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如何申请你的第一个国自然基金项目
中医药多组学前沿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3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重磅消息: 国内学者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追踪造血干细胞(HSC)的形成

2016-05-19

  造血干细胞(HSC)移植(常见的有骨髓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包括白血病和一些血液遗传病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骨髓移植对配型的要求以及供体的不足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绕过这些限制,比如在体外培养HSC使其增殖,或者将其他类型的细胞(如皮肤细胞)转化成HSC,但都没能获得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目前人们对HSC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了解得还很不...

Cell:首次鉴定出胰腺癌的潜在治疗靶标

2016-05-18

  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杀死90%以上患者的最常见胰腺癌形式的第一个潜在分子治疗靶点。发现肿瘤抑制蛋白SIRT6在约30%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失活,该研究小组确定了SIRT6抑制PDAC形成的确切信号通路,这一机制不同于它抑制大肠癌的途径。该研究论文在线发布在《细胞》(Cell)杂志上。      论...

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寨卡病毒感染直接导致小头畸形

2016-05-12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5年中以来,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范围内播散蔓延。本月初,根据巴西卫生部的公告,自去年10月份寨卡病毒爆发以来,直到今年4月30日,巴西共确诊1271名婴儿因寨卡病毒而患上小头症,另有57名婴儿因此死亡。我国也已经发现多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人。   今年3月,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明囯莉、...

Natue Reviews:FDA首次批准病毒“T-Vec”治疗癌症

2016-04-19

  Amgen公司的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是一种基因修饰活的抗肿瘤孢状病毒,它能够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且使肿瘤细胞破裂死亡。同时能够在肿瘤组织局部释放GM-CSF,这是一种白细胞生长因子,能够激活系统性免疫反应。T-Vec通过2种重要且互补的方式发挥作用:引发肿瘤组织溶解,同时激发一种全身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

新技术首次将数码照片存入DNA 信息保存数个世纪

2016-04-11

  英媒称,“数字宇宙”规模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44万亿GB(1GB为10亿字节),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现有的存储能力。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8日报道,为了填补这一空间短缺,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一种把数字信息存储在脱氧核糖核酸(DNA)内部的技术。   尽管此前尝试过这一设想,但研究人员现在对图片文件的数据...

Nature首次揭示年龄如何影响癌症

2016-04-06

  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细胞累积损伤并发生慢性炎症时,癌症的风险会随人的年龄而增长。现在由Wistar研究小组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证实,黑色素瘤中老化的肿瘤细胞与年轻肿瘤细胞表现不同。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4月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微环境的改变使得这些老化肿瘤细胞更具转移性,对靶向治疗具有更强的抵抗力。根据这些研究结果,科学家们演示了如何让抗氧化剂作为...

光遗传学首次用于控制肿瘤发生

2016-03-17

  最近,美国塔夫斯大学的生物学家,利用一种蛙模型首次证明,他们能够用光来控制细胞间的电子信号,从而防止肿瘤的形成和并使肿瘤正常化。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3月16日的《Oncotarget》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光遗传学特定地操纵生物电信号,来预防和抑制由癌基因诱导的肿瘤。   青蛙是癌症基础科学研究的一个很好模型,因为青蛙和哺乳...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首次证实跑步有助抗癌

2016-02-18

  运动能够帮助对抗癌症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首次通过小鼠实验证实,跑步有助于延缓肿瘤的生长。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6日报道,哥本哈根大学佩妮莱·霍伊曼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患有癌症的小鼠,测试了锻炼对于包括皮肤癌、肺癌和肝癌在内的5种不同癌症有何功效。他们让小鼠每晚跑步4公里到7公里,结果发现,小鼠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得到了提升,不但阻止了新发肿瘤,也使原有肿瘤的生...

英国政府批准编辑人类胚胎 全球首次合法化

2016-02-02

  今天,人类胚胎的CRISPR编辑得到了全球第一个国家级许可--来自伦敦Francis Crick研究中心的Kathy Niakan团队成功获得了英国人类胚胎和受精监管局(HFEA)科研监管许可,将在几个月之后应用CRISPR/Cas9技术对健康的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   这一伟大的决断并不会引起人类的伦理混乱,研究人员将使用CRISPR/Cas9...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全新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

2015-12-30

  2015年12月2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PNA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谢晓亮、乔杰、汤富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MARSALA (mutated allele revealed by seque...

