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3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倒计时1天】生命科学领域颠覆性新技术—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GBE)
Season 3 Episode 3 直播倒计时1天 金斯瑞本次直播与转化医学网共同合作 特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合成生物技术研究组PI, 国家“863项目”首席科学家毕昌昊老师 ...
直播| 生命科学领域颠覆性新技术—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GBE)
金斯瑞第三季第三场直播我们邀请到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合成生物技术研究组PI,国家“863项目”首席科学家毕昌昊老师 带大家一起了解 生命科学领域颠覆性新技术—新型糖基化酶 碱...
【突破】抑制一种与痴呆相关的酶,或可逆转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伤
BACE1(β-分泌酶1),又称为淀粉蛋白前β-分解酶1。是在外周神经细胞中形成髓鞘的一种重要的天冬氨酸蛋白酶,是一种包含两个活性位点的跨膜蛋白,可以在细胞外形成二聚体。 BACE1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联系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了解,但是有证据表明,当人体内开始过量生产BACE1的酶...
【Cell子刊】重大发现!一种代谢酶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肝癌由于其发病原因的复杂性,治疗难度很大。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而近日,美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种酶能够阻止并抑制肝癌快速生长和扩散的代谢过程,这一发现可能会在未来为肝癌提供新的疗法。 这项研究由美国桑福德伯纳姆普利贝斯医学研究所(Sanford Burnham Prebys)的兼职教授,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 Connell Medicine, WCM)...
【研究】特定的脱乙酰化酶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许多患者用这些新的靶向治疗没有效果,而且他们还可能发展为有耐药性。墨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者们尽力寻找可替代的策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科学报道》期刊上的新发表的论文,他们强调了靶向脱乙酰化酶11可能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的治疗策略。 脱乙酰化酶是通过改变DNA压缩和调整蛋白质来调节基因表达和基因活性的蛋白质。脱乙酰化酶通常在不同种类的癌症中被分解,有...
Cell抢先发布:这种蛋白酶抑制剂可能对新冠病毒有效
导言:截至目前,新冠病毒尚无确认有效的抗病毒疗法,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的相似性并通过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抑制SARS病毒进入细胞的方法来套用于新冠病毒上呢? 昨日,顶尖学术杂志《Cell》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病毒的论文,细胞水平上揭示了新冠病毒入侵细胞所必需的关键蛋白,并且有一种上市蛋白酶抑制剂...
《Nature》子刊:胖瘦体质大揭秘,这一酶类是关键!
近年来,肥胖正作为一种疾病而成为愈来愈多的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在中国,每三人中便有一人肥胖,七人中有三人超重,肥胖作为现代社会带来的新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已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 近日,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新文章揭秘了胖瘦体质差异的关键原因,并找到了治疗病理性肥胖的新的药物靶点,为肥胖病...
Science子刊:原来是这个激酶一手策划了乳腺癌转移!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危害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转移是乳腺癌的致死性进展,一旦发生即可严重降低患者生存率并对患者预后产生恶性影响。目前,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详尽得知,但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应与其密切相关。 近日,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乳腺肿瘤激酶(BRK)对SMAD4的抑制作用,同时明确该通路激活...
新酶老用,延长寿命不是梦!
点击上方“转化医学网”订阅我们! 干货 | 靠谱 | 实用 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存在于人和小鼠等动物体内的酶-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xtracellular 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eNAMPT),当把年轻小鼠的eNAMPT注入...
颠覆!09诺奖成果端粒酶变身抗癌神器!
时光拨回2009年。2009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奖当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端粒及端粒酶的发现者们。这项研究当时获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理解衰老过程遗传信息发生变化的机制。在9年后,谁会想到这一发现竟然成为人们狙击肿瘤细胞“神器”!此“神器”一旦应用于临床将大大提高肿瘤患者的愈后情况。该研究由NIH的Natalay Kouprina...
国内首个利用端粒酶技术检测肿瘤诊断试剂批准上市
近日,浙江今复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端粒酶逆转录酶亚基(hTERT)mRNA检测试剂盒(核酸扩增法)",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这是我国首个利用端粒酶技术进行肺部肿瘤辅助诊断的检测试剂,填补了国内空白。 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hTERT)是细胞内一种与癌变密切相关的逆转录酶,除生殖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之外,人体正常细胞不表达hTERT。痰液等源于肺呼吸道的样品若...
PNAS:科学家发现自然界第一个不需要引物的DNA 聚合酶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朱斌课题组与哈佛大学和日本地球海洋科技局合作完成的最新成果:Deep-sea vent phage DNA polymerase specifically initiates DNA synthesis in the absence of primers。这项研究发现了自然界第一个不需要引物的 DNA 聚合酶。华中科...
Nature子刊丨利用CRISPR技术治疗失明?新型Cas9酶或许能行!
能够将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 / Cas9包装成一个针对大量组织的递送系统是分子生物学家的目标。目前,基因组工程中心的科学家,与ToolGen和首尔国立大学合作,已经设计了最小的CRISPR / Cas9递送系统,通过腺相关病毒将其递送到肌肉细胞和眼睛,并用它来编辑引起失明的基因。新Cas9酶,预期成为对抗常见和不可排除的疾病靶标的有用的治疗工具,其源自空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是导致食...
[Science]端粒酶竟然不是唯一控制端粒长度的蛋白,新发现为抗老化研究带来新的契机
近日,几位来自美国最大私立非赢利性研究所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TSRI)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够对老化细胞凋亡过程起到微调作用的蛋白质。 这种长期以来都没能得到科学家重视的蛋白名为TZAP,这种蛋白会根据端粒的具体长度与染色体末端紧密结合,维持染色体末端DNA片段的基本长度。端粒长度对于老化过程至关重要,因为端粒的长度在某些层面上决...
Cell:科学家发现DNA修复的关键酶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DNA修复过程中的必要组分,该研究或为后期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思路。 研究者Tamas Fischer教授指出,当DNA被损伤后,由DNA和RNA组成的混合结构在修复遗传信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RNAs是一种储存在DNA中短暂的遗传信息副本;文章中,研究...
Cell子刊:科学家又发现一种延缓衰老的物质——辅酶I
辅酶I(NAD+)是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重要的辅酶,参与DNA修复、细胞代谢等生理过程。近日,来自健康老龄化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辅酶NAD +在衰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小鼠和线虫中增加NAD+可延缓衰老。这项研究发表于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随着人类寿命逐渐增长,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受到...
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前景
20世纪人们向癌症宣战以来,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比如吸烟和肥胖率的降低、日常饮食中水果蔬菜的增加、癌症早期筛查的普及和癌症靶向药物的面世,癌症患者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据统计,从1990-2015年,美国癌症死亡率总体下降了26%,其中男性癌症死亡率下降了32%,女性下降了22%。 在癌症治疗方面,科学家们通常会采...
透明质酸酶增强“乳腺癌”疗效
早期乳腺癌 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乳腺肿块、乳头溢液 、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 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酌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和综合治疗中...
施一公院士再发表PNAS:蛋白酶体新研究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采用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解析了酵母内源性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结构,揭示出了两种主要的构象状态。这些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2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与王丰(Feng Wang)博士是这篇...
诺贝尔奖得主发布端粒研究重大发现 ATM激酶影响端粒长度
自从1984年发现端粒酶以来,鉴别延长或缩短这一染色体末端保护帽的其他生物分子的研究工作一直在缓慢地进行着。现在,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一种酶对于维持端粒长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采用的发现该酶的新方法应该会加速发现其他决定端粒长度的蛋白和过程。研究结果发布在11月24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基础生物医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