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4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健康细胞究竟如何扫除蛋白“非法聚会”?

1970-01-01

  从细菌到人类,所有细胞内的蛋白质都需要经过正确的折叠才能形成天然功能状态。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首先形成长而有序的肽链,随后经过加工修饰形成特定的三维结构,蛋白质只有形成正确的三维结构才具有功能性。而发生损伤的蛋白质会失去特定结构,逐渐展开,并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形成聚集体。一旦形成由损伤蛋白组成的聚集体,细胞就会受到损伤,引起细胞死亡,引发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

Cell发布肝脏再生医学重大发现

2015-08-14

  肝脏自我修复及再生的机制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现在,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群肝细胞能够比普通肝细胞更好地再生出肝组织。   这项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新研究,第一次鉴别出了所谓的“杂种肝细胞”,并证实它们能够再生出肝组织且不会引起癌症。尽管大多数的研究工作都是在小鼠模型中完成,研究人员称也在人类肝脏中找到了相似的细胞。   在...

科学家鉴别出乳腺癌发生的细胞起源

2015-08-14

  癌症生物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理解控制肿瘤异质性的机制,这或许可以帮助确定哪种肿瘤的异质性会影响患者预后的效果。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ture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开了PIK3CA诱导的乳腺肿瘤的细胞起源,研究者表示,癌细胞的起源或许可以控制肿瘤的异质性,而且其海河多种类型的乳腺肿瘤及患者预后直接相关。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

90岁美国“最佳卸任总统”卡特患癌症罹患癌症 癌细胞已经扩散

2015-08-14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12日说,他在最近一次肝脏手术中查出患有癌症,且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其他部位。   卡特现年90岁,将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医院接受治疗。他罹患癌症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通过社交媒体向他致以问候,祝愿他早日康复。   癌症扩散   卡特12日发表简短声明说:“最近一次肝脏手术表明,我罹患癌症,且癌细胞已扩散至其他部位。我将重新调整日程安排,以便在...

胰腺癌或以多种类型细胞进行癌症扩散

2015-08-13

  最近,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和胰腺癌相关的肿瘤细胞通常会彼此合作表现地像群体活动一样,进而来增加肿瘤的扩散及在不同器官中进行生长;这些癌细胞群体相比于单一癌细胞而言更加可以驱动肿瘤的扩散;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Cancer Discovery上。   研究者Ben Stanger博士指出,相关研究对于我们开发更好的靶向疗法来阻断肿瘤进展提供了新的希望,...

【新思路】靶向健康细胞,阻止癌症扩散

2015-08-13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Oncogene及Oncotarget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脑癌进行深入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新型疗法,来靶向作用肿瘤周围的细胞以阻断癌症发生扩散。   研究者Christian Naus说道,我们主要对名为神经胶质瘤的恶性成年脑瘤进行研究,神经胶质瘤患者...

血管“门户”促进乳腺癌细胞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

2015-08-13

  近日,来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癌症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实时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鉴别出了血管壁“门口”如何促进癌细胞从乳腺肿瘤中扩散到机体其它部位,相关研究或可支持当前的检测技术来帮助预测患者的乳腺癌是否扩散,同时也为开发新型抗癌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乳腺癌小鼠模型和植入人类乳腺组织的小鼠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当三...

重大突破:小分子化合物开启细胞重编程新方向

1970-01-01

  中国科学家仅用化学物质成功地将皮肤细胞转变成神经元,这种纯粹的化学方法是细胞重编技术有前景的发展方向,可避免转录因子给细胞重编带来的技术挑战和安全问题。这2项研究结果于8月6日发表在《 Cell Stem Cell》杂志上。   细胞命运可被逆转   终末分化的体细胞可以通过强制表达一些特异的转录因子而被重编程...

赛诺菲与Evotec达成上亿合作,利用干细胞开发糖尿病新疗法

1970-01-01

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anofi)近日与Evotec公司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将利用人类干细胞生产功能性人β细胞,进而开发β细胞替代疗法。此外,双方还将利用人β细胞开展高通量药物筛选,鉴定可激活β细胞的小分子药物或生物制剂,开发β细胞调节性新型糖尿病药物,这类药物有望减少或消除注射胰岛素的需求。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多达3.87亿,而β细胞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

里程碑—“灰姑娘”使休眠干细胞激活,导致癌症

1970-01-01

   简单地说,癌症是由细胞内的基因突变(可导致细胞异常生长)引起的。几十年来,弄清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一直是医学科学的圣杯。最近,来自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温州医科大学、厦门中山医院以及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为什么这些基因会突变”的一个原因,这一切都与“干细胞彼此如何交流”有关。 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是由德克萨斯A&a...

