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科学家首次将前列腺癌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
近日,来自英国癌症研究院剑桥研究所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首次发现前列腺癌有5种不同的类型,同时研究者还阐明了将这5种不同前列腺癌区分开的方法。相关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可以帮助医生有效鉴别出更易于生长和扩散的前列腺癌,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前列腺癌。 相关研究发表于杂志EbioMedicine上,文章中研究者对超过250名男性的健康和癌性前列腺癌组织进行研究,通过观察...
全球用于癌症药物的年度开支首次达到1000亿美元大关
全球用于癌症药物的年度开支首次达到1000亿美元大关。与此同时,制药产业正准备推出新一代癌症治疗方案,这些治疗方案势必进一步推升治疗成本。 比起前一年,2014年这一创纪录的开支增长了10%。在很大程度上,这一增幅是药品价格攀升及癌症发病率增加导致的。 该数据由著名的美国研究机构艾美仕医疗保健信息研究...
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抑郁症强相关基因
18个月前,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的遗传学家Jonathan Flint首次发现了与抑郁症有关的基因序列,当时他非常惊讶。因为他当时基本没抱希望能成功:对9000多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基因筛查宣告失败,同时他也得知17000多抑郁患者的随访分析也以失败告终的传闻。而Flint的项目只有5303人。他说道,“我之前完全没抱希望。” 意...
首次分子合成物可引起癌细胞快速死亡
达特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首次特定合成参与白血病细胞死亡的某种化合物的研究。 该发现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 “我们预计,这些化合物将作为一种重要且有用的工具...
科学家首次发现抑郁症相关基因
2014年2月,当牛津大学遗传学家Jonathan Flint第一次发现某些基因序列和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时,他非常吃惊。因为进行这种尝试的研究都相继失败,其中有研究从9000人重度抑郁症筛选敏感基因,也有对17000人进行随访分析的研究。而他自己项目的研究规模只有5303人。该项目中国合作单位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 ...
首次用干细胞制备人类心脏早期发育模型
近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与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模板,利用干细胞制备跳动的心脏组织,从而创建了一种系统,可以作为早期心脏发育模型,以及让怀孕更安全的一种药物筛选工具。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七月十四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线索,促...
二倍体人类基因组的首次全面分析
2003年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可谓生命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这个项目并非没有缺陷。最终组装好的序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参考基因组,是由单倍体序列组成,但是人类基因组却是二倍体的。 近日,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首次对二倍体的人类基因组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将其结果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这项工作由西奈山伊坎研究所领...
基因疗法首次用于囊肿性纤维化
在导致囊肿性纤维化的基因得以确认的26年后,研究人员日前证实,患有肺损伤疾病的人能从基因疗法中受益。 尽管肺功能的改善很小,和安慰剂组相比只有3.7%,但它证实研究人员花费数十年试图找到一种将有缺陷基因的健康拷贝植入囊肿性纤维化患者肺细胞中的方法是有效的。 囊肿性纤维化是全球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之一,影响着约7万人。单一基因CFTR的突变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但...
国家科技奖初评专家名单首次公布
“包括信息保密在内的评审纪律,对于净化科技奖励评审环境至关重要。我们每年都在反思细节,不断规范程序,不断完善机制,不断扎紧‘篱笆’。”6月24日,在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示发布会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主任邹大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深化改革没有休止符,创新发展正在路上。如果说,近几年国家...
Nature子刊:首次捕捉到人类细胞凋亡过程
最近,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对人体防御和免疫系统极为重要的分子,会从分解的细胞内喷出,形成长珠串状结构,这些结构分布在体内并可能会折断。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六月十五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Ivan Poon和Georgia Atkin...
科学家首次成功移植生物钟 或有助癌症治疗
美国哈佛大学合成生物学家帕梅拉·西尔弗博士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利用在蓝细菌中发现的昼夜节律机制,将昼夜节律线路移植到天生不具备昼夜节律的一种普通细菌中。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介绍了这一首次演示昼夜节律移植过程的新成果。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6月12日报道,西尔弗说:“通过将大自然中的系统视作组件,我们遵循工程师般的...
