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79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膳食脂肪竟可改变干细胞分化方向!《Science》子刊颠覆认知!

2017-11-13

哺乳动物细胞产生数百种动态调节的脂质物质,这些脂质物质会被用来产生细胞的各种功能性膜。这些脂质组分容易受到饮食来源的干扰,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生理后果。然而,各种细胞膜的脂质组分,摄入膳食脂肪可以对其进行调节,以及它们对细胞表型的影响都没有得到广泛的研究。 美国莱斯大学的本科生艾莉森·斯科克(Allison Skinkle)及德克萨斯大学健康中心膜生物学实验室的同事共同...

诺奖得主Science论文遭撤稿——涉及多位华人科学家丨特别关注

2017-10-27

10月27日,最新一期Science杂志编辑部发布了一则撤稿声明,撤稿声明显示,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教授Bruce Beutler及其合作者2014年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MAVS, cGAS, and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in T-independent B cell responses”的一文因...

Science:肠道不健康,或是口腔细菌在捣乱!

2017-10-24

《转》译是转化医学网原创编译类品牌栏目, 重点关注基因检测、细胞治疗、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转化医学领域,旨在传递国外新技术、新动态,同时围绕这些领域的知名企业、专家观点、商业模式等也是《转》译关注的重点。 一个国...

Science封面文章:一杯葡萄酒,不仅抗衰老,还可以防癌!

2017-10-20

Sciense封面文章 导  读 白藜芦醇是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葡萄(红葡萄酒)、虎杖、花生、桑椹等植物。国外的大量研究证明,白藜芦醇是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中最重要的功效成分。白藜芦醇——有...

3篇Science,4篇Nature,7年时间打造“人体基因地图”!

2017-10-17

人是世界上最精妙的仪器。这个世界上最治愈的一句话大概是:不要悲伤,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细胞,只为了你而存活。而这无数的细胞又有序地构成了各种形态功能不一的组织。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疑问诞生:人体内每个细胞都携带着相同的DNA,可是为什么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却可以有着相似或者完全不同的各种功能呢?这就要涉及到组织中基因型的表达了。而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Genotype-...

Science发文力证熬夜使人发胖,都是肠道微生物搞的鬼!

2017-09-12

Lora Hooper博士及其研究生Yuhao Wang 9月1日,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在线刊登了一项重量级研究成果: 机体肠道微生物可以协同昼夜节律生物钟共同调节机体脂肪摄入和储存过程! 该项研究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免疫研究所的Lora V. Hooper教授领导, Hooper教授长期致力于肠道微生物以及机体营养代谢之间的研究。...

Science:新技术使不育小鼠繁殖出健康可育后代

2017-08-21

日前,英国Francis Crick研究所和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从基因不育雄性小鼠身上培育出了健康的后代,为解决人类不育症的常见遗传因素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 众所周知,性别由X和Y染色体决定。通常,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XX),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XY),但500个男性中约有1个男性的性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即会多出一个X染色体或Y染色体。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阻碍...

Molecular Sciences:新研究确定可以帮助预防脑肿瘤发展的分子!

2017-08-04

朴茨茅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脑瘤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明确了在肿瘤转移至大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分子。 癌细胞想要进入脑组织,首先需要通过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该研究提供了一种防止癌细胞结合...

Agena Bioscience与Intermountain Healthcare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精准医学

2017-07-13

美国加州San Deigo与犹他州Saint George联合发布 -- 2017年7月12日,Agena Bioscience与Intermountain Healthcare公司共同宣布,就拓展MassARRAY®系统在肿瘤中的应用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该合作将着力于将Agena技术更为广泛地应用于液体和组织活检中,并最终形成靶向式检测方案。这些分子检测方案将增强Intermount...

AGENA BIOSCIENCE 宣布将与ASSUREX HEALTH展开更为广泛的合作关系,MassARRAY®系统被Assurex Health公司应用于GeneSight检测服务

2017-06-23

2017年6月20日,位于美国加州圣迭戈的Agena Bioscience公司宣布,其生产的MassARRAY®核酸质谱系统被Myriad Genetics旗下的全资子公司Assurex Heath深入应用于其GeneSight检测服务,以打造快捷高效的实验室样品处理工作流程。 GeneSight精神类药物检测采用由数十个SNP位点组成的panel对...

