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45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暨大联合中大发布:可增强结直肠癌的免疫检查点治疗的新机制

2023-10-23

10月21日,暨南大学张海鹏、江振友和中山大学李凯联合在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题为“Targeting VCP potentiates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研究显示VCP调节PD-L1表达的分子机制,并表明VCP的抑制有可能提高免疫治疗CRC的疗效。 ht...

【Cancer Cell】医校联动!上海交大、温医大、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科院联合发文:揭示癌症免疫疗法响应机制

2023-10-18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志刚教授团队基于前期NICE研究成果,联合温州医科大学苏建忠教授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芝华教授团队与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龙凌云教授团队共同通讯在《Cancer Cell》发文,系统解析了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疗效差异人群的细胞分子特征。研究首次证实SPRY1+PD1+CD8+T细胞可作为食管鳞癌免疫治疗临床获益的可靠独立预测标志物,并发现耗竭前体T细胞可促进...

【Cell Death Discov.】山大齐鲁研究团队发现新型黑色素瘤治疗方法

2023-10-17

10月13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上发表题为“DSE inhibits melanoma progression by regulating tumor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and VCAN”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黑色素瘤组织中的DSE水平显著降低,并且DSE的高表达抑制了黑色素瘤细胞的生物活性...

打破瓶颈!Science重磅发布:攻克“实体瘤”治疗难题性新方法

2023-10-16

10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Tal Danino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发表题为“Probiotic-guided CAR-T cells for solid tumor targeting”的研究论文,提出益生菌引导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靶向实体肿瘤。研究者开发了一种益生菌引导的CAR-T细胞(ProCAR)平台,用工程益生菌特异性定植在肿瘤内,并释放合成抗原来标记...

【Cancer Cell,IF 50.3】吉因加与吴一龙教授团队再发重磅成果:MRD可预测局晚期NSCLC根治性放化疗临床结局

2023-10-10

今日,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和吉因加合作开展的MRD动态监测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放化疗(CRT)疗效前瞻性研究成果(吉因加易鑫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高璇博士为共同一作),荣登国际顶级期刊Cancer Cell(IF:50.3),是继2022年在Cancer Discovery期刊合作发表“MRD检测在根治手术的I-III期NSCLC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探索”后的又一力作,...

【Cell Discov】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发现胰腺癌化疗耐药的潜在新机制

2023-09-18

9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A microprotein N1DARP encoded by LINC00261 promotes Notch1 intracellular domain (N1ICD) degradation via disrupting USP10-N1ICD interaction to inhibit chemo...

【CELL DEATH DIS.】上海交大研究发现诱导铁死亡新机制 提供结直肠癌治疗新策略

2023-09-12

9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晓波团队在《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研究论文“Knockdown of ANXA10 induces ferroptosis by inhibiting autophagy-mediated TFRC degrad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揭示了ANXA10在铁死亡中的机制,并表明它可能作为锯齿状...

祝贺印明柱教授团队在Theranostics发表题为“Exosomal transfer leads to chemoresistance through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mediated stemness phenotype in colorectal cancer”的文章

2023-09-11

2023年9月11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团队和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在Theranostics在线发表题为“Exosomal transfer leads to chemoresistance through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mediated stemness phenotype in colorectal cancer”的药物靶点...

喜报!一米生物自采集宫颈刷获得CE证书

2023-09-04

一米生物自采集宫颈刷获得CE证书 近日,一米生物开发的自采集宫颈刷成功获得欧洲CE认证。这一认证的获得标志着一米生物在宫颈癌筛查领域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了国际认可。 CE认证是欧洲共同体颁发的产品合格证书,是进入欧洲市场的必备条件之一。一米生物的自采集宫颈刷通过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符合欧洲相关监管要求...

Cell重要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揭示癌症免疫新策略,提供全新治疗靶点

2023-08-22

自然杀伤(NK)细胞在对抗肿瘤进展的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描述它们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表型和功能多样性,研究人员对716例癌症患者的NK细胞进行了整合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涵盖24种癌症类型。研究人员以肿瘤类型特异性的方式观察到NK细胞组成的异质性。 近日,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题为“A pan-cancer single-cell ...

