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7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PLoS Med:BMI值增加会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近日,根据本周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增加过多的脂肪会促使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这一现象甚至也会发生在较瘦的年轻人身上。来自芬兰奥卢大学的Peter Würtz和他的同事们指出,体重指数(BMI)在一定的范围内被认为是健康的,在这个范围内BMI值增加会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肥胖、身体...
无心插柳柳成荫:心内科医生大V的科普之路
他是百度“知道日报”、春雨医生和丁香医生的特邀科普作者,他是搜狐点击量最高的健康类文章作者之一。他写的科普文章被多家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转载,他的微博@心血管医生粉丝已超15万。他是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医生乔岩。 12月13日是他的“生日”,四年前在新浪微博注册时,大概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会有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力。在寒冬的一个上午,医脉通有幸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
NEJM:心衰治疗范式转变——大事年表
随着PARADIGM-HF试验的发表,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HFrEF)的治疗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纪元。《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交互式时间表的形式展现了1986年以来该杂志发表的26项心衰治疗随机对照试验(网址: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p1410241)。无论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这些试验都代表着我们在降低HFrEF死亡率的努力中的重要一步。表...
皮质表面铁沉积或有助于预测颅内微出血
淀粉样脑血管病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 以脑内小血管壁的β- 淀粉样蛋白沉积为特征,是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无症状性脑内微出血(CMBs)的主要病因。 近年来,第三种 CAA 相关出血损伤——皮质表面铁沉积(cortical superficial siderosis,cSS)受到广泛关注,其以含铁血黄素沿软脑膜下区域和脑回的线状沉积为特点。...
世界首例无造影剂三尖瓣瓣周漏介入封堵术成功
近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外科为一例高龄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条件下实施三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瓣周漏介入封堵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5天顺利出院。 患者李伟(化名)今年76岁,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12年出现三尖瓣瓣周漏,导致心衰症状明显,出现胸闷、气短、双下肢水肿,极度消瘦等病症,体重仅35公...
JAMA Intern Med:他汀类药物并没有减少骨折发生风险
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可能拥有相同的生物学通路,其中炎症在两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先前观察性研究已经证实使用他汀类药物(Statin)发生骨折的风险较低,但这个问题尚缺乏随机试验数据。 纽约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并没有减少骨折风险,较高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增加...
2014年心血管病学领域要闻盘点
一、中国心力衰竭防治指南更新 更新要点包括: (1)醛固酮拮抗剂适用人群扩大至所有有症状的心衰患者; (2)伊伐布雷定得到肯定与推荐; (3)增加了急性心力衰竭的防治建议; (4)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适用人群扩大至NYHA ll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5)推荐应用BNP/NT-proBNP动态监测评估慢性心力...
Leukemia:新型活性抑制剂或可有效治疗耐药性的白血病
发表在国际杂志Leukemia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法兰克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同俄罗斯的一家制药公司共同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活性物质,其可以帮助有效抵御费城染色体阳性的白血病。 近些年来费城染色体阳性的白血病患者的治愈率不断增加,尽管如此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对当前可用的疗法产生了耐药性;如今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活性物质...
Cell Death & Dis:科学家揭示中风引发大脑损伤的分子机理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Death and Diseas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利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个体大脑中风损伤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或为帮助寻找新型药物治疗中风症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希望。 当机体大脑的部分结构的血液供给被切断后就会引发中风的发作,中风往往会影响患者的记忆力,而在血液供应恢复的数小时和数...
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明智的选择?
靶向治疗显示出提高晚期胃癌目前较差的预后的潜力。201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德国莱比锡大学医院癌症中心主任、肿瘤科教授Florian Lordick博士强调了该疾病目前和新兴的靶向治疗。后来,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中胃食管工作组主任、现任EORTC 胃肠道肿瘤工作组秘书的Lordick教授与Medscape的Linda Brookes谈论了他认为的新药研...
