学家受尊重,创新才蔚然成风。 李克强: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决定一个国家原始创新活力 李克强7日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强调,...

PNAS:科学家阐明母乳中钙质来源之谜

1970-01-01

近日,刊登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必不可少的原因。 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解释了孕妇机体的钙质向母乳中转移的分子机制,而该研究对癌症疗法的开发或许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研究者Davis教授表示,利用对啮齿类动物模型进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