最新日程|Twist Bioscience新一代测序技术研讨会

2023-08-10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癌症、遗传病以及病原微生物等诸多领域都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Twist公司正在利用其行业领先的DNA编写平台的强大力量,开发个性化、快速、精确和灵活的NGS解决方案,来为您的各种研究提供有力支持。诚邀您参加Twist Bioscience于8月15日在上海举办的“新一代测序技术研讨会”,期待您的莅临,与我们共同「探索新应用,一起测未来」! 阅读原文 ...

Science重磅!北京大学乔杰院士、科学探索奖姜长涛教授等联合国外团队发文

2023-08-07

8月4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姜长涛教授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雷晓光教授团队与合作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rank Gonzalez及首都医科大学王广共同在《Science》发表题为“Microbial-host-isozyme analyses reveal microbial DPP4 as a potential anti...

【Cell Death Dis】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转移!诱导铁死亡的新机制

2023-07-28

铁死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已被确定并与癌症和各种其他疾病有关。铁死亡是一种与铁积累和脂质过氧化有关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依赖性细胞死亡,不同于凋亡、坏死、自噬等其他形式的细胞死亡。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自噬与铁死亡在分子水平上的联系,并表明自噬参与调节铁死亡过程中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和ROS的积累。了解铁中毒过程中自噬的作用和病...

【Science Advances】脂肪细胞抑制癌症进展!研究团队揭示健康脂肪细胞抗癌机制!

2023-07-21

7月12日,来自图尔库大学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名为“IGFBP2 secretion by mammary adipocytes limits breast cancer invasion”的研究文章,研究发现了乳腺脂肪细胞为癌症侵袭性进展提供屏障的机制,并通过基于抗体的治疗干预,提出了将这一机制重新引入临床的可能途径。 http...

《Cell Death Dis》:新型环状RNA,可增强宫颈癌的放射耐药

2023-07-21

环状RNA(circRNA)和N6 -甲基腺苷(m6A)已被证明在不同癌症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circRNA和m6A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宫颈癌(CC)的放射敏感性的证据有限。 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团队在《Cell Death Discovery》上发表题为“circRNF13, a novel N6-methyladenosine-modified cir...

【SCINECE ADVANCES】最新研究为肝细胞癌提供组合策略!

2023-07-20

7月19日,来自吉林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名为“d-lactate modulates M2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and remodels 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文章,研究揭示了...

【Cell Death Dis】协和医院: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转移,有望成为膀胱癌治疗新靶点

2023-07-17

PLAGL2在多种肿瘤中上调,包括膀胱癌(BCa)。然而,PLAGL2在BCa中致瘤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题为“PLAGL2 promotes bladder cancer progression via RACGAP1/RhoA GTPase/YAP1 signaling”的文章,证明了PL...

【Cell Death Dis】第四军医大学:显著改善胃癌治疗,可驱动胃癌细胞转移

2023-07-15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分泌特性在形成促转移性肿瘤微环境中起主要作用。本研究发现,由cas产生的轴突引导蛋白SLIT2通过与迂回引导受体1 (ROBO1)结合,促进两种胃癌细胞系(AGS和MKN45)的胃癌转移。 质谱分析显示,ROBO1可以与NEK9相互作用,NEK9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LIT2进一步增强了它们的相互结合活性。结构域分析表明,NEK9的激酶结构域...

【Cell Death Dis】北京大学:新突破!治疗结直肠癌新靶点!可抑制肿瘤转移

2023-07-14

本研究发现WFDC3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通过ERβ/TGFBR1信号轴促进雌激素诱导的转移抑制。WFDC3与ERβ相互作用,并通过抑制其蛋白酶体依赖性降解提高其蛋白稳定性。WFDC3通过er β介导的转录抑制TGFBR1的表达。用galunisertib(一种用于临床试验的靶向TGFBR1的药物)阻断TGFβ信号传导,会损害WFDC3缺失诱导的CRC细胞的迁移。此外,WFDC3在结直肠癌中有...

【Science子刊】重大突破!重编程细胞可延缓肿瘤生长、恢复肿瘤免疫

2023-07-10

肿瘤免疫(tumor immunology),患肿瘤后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免疫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逐步完善的生物学特征。用以保护自己,消灭异己。肿瘤细胞是由正常细胞突变而来的,具有许多相应的正常细胞所没有的特征。因此,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把它们当作异己成分对待,表现出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