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003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热闹的市场”——下一代冠状病毒疫苗
一个词概括:进化。第一批批准的疫苗经过测试,可以预防SARS-CoV-2版本,自首次发现该病毒以来,病毒版本没有太大变化。这些疫苗有不同的类型,有些是冠状病毒本身或其某些蛋白质的灭活版本,但所有这些都通过将身体暴露于抗原来引发免疫反应而不会引起疾病。 记忆B细胞 01 从广义上讲,这种免疫反应来自B细胞,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阻止SARS-CoV-2感染...
【Nature子刊】北京协和医学院李贵登、张连军等合作揭示细胞外酸中毒限制单碳代谢以保护T细胞干性的机制
1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李贵登、张连军与四川大学陈路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发表题为“Extracellular acidosis restricts one-carbon metabolism and preserves T cell stemness”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酸重编程T细胞的细胞内代谢和线粒体适应性,并保持T细胞干性。 ...
SUNY-Buffalo 曲峻教授:3D打印微支架助力的空间蛋白质组学 | WeOmics G20
“Westlake Proteomics Series” (WeOmics)系列研讨会 由西湖大学Guomics实验室,西湖实验室iMarker实验室,CN-HUPO,The 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 (π-HuB) Project共同举办,并由西湖欧米承办,SCIEX协办。 本期研讨会主题:SUNY-Buffalo 曲峻教授:...
【Nature Aging】负面情绪催人老!放下“情绪惯性”可预防病理性衰老
在过去的20年里,神经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大脑如何对情绪做出反应。大脑如何从一种情绪切换到另一种情绪?又是如何回到初始状态?情绪变化会受到年龄变化的影响吗?情绪管理不善会对大脑造成什么后果?关于这些问题,一项发表于《自然老化》(Nature Aging) 期刊的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证据和启示。 https://www.nature.com/ar...
【Nature】非洲会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未来吗?
基因组学研究中只有22%的参与者是非欧洲人的遗产,大多数可用的遗传数据仅来自三个国家-英国,美国和冰岛。2020年,一项涉及426个非洲国家研究人员的15个非洲基因组的分析发现了人类基因组中的3万个新变异。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一种工具,使研究人员能够识别非洲人群中的遗传关联。 缺少非洲拼图 01 截至 2021 年,全球全基因组关联研...
【Science子刊】澳大邓初夏团队研究揭示肿瘤微环境促乳腺肿瘤进展的调控机制
近日,澳门大学邓初夏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Cullin-5 deficiency orchestrates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promote mammary tumor development through CREB1-CCL2 signaling”的研究。该研究在BRCA1缺陷细胞和小鼠模型中进行了全基因组筛选,确定了加速...
【Cell Reports】找到了引起侵袭性肝癌的罪魁祸首!竟是源于这种帮助修复断裂DNA的“垃圾DNA”
近日,在Cell Reports上的一篇题为“APLF and long non-coding RNA NIHCOLE promote stable DNA synapsis in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的研究,揭示了这些非凡修复系统之一的工作机制。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2.111917 预后最...
【Nature】癌症,肥胖会传染?是微生物群在作祟!家人、朋友甚至邻居都会影响你的微生物群
2023年1月18日,发表在《Nature》杂上的一项关于世界各地数千人肠道和口腔微生物群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与微生物群功能紊乱有关的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和肥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传染性。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620-1#Sec1 Science研究 01 ...
【Neuron】“感情灵药”并非全部:斯坦福医学院新研究颠覆关于催产素的传统智慧
这篇发表于权威医学期刊 Neuron 的论文以奉行一夫一妻制的草原田鼠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催产素对其社会依恋行为(一夫一妻制配对结合、依恋和育儿行为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直被认为是“感情灵药”的催产素可能不会发挥科学家在过去30年中赋予它的关键作用。 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22)0...
BioLegend邀您参加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胞...
【NAT CELL BIOL】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对胰腺肿瘤启动至关重要的新分子途径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Pancreatic cancer cells upregulate LPAR4 in response to isolation stress to promote an ECM-enriched niche and support tumour initiation”的研究。该研究发现,胰腺肿瘤起始...
【Nature子刊】肿瘤突变竟是“预言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发现肿瘤突变可能预测对免疫治疗的反应
近日,由约翰霍普金斯金梅尔(Johns Hopkins Kimmel)癌症中心及彭博~金梅尔(Bloomberg~Kimmel)癌症免疫治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Persistent mutation burden drives sustained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发表在《 Nature Medicine》上。研究发现,随着癌症的发展,整个肿瘤突...
TIANGEN邀您参加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
【Science子刊】科学家揭示遗传变化如何导致癌细胞大小有差异
近日,伦敦癌症研究所(ICR)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ome-size scaling by integrative omics reveals mechanisms of proliferation control in cancer”的研究。该研究将生化分析技术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揭示了遗传变化如何影响癌细胞的大...
【Nature子刊】联合治疗效果加倍!最新研究发现免疫疗法与癌症靶向疗法相结合带来治疗新希望
近日,由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the Mass General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Combined PD-1, BRAF and MEK inhibition in BRAFV600E colorectal cancer: a phase 2 trial”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报告了对联合治疗有反应的患者的长期反应,并揭示了靶向治疗...
【Cancer Cell】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石虎兵/马学磊团队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3年1月2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石虎兵教授团队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马学磊副教授在《Cancer Cell》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发现了循环肿瘤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之间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对,阐明了CTCs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新机制,提出靶向免疫检查点抑制肿瘤转移的治疗策略。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
【Cancer Cell】免疫治疗后肿瘤反而加速生长?密歇根大学发现免疫和肿瘤代谢相互作用导致癌症过度进展
近日,密歇根大学罗格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Cancer Cell上发表了题为“Intersection of immune and oncometabolic pathways drives cancer hyperprogression during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了患者和小鼠模型的肿瘤样本来研究免疫治疗未减缓疾病进展,反而致使肿瘤恶化时所涉及的分子途径。 ...
【Science子刊】癌细胞如何死亡:新研究探索触发细胞焦亡的新途径
近日,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子刊Science Signaling上发表了题为“Gasdermins and pannexin-1 mediate pathways of chemotherapy-induced cell lysis in 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的研究。该研究扩大了参与细胞焦亡的蛋白质途径的潜在数量,并提示未来可...
北大李川昀课题组提出人类特有新基因起源自lncRNA的“偷渡者假说”,揭秘“人之所以为人”分子基础
众所周知,现有基因在复制和修饰的过程中将有可能产生新蛋白质编码基因(new protein-coding genes);然而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从头起源(de novoorigination)同样在新基因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模型下,新基因从人类祖先的非编码DNA区域横空出世,形成前所未有的编码蛋白。 然而,这些新基因是如何从非编码区域逐步产生的呢?北京大...
【Nature】挖掘T细胞分裂潜力,揭示保守的寿命定义边界
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免疫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模型,可以更好地了解记忆细胞分化,衰竭,癌症和衰老,并表明功能正常的T细胞可以保留非凡的种群扩张和寿命的潜力,远远超过其有机体寿命。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626-9#Sec6 “海弗里克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