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33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GS肿瘤检测指南发布
“NGS检测方法是潜在的重要的新工具,其可以实现临床基因组学和个性化医疗,”医疗技术政策中心(CMTP)的副总裁和高级研究主任Donna Messner在一份申明中这样表示,其同时也是该指南开发工作的领导者。“不过,对于未来的基因组学健康计划覆盖,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对于这个检测我们也希望其能加快研发,提供更多的证据,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澄清人们的疑虑。” ...
MRI扫描仪或可运输细胞疗法至机体肿瘤患处发挥作用
近日,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用于成像的核磁共振扫描仪(MRI扫描仪)或可引导基于细胞的肿瘤破坏疗法至机体特异性的靶向位点,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自从20世纪80年代,MRI扫描仪就被用于对机体内部进行清晰成像,来帮助医生们进行医学诊断并且调查疾病的进展情况;而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就利用MRI扫描仪来非侵入性地...
统计技术帮助癌症研究人员了解肿瘤的构成 针对性护理
今天,在西雅图举办的2015联合统计会议(JMS2015)上研究人员提出了用于分析新一代测序数据的新的统计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帮助科研人员研究不同生物体的基因,如人类肿瘤,而且能够提出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方案。 北岸大学医院计算机基因组和医学研究所项目主任,芝加哥大学生物统计学副教授Yuan Ji,在他的题目为“人类癌症异质性的贝叶斯模型”演讲中,...
科学家阐明肿瘤恶化新机制
科学家们都知道,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样的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可以促进许多癌症的发展,而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通过名为MIF的细胞因子或可关闭EGFR的表达,MIF名为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该项研究或为开发治疗癌症的新疗法提供思路,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 揭示EGFR在肿瘤微环...
2015全国肿瘤临床诊疗前沿大会圆满闭幕
8月15日,为推动肿瘤临床诊疗技术的创新及应用,提高中国肿瘤临床诊疗水平,我们迎来了一场学术界的盛会——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上海吴孟超肿瘤医学中心、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及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2015全国肿瘤临床诊疗前沿大会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临床一线、科研院所、产业界、投资界等五百余名专家汇聚...
罗荣城:肿瘤医学正迎来生物免疫治疗的时代
在8月14日至16日于广州召开的“第九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研讨会”上,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指出肿瘤疾病已进入生物治疗的崭新时代,作为一种与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手段明显不同,并有着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生物治疗已被公认为新一代肿瘤治疗利器,正在人类...
强生与Alligator达成协议 再次为肿瘤免疫疗法发力
强生与瑞典生物技术公司AlligatorBioscience就ADC-1013项目达成协议,强生旗下子公司杨森将获得Alligator以CD40为靶向的抗体ADC-1013的开发及销售权。AlligatorBioscience是一家基于创新性研究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以新型抗体药物为基础的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ADC-1013可激活T淋巴细胞,使之攻击肿瘤...
默沙东与MD安德森达成肿瘤免疫学战略研究合作
美国制药巨头默沙东(Merck & Co)近日与美国最大的癌症治疗中心――MD安德森癌症中心达成一项战略性临床研究合作,调查默沙东PD-1免疫疗法Keytruda(pembrolizumab)联合其他药物(如化疗、放疗和/或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实体瘤的的临床潜力。 根据协议条款,此次为期3年的临床合作,将涵盖以下肿瘤类型:胃食管腺癌、胰腺癌和肝癌。首...
Cancer research:好心办坏事—免疫系统如何促进癌症复发?
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给病人服用一种免疫抑制药物,阻断部分免疫系统功能,防止其功能过度或可帮助一些病人预防癌症复发。 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化疗药物的癌症杀伤作用能够促使白细胞聚集在被药物杀伤的肿瘤的血管周围,触发创伤愈合。这些细胞就是M2型巨噬细胞,它们本身能够修复组织损伤,建立新的血管,而这一过程恰恰可以帮...
到底是谁在化疗后刺激了肿瘤复发?
八月十二日,在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出版的著名期刊《Cancer Research》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称,给患者施用一种可阻止部分免疫系统加大力度的药物,可能阻止一些患者的癌症复发。 在英国癌症研究所的资助下,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化疗的肿瘤杀伤作用,可能致使治疗肿瘤中一群伤口愈合的白血细胞聚集在血管周围。这些细胞——称为...
图表告诉你:“疑似肿瘤”症状该如何处理?
