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4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 | 预防癌症复发新方法:制造大量树突状细胞!
作者:Paris,Zoe 导 读 在癌症治疗领域,未来能够攻克癌症这一世界难题的,免疫治疗是其中的可行医学手段之一,免疫治疗可以说是已经非常靠近本质的去解决问题,即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去战胜癌症,然而并非所有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都很好,且很多患者依然会复发。近日,由西奈山的研究人员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打破了这...
“即用型”免疫细胞、用CRISPR纳米机器人定位有害菌,盘点巴黎16家“黑科技”生物公司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过去剥夺人类生命的诸多疾病,例如癌症、艾滋病等等,现今都成为了生物公司争相开发新技术、研发新疗法的对象。 CAR-T细胞疗法,人工为T细胞赋能——病原躲避T细胞的识别,人类就“手把手”教T细胞识别并攻击病原体;CRISPR/Cas9基因技术,真正为给人类赋予了“上帝之手”的能力——精准定位基因序列,改造DNA片段。 ...
恶性脑胶质瘤真相揭开!T细胞都被锁住了!|Nature子刊
作者:Ruthy,Zoe 导 读 对脑胶质瘤,我们始终谈之色变。脑胶质瘤是一种顽固的恶性肿瘤,除极少数低级别胶质瘤可以实现手术根治性全切除以外,绝大多数胶质瘤都是不可治愈的,而且,有数据显示,恶性胶质瘤已跃居34岁以下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为何如此之高,为何总是一发不可收拾?当胶质瘤来临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哪去了?近日,...
人类首次发现细胞“死亡之波”:每分钟30 微米速度,启动自杀模式!
也许日子看似每天都是一样的波澜不惊,但你体内的细胞们却一刻都不曾停歇的上演着要死要活的宫斗大戏。有的拼了命的增殖,寻求永生,而有的却要自我了断,选择“狗带”。 对于后者,听起来恐怖又丧气,但正是细胞这一主动赴死的选择,即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发生,保证了生物体的发育成熟以及细胞、器官的稳态平衡。 图| James F...
Nature:重磅!揭示癌细胞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新机制---从远处释放携带PD-L1的外泌体
癌细胞并不仅仅是一群生长失去控制的细胞;为了自身的生存,它们积极地参与与免疫系统之间的斗争。能够逃避免疫系统检测是癌症的一种特征。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释放生物“无人机”---在血液中循环的被称作外泌体(exosome)的小囊泡,这些小囊泡携带着PD-L1蛋白,这种蛋白导致T细胞在到达肿瘤并进行战斗之前精疲力竭---来协助这种斗争。尽管这项研究主要针对转...
Nature:无间道!癌细胞发出“无人机”远程对抗免疫系统!
作者:Zoe 导 读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华人研究者徐小威和郭巍有了一项不可思议的发现,癌细胞竟会放出生物“无人机”来远程干扰免疫系统。人体内,一场“无间道”正悄然上演! 你知道吗?癌症的诞生之路其实十分漫长而曲折,癌细胞曾经与免疫系统展开过一场殊死搏斗!但是它十分狡猾!为了自己的生存,在与免疫系统的斗...
《转》访复旦大学柳素玲教授:专注乳腺肿瘤干细胞研究,助力癌症靶向治疗!
作者:Qiaoqiao 导 读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肿瘤医院柳素玲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乳腺干细胞的分...
基于微球辅助流式细胞术的细胞外囊泡检测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分子分型
近年来,精准医学的提出和发展为肿瘤的精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指明了新方向。目前,组织活检仍然是肿瘤临床诊断和分子分型的“金标准”,也是乳腺癌靶向治疗的重要依据,但组织活检侵入性的特点造成组织标本难以获取,而且肿瘤异质性的特点也会造成诊断的局限性,从而导致无法对肿瘤进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分子信息的变化进行动态和实时的监测和评价。近年来,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疾病检测方法受到极大的关注,与组织活检相比,...
上皮样纤维组织细胞瘤:23例ALK融合伴侣的分子特征
摘要:上皮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且独特的皮肤肿瘤。大多数病例具有ALK重排和ALK过度表达,该特征可使上皮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区别于普通性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及其变型。以前在1例上皮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中发现SQSTM1和VCL与ALK具有伴侣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大样本上皮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从而明确ALK融合伴侣的性质和频率。回顾性复习2012–2016间诊断的上皮样纤维组织细...
快讯!细胞治疗新突破,一次性治疗或终身取代胰岛素注射!