Biomaterials:首次人工合成的功能性免疫器官
近日,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功能性的免疫器官,它可以分泌出抗体,而且可以在完全离体的情况下,在实验室里被操控。这个第一次人工合成的,独一无二的免疫器官是在Ankur Singh实验室内完成的,此项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Biomaterials杂志上。这个合成的器官是二级淋巴器官的仿生体,如淋巴结或脾脏。它由水凝胶构成,即一种柔软的纳米复合生物材料。此外,研究人...
Science首次报道逆转录病毒壳体蛋白结构
最近,乌拉圭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乌拉圭医学院合作,第一次获得了牛白血病病毒(BLV)衣壳蛋白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他们获得的晶体结构显示出此蛋白前所未有的的灵活性,这是传染性颗粒装配的关键。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六月四日的《Science》杂志,是了解逆转录病毒生物学的一个重要进步,为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牛白血病病毒...
连体女婴将"分身" 3D打印首次精准辅助手术分离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7日披露,备受社会关注的江西臀部联体女婴将于9日在该院接受分离手术。本次分离手术将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精准辅助,这在中国儿童医院联体儿分离手术中并无先例。 院方表示,这是自2000年以来该院实施的第7对联体儿分离手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说,联体...
Cell:首次揭示表观基因组的全面重编程
由剑桥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第一次描绘出了在生成精子和卵子之前,人类的早期原始生殖细胞中表观基因组(epigenome)被全面擦除的机制。这项发表在6月4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研究,还揭示出我们DNA中的一些区域,包括与肥胖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相关的区域抵制了完全重编程。 尽管我们的遗传信息――“生命的密码”是写在我们的DNA中,我们...
Science首次报道一种关键沉默机制
适当的时间保持适当的沉默,这不仅适用于我们的为人处事,也同样适用于体内遗传物质的表达方式。关于基因沉默的方式有很多,近期来自英国剑桥医学研究所,Wellcome Trust研究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蛋白复合物:人源沉默中心(Human Silencing Hub,HUSH,生物通译),这种复合物是人体细胞基因组中沉默组件。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
牵手全国最大苗药企业腾讯首次涉足远程医疗
腾讯战略发展部总监江浩然表示,医疗行业的最大痛点是未建立完善的个人健康管理数据,腾讯将尝试以可穿戴健康设备硬件为切入点,打造大数据的健康管理平台。腾讯还将推出首款智能医疗设备。 腾讯准备借助其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在远程医疗方面发力,首次选定的合作方是全国最大的苗药企业贵州百灵(002424.SZ)。 贵州百灵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在26日召开的贵阳国际大数据...
里程碑!世界首次人类癌症病毒免疫治疗大获成功
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证实,一种遗传工程疱疹病毒可通过杀死癌细胞,激发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肿瘤,抑制皮肤癌病情的发展。这是全球第一次,一项III期病毒免疫治疗试验明确显示让癌症患者获益。 来自英国癌症研究所、皇家Marsden NHS基金会,和包括牛津大学在内全球64家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领导了这项试验。 研究人员随...
FDA首次批准通过角膜处的移植来改善部分患者的视力
老花眼患者失去的能力是改变眼睛聚焦的能力。这通常是一种正常的老化现象,其会导致患者无法看清近处的物体,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40-50岁的成年人中。KAMRA inlay是一种不透明的,环形的装置,其可以用于没有进行白内障手术,且无法看清近处物体的45-60岁患者,这些患者阅读时通常需要具有+1.00到2.50度的眼镜-但是在看远处的物体的时候,他们是不需要眼镜的。 “老花眼是自然老化的一部...
深圳:首次运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换“肩”
肩胛部位的骨头被肿瘤“吃掉”一块,是切掉整个肩关节?还是置换坏死的肩胛骨?近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与患者肩胛骨完全匹配的钛合金假体,置换掉原来肿瘤坏死的肩胛骨,打造了一个新的“铁肩”。据介绍,这是深圳乃至华南地区首例“肩胛骨3D打印钛合金假体植入术”。 谁动了我的肩胛骨 患者李女士是揭阳人,去年,她左肩出现疼痛,之后其左肩胛开始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