让癌细胞转移的血管“门户”

2015-08-13

  最近,科学家们使用实时的、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确定了血管壁上的一个“门户”,可让癌细胞从乳腺肿瘤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研究结果,为更好地预测“乳腺癌是否会扩散”的新兴测试提供了支持,这种检测可能使女性免受侵入性和不必要的治疗,并可能带来新的抗癌疗法。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指定的艾伯特爱因斯坦癌症中心(AECC)和Montefiore Einstein癌症治疗中...

用一个细胞培养出一条手臂?

2015-08-13

  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以下简称MGH)的实验室里有一只孤零零的猴子手臂,这手臂结构非常简单,就是细胞加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支架。但是这还不是这条手臂的终点,它的最终版应该可以通过注入人类或猴子的细胞慢慢生长成一个手臂。它的最终目的是让肢体恢复各种功能,不过最终版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还包括血液、骨骼、肌肉、软骨...

施松涛教授:在干细胞研究领域为中国赢得更多尊重

1970-01-01

施松涛(Songtao Shi)教授在口腔再生医学尤其是干细胞基础与应用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世界口腔干细胞之父”,2013年更是获得国际牙医学研究学会(IADR)牙髓生物学与牙髓再生杰出科学家奖。作为国际知名的再生医学权威,耀世卓越的科研成果和背后的温情故事向我们述说着一个牙医敢为人先、造福人类的梦想。 “世界口腔干细胞之父”施松涛...

用于癌症免疫疗法的高通量细胞筛选技术

1970-01-01

   最近,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的方法,可用于癌症免疫疗法中的细胞筛选,可让我们单独研究高性能的免疫系统细胞。来自美国休士顿大学(UH)的工程师,与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医生合作,在国际权威杂志《Bioinformatics》杂志描述了这种方法――Time-lapse Imaging Microscopy in Nanowell Grids(TIM...

科学家利用混合化合物实现将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神经元

2015-08-12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中国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及北京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仅利用混合的化学物质就成功地将皮肤细胞转化成为神经元细胞,其中一个实验室利用来自健康个体和阿尔兹海默氏症个体的细胞,而另一个实验室则利用来自小鼠的细胞;这项研究对于开发新型策略来扩大细胞的重编程研究,进而开发新型疾病疗法提供了新的希望。   驱...

新型材料助力干细胞工厂

1970-01-01

如果你经历过心脏病,你就会知道心脏损伤会消耗掉大约50亿个心脏细胞,而未来的干细胞疗法则需要更多的心脏细胞来确保损伤的细胞被移除,同时还可以帮助改善个体的生存率。 近日来自诺丁汉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完全的合成性基质或具有潜力生长成为数以亿万计的干细胞,这项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Advanced Materials上,该研究或可帮助制造出...

研究人员复制奇特细胞 尝试逆转人类衰老

1970-01-01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西班牙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日前已经成功复制出一种形态奇特的细胞,这种细胞甚至从胚胎时期就开始了加速衰老。 在有些地方,时间的流逝是完全可逆的。在一个月之内,就可以从成熟时期几乎完全变回胚胎的初期。最令人惊奇的是,任何构成人体器官的细胞都可以完成这个过程。但是这一切只能在一个分子生物实验室里才能实现。在2006年,日本学者山中伸弥成功完成了...

人造DNA帮助找出癌细胞

1970-01-01

将基因代码添加到遗传“字母表”中可帮助找出癌细胞,包括两个人工碱基的DNA可被诱导有选择性地将癌细胞挑选出来。合成生物学家已创造出生命基本单位的人造版本,他们的想法是利用虚假DNA合成具有不同寻常特性的分子。 美国佛罗里达应用分子进化基金会的斯蒂文・本纳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人工碱基对Z和P的DNA进化来挑选癌细胞。 他们将数十亿不同的DNA...

CancerImmunolRes:中性粒细胞或可介导口腔癌的转移

1970-01-01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或反馈回路或许是口腔癌发生转移的原因,文章中研究者揭开了一系列特殊的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口腔癌发生转移扩散之间的明显关联。 研究者在文章中表示,细胞炎性和癌症发生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口腔癌患者机体存在特殊的炎性反...

中山大学80后博导Hepatology发表肝癌症研究新成果

2015-08-12

  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人类肝细胞癌中CXCR3+ B细胞将促炎症IL-17反应与促癌巨噬细胞极化关联起来。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   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邝栋明(Dong-Ming Kuang)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编辑及免疫治疗。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