近期,NICE发布了2015版《疑似肿瘤患者:识别和转诊》指南。该版指南用于指导全科医生根据患者临床征兆对其进行更早的肿瘤筛查。该指南对2005版指南在内容上进行了彻底的更新,更加注重促使患者去医院就诊的临床症状,而不是集中在某具体癌种的临床特征。医脉通整理了该版指南中,腹胀、腹痛、骨盆疼痛及肠功能紊乱等症状可能对应的癌症,及全科医生应该采取下一步诊断或分诊措施。 ...
肿瘤异质性:树叶,树木还是森林
尽管大多数自发性肿瘤源于单细胞, 但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体肿瘤的内部存在异质性, 这种差异涉及分化程度、细胞增殖率、侵袭和转移能力及治疗反应等众多方面。近期来自剑桥大学,Sanger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ubclonal diversification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 revealed by multiregi...
射波刀:精确放疗让肿瘤无处可逃
8月2日,我国首个精确放疗学术团体——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在京成立,海军总医院肿瘤诊疗中心主任、射波刀肿瘤治疗中心主任康静波教授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现代社会,肿瘤呈现越来越高发的态势,人们对肿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肿瘤治疗的四大主要方法中,手术虽能够彻底把肿瘤杀死,但这种方法只适合早期病人,而大约70...
昂飞公司确定三名受助者进行肿瘤特性分析
今天美国昂飞公司(Affymetrix)宣布它们已经选定了三名受助者用于进行美国的肿瘤分析奖励项目。 该项目发起于2014年,用于支持转化癌症医学领域研究者进行寻找并确定新型具有诊断、预测及治疗性的生物标志物,这获将满足当前临床的部分需求。 为了使得这项计划变得合格就必须使用基于多组学、多系统的方法来对多个分子及细胞水平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未来可以用于临床的强效癌...
著名华人院士伉俪Nature子刊揭示肿瘤新靶点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多伦多儿童医院等处研究人员揭示,进化上功能保守的EAG2钾通道可作为脑肿瘤的一个治疗靶点。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0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学术界著名的华人科学家夫妻詹裕农(Yuh-Nung Jan)和叶公杼(Lily Yeh Jan)。二人在199...
两篇Cell文章揭示惊人发现:至关重要的天冬氨酸
众所周知,线粒体是我们细胞中的发电厂,它利用呼吸作用来释放我们食物中的能量,捕获三磷酸腺苷(ATP)分子中的能量。 在发表于7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增殖细胞,包括肿瘤细胞需要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原因。尽管有许多其他的途经可以生成ATP,得不到呼吸作用提供的电子受体细胞无法进行增殖。 ...
只需9步 哪种感冒最易转化成癌症?
本来感冒和癌症差类十万八千里。现在呢?我们来看看怎么感冒就变成癌症了。有点小病就乱吃药的孩子,来看看你是怎样成功疾病的帮凶的! 从打喷嚏到癌症只需要九步。 第一步:打喷嚏 当病原体、灰尘、花粉等进入鼻腔后,身体的防御系统...
肿瘤专家王宁:对待癌症要有理念上的改变
日前,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北京市癌症数据播报》显示,北京市癌症新发病例4.13万人,平均每天新增113人。自2007年起,癌症一直位居北京市居民死因首位,平均每死亡4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面对一直以来人们“谈癌色变”的现状,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表示:“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公众应该正确认识癌症,改变对...
统计学技术或可帮助理解肿瘤的组成及遗传学特性 助力个体化抗癌疗法的开发
近日,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联合统计会议(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上,来自美国北岸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分析新一代测序数据的统计学方法,该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研究多种有机体的基因组,比如人类肿瘤等,其或可以帮助开发新型的个体化抗癌疗法。 研究者Yuan Ji教授在一项名为“用于人类癌症异质性研究的贝叶斯特征模型(Baye...
肿瘤专家揭秘:细胞治疗不是越“多”越好
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利用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肿瘤,或减轻其它治疗相关的副作用的方法,治疗原理是通过回输经培养的自体免疫细胞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相对于手术、放化疗来说更绿色高效,也越来越受到癌患们的青睐。但由于它进入我国才三十多年,人们对细胞免疫疗法认识不够全面,盲目地认为回输越多类型以及更多数量的免疫细胞,细胞免疫疗法杀灭癌细胞的能力才更强,导致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