Nature子刊:首次大规模调查12种癌症类型遗传易感性

2015-12-24

  研究人员很早就知道,患癌的风险一小部分是可遗传的,一些遗传性基因错误在某些肿瘤中非常重要,在其他的肿瘤中则没那么重要。   在一项新分析中,研究人员阐明了12种癌症类型中的这些遗传因素——显示出了一种惊人的胃癌遗传元件,对某些类型的突变对众所周知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影响提供了必要的明确说明。  &em...

Oncotarget:首次实现前列腺癌无创性体液检测

2015-11-24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前列腺癌的传统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对PSA偏高的患者进行穿刺活检最终确诊。然而,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PSA的特异性较差(PSA 4-10ng/ml时,特异性只有25%-40%),其它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前列腺疾病也能引起PSA浓度的异常,所以会经常出现非必要的穿刺活检,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此,迫切需要寻...

美医院将首次提供子宫移植 不违背伦理要求 有望治疗子宫源性不孕

2015-11-17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3日报道,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将为10名不孕妇女进行子宫移植手术。用于移植的子宫由死者捐献,接受移植的妇女1年后可以进行体外受精。此前,瑞典已有成功案例——接受手术的9名女性中,5人成功受孕,且4人已产下宝宝。 据悉,申请进行子宫移植的女性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之一: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因宫颈癌等疾病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或是子宫功能不全。用于移植的子...

中国首次对肿瘤遗传异质性水平进行估算

2015-11-17

一个直径约3.5厘米的肿瘤中竟携带上亿个基因编码区的突变,远高于以往估算值几千倍。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通过对肝癌切片的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即使再微小的肿瘤也可能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正是这些海量的遗传变异,导致肿瘤治疗效果被“淹没”。 肿瘤内部异质性是癌症产生抗药性、转移性的主要原因。科研人员称,肿瘤发生是体细胞演化的过程,正如自然群体多...

科学家首次打通血脑屏障,有望以此治疗癌症患者

2015-11-12

血脑屏障保护大脑远离毒素。历史首次,医生可以打通人脑保护层,将抗癌药物送入脑中。 加拿大团队将微型气泡注入某患者血液内,以此在血脑屏障中穿出一个小洞。 此技术将一束集中的超声波束作用到脑部,使得脑中的气泡产生震动,从而将所携带的化疗药物一并带入大脑中。 作为试验阶段,将有6到10名病患接收同样的手术治疗。 专家表示,在桑尼布鲁克科学医疗中心(Sunnyb...

749万,40-64岁为主!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发布我国癌症流行数据!

2015-11-04

2015年10月9日,国家癌症中心主任陈万青带领团队在国际著名癌症专业期刊《癌症通讯》(Cancer Letters)上首次发布我国居民癌症现患数据。结果显示,我国5年内诊断为癌症且仍存活的病例数约为749万(其中男性患者368万人,女性患者381万人),总体5年癌症患病率为556/10万。与发病率相比,5年患病率更能从整体上反映疾病负担。2011年,我国5年内患癌且存活人数...

《柳叶刀》首次综合调查中国健康状况

2015-10-27

  两项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的新研究,首次揭示了在近几十年里中国不同地区的健康变化。论文分析了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平均寿命、死亡原因及儿童死亡率,发现在过去20年里,每个省的平均寿命有所上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所下降。   同期发布的另一项研究发现,自1970年以来,中国各省5岁以...

美敦力首次研究发现心脏猝死基因

2015-10-19

  10月16日——美敦力公司近日从两项独立研究中发现了与致命的异常心脏节律有关的基因,该发现尚属首例。该研究结果在伦敦2015年欧洲心脏病大会的热线分会上正式公布。   两项研究都采用了基因“标记”技术,来确定哪些基因的异常可能导致危险的心律以至于引发心脏性猝死(SCD)。起初美敦力的DISCOVERY(诊断数据对疾病管理的影响以及遗...

全球首次子宫中干细胞疗法临床试验即将开展

2015-10-14

  他们的骨头是如此脆弱,以至于在子宫里便会断裂。如今,一项在子宫里进行的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旨在帮助生下来便患有脆骨病的婴儿以更加强壮的骨骼开启人生。   “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在子宫中利用干细胞开展的临床试验。”此项涉及整个欧洲试验的协调人员、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Cecilia Gotherstrom表示。   脆骨病由制造胶原的基因发生变异引起。Gotherstr...

美院士首次揭示DNA超螺旋的三维结构

2015-10-13

  最近,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多学科的方法,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揭示了超螺旋DNA的三维结构影像图,从而发现它的形状比著名的双螺旋更加动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分子病毒学和微生物学系的Lynn Zechiedrich教授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的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