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33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肿瘤基因测序帮住针对性治疗癌症
“让我们测序你的肿瘤,或许我们能将其同击败这种恶性疾病的药物匹配。”不过,现实是基因组分析仍然仅为癌症病人提供了一小部分帮助。“我们多半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美国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研究人员Charles Sawyers表示。 如今,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型医学科学研究中心正期望通过汇集关于患者肿瘤基因组及其临床结果的数据改变这一切。近日,美国癌症研...
离奇病例:绦虫细胞在人体内变成了肿瘤
2013年,在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实验室中,病理学家们经历了震惊的一刻:他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类型的癌细胞,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见过它。 故事要从当年1月开始说起,在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医生们接诊了一位不同寻常的患者。这位41岁的男患者在过去数月时间内都饱受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
天津医科大:肿瘤转移相关的lncRNA
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预后仍不乐观,更好地了解其背后的机制,对于确定有效的治疗靶标,提高OSCC患者的生存率,是至关重要的。最近,来自天津医科大学和美国达茅斯Geisel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题为“Long Non Coding RNA MALAT1 Promotes Tumor Growth and Me...
食管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食管癌是在中国北方和部分南方地区一种高发的肿瘤类型,其5年生存期不到15%。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某些上皮来源恶性肿瘤中已展示出诊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等临床价值,但是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来说,能否利用CTCs检测来进行预后预测以及疗效评估还不明确。近日,山东省肿瘤医院与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MEDICINE》杂志上联合发表研究论文(IF=5.732),...
揭示肿瘤诊断新方法,基于血小板的RNA测序
近日,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Myron G在《Cancer cell》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基于肿瘤血小板(Tumor-educated blood platelets,TEPs)的RNA测序可用于泛癌症分析、癌症类型的区分和肿瘤基因突变诊断。 结果表明,血小板的RNA测序可以区分癌症患者与健康人,其准确率达到96%,也能区分六种原发肿瘤类型,其准确度达到71%,并能识...
NEJM发布惊人病例:寄生虫在人体恶变为肿瘤
研究人员在11月4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布了一个异乎寻常但并非史无前例的病例:在一位受到感染的哥伦比亚男子体内,绦虫(tapeworm)留下了一些恶性细胞,这些细胞像一种侵袭性癌症那样扩散。 论文作者之一、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发育寄生物学家Peter Olson说:“我们发现了一种情况:一种外来的生物并未以生物体的方式发育,而是像肿瘤那样进行发育。” ...
循环肿瘤DNA实时跟踪癌症发展
据本周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首次发现,流进入血液中的肿瘤DNA,可用于实时跟踪肿瘤的发展以及对治疗的响应。 三年多来,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肿瘤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一名乳腺癌患者身上,采集了外科肿瘤样本(活检)和血液样本。他们仔细研究了进入血液中的、来自死亡肿瘤细胞的小DNA片段,并将它们与在同一时间点上采集...
Illimuna公司讨论其针对肿瘤,生殖市场的临床计划和监管策略
在电话会议上,公司讨论了其第三季度的业绩,CEO Jay Flatley表示,尽管缺少第三季度的收入预期,但是临床销售和客户转化率,相比较2014年的第三季度,增长超过了40%。而其中一半是从临床和转化医学客户中的NextSeq来的。 此外,他表示,HiSeq家族的其他测序仪器也销售的特别好。例如,Broad研究所订购了另外10台HiSeq X仪器,这些仪器是...
肿瘤免疫治疗有望引领更长生存期
当前的肿瘤治疗水平,多数恶性肿瘤不能得到治愈。传统的肿瘤治疗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治疗愿望,新兴的肿瘤治疗随之而至,包括靶向治疗,激素治疗,特异性抑制剂,肿瘤免疫治疗等。其中,肿瘤免疫治疗将成为继手术、放化疗、靶向之后的“第五大疗法”。 近年来,以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对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上...
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深入研究生物标志物
来自Cell Immunity的预览报告。预测免疫治疗方法对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预知治疗效果的好坏将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Garraway和他的同事证明新抗原(neoantigen),非同义突变以及过继免疫基因的频率和数量真正可以起到预测免疫治疗方法对病人治疗效果的好坏,想做到这一点,单单关注某一新抗原或者突变基因是远远不够的。 ...
