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45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Lancet子刊】复旦赵快乐团队联合江苏省肿瘤医院叶劲军团队发文
近日,复旦大学赵快乐团队联合江苏省肿瘤医院叶劲军团队在Lancet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Induction sintilimab and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a proof-of-concept, ...
《Science》发布:液体活检重大突破!提前发现微小肿瘤,灵敏度提高到75%以上
1月19日,麻省理工学院和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一支研究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Priming agents transiently reduce the clearance of cell-free DNA to improve liquid biopsies”的研究论文,文中,他们开发了一种提高液体活检灵敏度的新方法。根据临床前实验结果,只要在抽血前...
【Cancer Cell】更新换代!第二代癌症依赖性图谱发布
2024年1月11日,来自英国威康桑格研究所Mathew J. Garnett团队等在《Cancer Cell》杂志上合作发表了一篇题为“ A comprehensive clinically informed map of dependencies in cancer cells and framework for target prioritization”的文章,研究人员利用多组学数据...
新年新气象!何川团队NBT,Nat Methods及Mol Cell三连发
2024年1月11日,芝加哥大学何川团队在《Molecular Cell》发表了题为“Sequencing of N6-methyl-deoxyadenosine at single-base resolution across the mammalian genom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不依赖抗体直接读取6mA测序(DR-6mA-seq)的方法,以碱基分辨率测量6mA。DR-6m...
开门红!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合作首篇Science
2024年1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黄来源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Melissa S. F. Ng共同在《Science》 发表题为“Deterministic reprogramming of neutrophils within tum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进入肿瘤的未成熟和成熟中性粒细胞经历了不可逆的表观遗传、转录和蛋白质组学修饰,从而汇聚成一个独特的、终末分化的dcTRAIL-R1...
【Cell 子刊】北京大学沈琳/彭智等合作发现肠道微生物组在胃肠道癌症耐药中的重要作用
1月8日,北京大学沈琳、彭智以及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员共同通讯在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在线发表题为“Multi-omics of the gut microbial ecosystem in patients with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hig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resistant ...
接连两篇!同济大学研究成果登上Cell
2024年1月4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张鹏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季红斌研究员团队、高大明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题为“Prote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dentifies biological insigh...
"选人不选项目"!苏士成教授成为2023年“新基石研究员”;其最新研究登顶Cell
苏士成教授成为2023年“新基石研究员” 02 2022年,腾讯公司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支持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项目设置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 “原始创新不可预估、很难计划,基础研究中的‘冷门’和‘热门’也是动态变化的。真正的原始创新肯定...
重大突破!复旦大学徐彦辉团队Science发文
12月22日,复旦大学徐彦辉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visualization of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in a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别测定了新生RNA长度达到2到17个核苷酸时,在较少G启动子上停止RNA聚合酶II的新生转录复合物TC2到TC17的结构。将这些结构连接起来,生成了一个电影和一个工作模...
【新品发布】理想照进现实——寻因SeekSpace™空间单细胞转录组新品正式发布,开启生命科学新篇章!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9日,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寻因生物”),一家专注于单细胞全链条产品研发和全周期解决方案的生物技术企业,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的科研成果——SeekSpace™空间单细胞技术。这一技术的推出,标志着寻因生物在单细胞科研领域再次实现了突破和创新。 什么是SeekSpace™空间单细胞技术? ...
倒计时1天 | SeekSpace™空间单细胞转录组新品发布会
空间技术近几年来强势发展, 寻因生物空间技术自研发立项以来,一直深入钻研要研发出一款什么样的空间技术? 一款能够解决用户问题、带来价值的空间技术,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形态? 01 技术怎么新? 能解决什么问题? 11月28日寻因生物发出SeekSpace™空间单细胞转录组新技术的预告《SeekSpace™技术揭秘——每个细胞都值得拥有自己的位置》,意外获...
【Cell子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揭示结肠癌化疗和靶向治疗耐药新机制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Prote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lorectal cancer response to chemoradiation and targeted therapies reveals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寻因生物邀请您参加12月19日·北京-SeekSpace™空间单细胞转录组新品发布会
论坛背景 为了加强国内外单细胞和空间生物技术学术交流,促进单细胞&空间组学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单细胞&空间组学研讨会”将于2023年12月19-20日在中国·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转化医学网联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旨在加强国内外单细胞和空间生...
重磅!Cell连发3文!揭秘结肠癌“致癌因子”与化疗“保护伞”
结肠干细胞的命运交响曲——致癌基因与微环境信号的共舞 01 癌细胞受致癌突变和微环境信号的调节,但这些过程通常被单独研究。12月7日,国外研究人员在期刊《Cell》上发表题为“An oncogenic phenoscape of colonic stem cell polariza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细胞命运可塑性失调是结肠肿瘤发生的标志,细胞可以通过...
厉害了!季维智院士团队合作再发顶刊Cell
12月4日,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吴军、昆明理工大学谭韬、季维智及中国农业大学魏育蕾共同通讯在《Cell》发表题为“Dissecting embryonic and extraembryonic lineage crosstalk with stem cell co-culture”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在同一种培养体系下可以建立小鼠和食蟹猴囊胚来源的ESCs、XENs和TSCs细胞系,通过...
【研究前沿】复旦大学郝洁/邹欣团队Cell子刊发表单细胞分析新技术用于肿瘤精准免疫治疗
2023年11月,复旦大学邹欣/郝洁团队在Cell Reports Methods 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scCURE identifies cell types responding to immunotherapy and enables outcome prediction”的论文,从免疫治疗相关细胞动态异质性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新思路。同期,团队在Journal of ...
【Cell子刊】复旦大学周祥团队揭示“基因组卫士”抑制癌症进展新机制
11月14日,复旦大学上海肿瘤医院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周祥课题组在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题为“p53-responsive CMBL reprograms glucose metabolism and suppresses cancer development by destabilizing phosphofructokinase PFKP”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CMB...
Cell重磅!哈佛学者“双管齐下”,揭示抑制癌细胞生长奥秘,助力开发出更好的癌症疗法
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Karen Adelman研究组发现,当用药物阻断SWI/SNF时,第二种分子会挺身而出进行补偿;在阻断SWI/SNF的同时阻断第二种分子可抑制实验室培养皿中癌细胞的生长,这表明这种双药物组合疗法可能对癌症患者更有效。这一研究成果以“Global identification of SWI/SNF targets reveals compensation by EP400...
【Cell子刊】打破限制!北京大学研究发现促进肿瘤免疫耐药性的新机制
11月6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尹玉新教授和吕丹研究员共同通讯在《Cell Reports》上发表题为“PTIR1 acts as an isoform of DDX58 and promotes tumor immune resistance through activation of UCHL5”的研究论文,研究数据揭示了PTIR1在肿瘤发生中的免疫抑制作用,并提出ADAR1-PTIR1-UC...
“类器官之父”Science发文:类器官+CRISPR 控制肠内分泌分化的关键抑制因子
10月26日,Hans Clevers 团队(林琳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Unbiased transcription factor CRISPR screen identifies ZNF800 as master repressor of enteroendocrine differenti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