近期,《自然材料》杂志的新研究表明,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确实可以实现现货(off-the-shelf)移植,并且无免疫抑制。这意味着,人类糖尿病一次性治疗有望最终取代终身胰岛素注射。 给移植的胰岛细胞装上“保护盾”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证实,结合水凝胶与胰岛细胞移植的方式,可以成功地在没有免疫抑制药物的小鼠体内植入同种异体细胞。具体而言,科学家们利用...
Nature重磅!新抗癌药让癌细胞永久沉眠!滚蛋吧!肿瘤君!
癌症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抗癌药物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拥有活下来的希望。随着新药不断出现,人们对抗癌药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治疗肿瘤,还期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毒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8月2日,《Nature》发表的一篇文章重磅推出了一类新型抗癌药物,该药物可以使癌细胞永久沉眠,而且在阻止肿瘤生长和扩散的同时不破坏细胞的D...
Cell重磅!首次发现胎儿免疫细胞是体内微生物感染的首批响应者,内核膜也参与细胞的脂质代谢!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抵抗体内入侵病原体的免疫细胞之间存在着分工。他们首次发现胎儿免疫细胞存在于成年动物中,并且在感染期间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事实上,这些在生命早期产生的首批免疫细胞是成年动物体内对微生物感染快速作出反应的首批响应者。 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6月14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evelopmental Origin Gov...
【药研发】0803 弯道超车成功!信立泰替格瑞洛获批 | 我国首个干细胞新药完成...
今日头条 弯道超车成功!信立泰替格瑞洛获批。信立泰的替格瑞洛已确认获批,成为国内替格瑞洛的首仿药。替格瑞洛是阿斯利康(AstraZeneca)研发的口服新型 P2Y12 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而发挥抗凝血作用,于 2012 年 11 月进入中国,其化合物专利到期日为 2019 年 12 月2 日。2017 年,信立泰的替格瑞洛接连...
诺贝尔奖最新研究,干细胞治疗帕金森,今天正式开展临床试验!
日本政府批准启动了一项临床试验,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利用诱导多能干(iPS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这是首次iPS细胞被用于治疗人类帕金森。研究人员利用iPS细胞培养神经前体细胞,再将这些能分化成神经细胞的前体细胞移植到帕金森患者脑部,以试验这种方法治疗帕金森的有效安全性。 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对成熟体细胞重新编程培育出的干细胞,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潜力...
GUT : 肠道微生物组分分析可以作为早期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背景: 本项研究希望能探明肝细胞癌(HCC)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并借此评价微生物组作为HCC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方法: 研究人员前瞻性地从中国华东,华中和西北地区收集了486份粪便样本,最后共有419份样本完成了Miseq测序。研究人员对75例早期HCC,40例肝硬化和75例健康对照的肠道微生物组进行了分析,对微生物标记物和构建的HCC...
免疫细胞如何帮助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人类疾病?
【1】Nat Commun:新研究发现一种新的非传统免疫细胞可以对抗病毒感染 doi:10.1038/s41467-018-04076-0 doi:10.1016/j.it.2018.03.003 由伯明翰大学领导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非传统免疫细胞可以对抗病毒感染。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
有效率达88.9%!我国首个干细胞新药完成临床研究,即将申请新药证书!
北京协和医院“干细胞的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团队历经14年临床试验,先后在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完成了多次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充分证明了该新药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工艺上的稳定性,最终的新药临床数据已经形成总结报告材料,将向国家药监局递交申请我国第一个干细胞新药证书。 团队基于其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细胞核心技术在国内率先创举性地开启了干细胞创新药物...
Takara科学家带您解读《Nature》重磅:CRISPR向T细胞改造迈出巨大一步
《Nature》杂志发表突破性研究,Alexander Marson教授和他的同事通过电转的方式高效改造了T细胞,迅速纠正了T细胞中自体免疫相关的遗传突变;同时通过这一方法对来源于健康供体的T细胞进行了重编程,经过重编程的T细胞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都成功地靶向了癌细胞。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T细胞基因重组的可能性,以用于临床应用,如癌症免疫治疗、遗...
颠覆!垃圾DNA不是垃圾!活细胞成像实时演绎基因调控全过程!
通俗来说,“垃圾DNA”是指DNA中不编码蛋白质序列的片段。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们逐步认识到“垃圾DNA”的命名过于草率了,编码蛋白质并不是DNA的全部意义。其中,增强子作为“垃圾DNA”的一员,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开关。7月23日,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发表的研究论文表示他们利用新开发的活细胞成像技术成功实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