液体活检:收集肿瘤特异的指纹
如果医生想深入了解肿瘤,他们的选择很有限。他们可以扫描相关区域、采集组织活检,或监控血液的标志物,如PSA或CA 125。不过,这些都不太理想:成像的分辨率不高,活检是侵入性的,而良好的标志物是少之又少。 最理想的情况是,研究人员能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来实现组织活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今,液体活检的出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液体活检 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
Agena Bioscience公司与Diatech Pharmacogenetics公司联合宣布行动计划,推出在结肠癌、肺癌和黑色素瘤治疗中具有CE-IVD认证标志的肿瘤突变检测
2015年10月27日,美国Agena Bioscience公司(原Sequenom)宣布计划商业性推出CE-IVD临床认证的MassARRAY® Dx PLUS检测,用于测定肿瘤基因特异性突变,以便帮助临床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Agena Bioscience公司宣布与意大利Diatech Pharmacogenetics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诊断试剂盒,其检测平台...
科学家发明恶性肿瘤“分子手术刀”
如何实现精准的肿瘤靶向治疗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一直是医学界追求的目标。最近,中科院化学所王春儒团队开发的基于金属富勒烯纳米颗粒的“分子手术刀”肿瘤治疗技术,在实现这一梦想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众所周知,实体肿瘤组织实际上是由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形成的一个完整微环境系统,不仅包含肿瘤细胞,内部还有丰富的肿瘤血管。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已经证明,...
北京肿瘤生物中心:我国五大恶性肿瘤筛查指南
癌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有关专家指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名前五的恶性肿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早期治疗效果好,较理想,到了中晚期转移复发概率高,因此抗癌的关键是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 肺癌筛查方法: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肺癌,如果CT发现肺部有阴影或小结,特别是磨玻璃样的阴影和小结,最好到正...
体检并非肿瘤筛查 你要看清这些肿瘤筛查误区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300多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5人死于癌症。专家建议,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尽最大可能争取更好的疗效。 家族肠癌筛查她没空去,2年后确诊肠癌 张女士(化姓)今年31岁,大约1年前确诊为中晚期结肠癌,当时已经转移,手术切除病变段结肠后,先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化疗,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但是,3年前她原本可以逃过此劫…… 张...
看细胞如何“叛变”?解开医学最深处的秘密
近日,由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细胞叛变记:解开医学最深处的秘密》上市,作者科普作家乔治·约翰逊巧妙地挖掘、展现了几十年来的科学研究、调查分析,揭示出我们对癌症有哪些了解,有哪些仍然未知;梳理了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科学家说等领域关于癌症的认知;描绘了古肿瘤学家发现的生长在恐龙骨架上的化石肿瘤、人类祖先所生的肿瘤,介绍了癌症的最新进展等。 &ems...
谢晓亮院士Science子刊:开发先进肿瘤检测技术
来自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可以采用定量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显微镜来检测人类脑肿瘤浸润。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10月14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哈佛大学谢晓亮(X. Sunney Xie) 教授和密歇根大学的Daniel Orr...
细胞“翻脸”成肿瘤 免疫细胞演变“肿瘤杀手”
现代医学证明,癌症是由正常细胞“叛变”成癌细胞而产生的。正常人每天都会产生2000b3000个癌细胞,我们没有得癌症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完备的免疫系统。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或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体免疫系统逐渐变弱时,免疫细胞就不能杀灭所有的癌细胞。而一旦癌细胞存活下来,它们会快速分裂、增生,其数量会成几何级数猛烈倍增,反过来抑制免疫系统,这样就有很大的...
肿瘤标志物与癌症有多大关联?
在体检报告中,最让人心惊肉跳的便是肿瘤标记物指标。 简单几个数值的变化,甚至被人当成癌症审判书,叫人焦虑不已、寝食难安。然而,肿瘤标志物的数值真的能一语中的吗? 其实,肿瘤标志物数值的高低与肿瘤相关,却不等于被诊断肿瘤,肿瘤的诊断必需要由病理检查来确立。 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或良 性疾病中同样可以产生,...
范德堡大学同BioReference实验室合作开展肿瘤测序研究
今日,美国范德堡大学大学医学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表示,他们将同BioReference实验室合作开展癌症患者肿瘤特性分析研究。 根据多年的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将开发出一种针对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新一代测序检测板,并且使其在2016年在临床肿瘤研究中投入使用,这种检测板预计将包含超过300个基因,同时还可以靶向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