长期失眠易导致血管发炎 死亡几率增加58%
台媒称,美国亚利桑纳大学最新研究指出,长期失眠的确叫人容易早死;持续失眠达6年或以上,令人致死率增加58%。 台湾《中国时报》网站11月27日援引《每日邮报》报道称,这项研究系总结长达40年实验,检查失眠长期下来,对人类寿命的影响。长期失眠也与血管发炎升高有关,而血管发炎又与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失智及忧郁症...
生物标志物有助于筛查高心血管风险的糖尿病患者
美国心脏协会2014学术年会(AHA2014)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检测B型利钠肽(BNP)和超敏肌钙蛋白I(hsTnI)可帮助筛查有不良心血管预后的高危糖尿病患者。 主要研究者、哈佛医学院副教授David A. Morrow博士报告称,“既往已有研究发现某些DPP-4抑制剂会增加心衰风险,受这些结果的启示,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伴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患者使用这些...
北大发现心脏疾病基因表达新指征
北京大学科研人员近日的一项研究显示,心脏疾病发生的主要特征并非以往认为的简单重现早期胚胎心脏的增强子(能强化基因转录起始的一段DNA序列)网络与转录表达,而是激活一套疾病特异的增强子网络。这项新发现将为开发治疗心肌、心梗疾病的有效药物提供帮助,未来治疗这些疾病有望不再只依靠搭桥等手段治疗。 &n...
NIH:研究表明,氯沙坦可能会是马凡综合征的良好治疗选择
在具有马凡综合征的儿童和成年人中的阿替洛尔和氯沙坦的研究,获得了NIH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的资助,其研究结果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会议上做了报告。并且同步在《NEW ENGLAND》上发表。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主要影响结缔组织,而结缔组织的作用主要是连接身体的各个部分。该疾病最显著的特征...
美开发仿皮肤可穿戴设备 监测心血管疾病保湿皮肤
美国西北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仿皮的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可以迅速对有心血管问题的人预警,或者给皮肤进行保湿。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信》在线版上。 据每日科学网、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该小型装置大约5厘米见方,可直接放置在皮肤上,全天候进行健康监测。该无线技术采用柔性基板上数以千计的细小液晶来感测温度。当设备颜色变化,佩戴者便知道...
NATURE:低胆固醇对于心脏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由新泽西州怀特豪斯的Merck生产的ezetimibe已经被证实,与另一种降胆固醇药物相比,能够降低6.4%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其效果是明显的;一些科学家说,这些结果确认了“越小越好”的假设: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每个人都有的问题是,‘降低LDL胆固醇水平对临床治...
吸入二手大麻烟或与普通香烟一样会导致血管损伤
根据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初步研究报告表明,呼吸二手大麻烟和二手香烟一样会损害心脏和血管功能。 在这项研究中,在接触二手大麻烟30分钟后,实验室老鼠的血管功能下降70%。即使大麻中不含四氢大麻醇(THC)——大麻中的复合物会产生毒性导致血管功能受损。 血管功能降低可能会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Lancet子刊: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首发症状研究
2型糖尿病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和相关临床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其主要的不良后果为心肌梗死和中风。然而,2型糖尿病如何影响其他急性和慢性心血管症状事件的风险尚不清楚。 英国伦敦卫生信息学研究所及伦敦大学等处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大数据队列研究,探索2型糖尿病与12种心血管疾病首发症状的关系,发现心力衰竭和外周动脉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相...
Circulation:首次将人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人类机体的疤痕细胞转化成为血管细胞,该研究发现或为开发修复损伤组织的疗法以及改善机体组织供血、氧气、营养的新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希望。 John Cooke教授表示,据我们所知,本文研究是首次利用小分子和蛋白来完成治疗细...
JCEM:生活方式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研究对38名代谢综合征患者和18名对照者采用激光多普勒评价皮肤血流(CBF),并通过电离渗透法将胰岛素或乙酰胆碱导入皮肤,继而监测皮肤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同时还测定了人体测量指标、血浆胰岛素、血糖及炎症水平等多项指标。其中有24名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M6),以及3周的后续项目(D21)。 胰岛素和乙酰胆碱作用后CBF的绝对和相对高峰在对照组明显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