Science重磅!癌细胞生长“可控”了!

2017-05-26

癌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却仅以细胞的异常和不可控生长来对其进行定义。 近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RNA生物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新方法,可以减慢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并适用于所有类型癌症。这项由NIH资助的研究对应论文名为Tudor-SN–mediated endonucleolytic decay of human cell microRNA...

Science:张锋团队今日带来CRISPR重磅新应用,核酸检测灵敏度可达单分子

2017-04-14

今日,知名华人科学家张锋教授与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CRISPR应用工具,用以检测核酸。这一工具能快速检测RNA或DNA分子,灵敏度甚至有望检测出单个核酸。这一重磅研究对于科研与全球公共卫生有着极大的影响。 早在2010年,科学家们就意识到,CRISPR平台也许能被用来检测病毒的核酸。但在当时,它的基因编辑潜力过于出众,光芒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他领域应用...

Science:不同的面孔是怎样形成的?

2017-04-05

3月31日的Science上报道了瑞士Friedrich Miescher生物医学研究所的Filippo Rijli团队发现了调节面部形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该机制解释了独特的特征是如何从相同的控制颅骨面部形状的基因子集中产生的。 每一张脸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控制颅骨面部形状的基因在每个人身上几乎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些独特的特征是如何从相同的基因子集中产生的呢?瑞士Fr...

Science子刊:维生素C为何可能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

2017-04-05

大脑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维生素C。如果缺乏维生素C,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导会受阻,造成神经系统紊乱,而且还会增加阿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最近,葡萄牙波尔图大学(Universidade do Porto)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维生素C对大脑的另一项重要意义,那就是防止出现过度的炎症反应。如果缺乏维生素C,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天然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microglia)会变得异常...

Science:超过半数癌症发生竟因”倒霉”!重磅研究为癌症预防开辟新道路

2017-03-26

近日,一篇刊登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Vogelstein团队通过对涵盖全球69个国家,48亿人,32种不同癌症发病数据的研究证明绝大多数癌症的发生与环境诱导和遗传因素并没有多大关系。决定一个人一生是否会遭受癌症折磨的最重要因素竟然是基因组随机突变! 研究人员发现,即便是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健康方式生活,...

癌症到底是来自遗传?环境?还是坏运气呢?《Science》给出答案

2017-03-24

为什么一个人会患上癌症?因为他体内有一小撮细胞在不受控制地疯狂生长。为什么这些细胞失控了?因为它们发生了突变,多个突变积累最终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但这些突变是哪里来的呢? 对于这一点,科学界一直都有一种说法,即癌症是“坏运气”,因为干细胞中的突变是偶然产生的,但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环境致癌物在癌症产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种不一致性主要来自于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

前沿 | Science子刊:中国学者利用AI,30秒准确鉴定血型

2017-03-21

近日,来自中国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的血型测定方法,大大缩短了血型测定的时间和步骤,而且准确率极高。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并被选为封面故事。 为什么说这项成果意义重大呢?我们知道输血和器官移植之前都要进行血型匹配。用传统的方法测定血型通常需要10-20分钟的时间,看起来还好,但如果是在病情危急、血库...

Science:颠覆认知,大脑的计算能力要高 10 倍以上

2017-03-10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 3 月 9 日发表在《 Science 》上的一项新研究可能会改变科学家对大脑是如何工作的理解,并可能导致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方法以及开发“思考” 更像人类的计算机。 神经元的电信号传导 该研究主要集中于树突的结构和功能,其是神经元的组成。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胞体产生短暂的电脉冲“峰值”...

Science:癌症免疫治疗重大突破!复苏的 T 细胞仍需要燃料

2017-03-10

来自 Emory 疫苗中心和 Winship 癌症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即使 PD- 1 施加的制动器被释放,肿瘤特异性 T 细胞仍需要“燃料”去扩大数量并恢复有效的免疫应答。这种燃料来自 CD28 分子的共刺激。该研究结果于 3 月 9 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PD- 1 抑制剂 PD- 1 属于一个成员广泛的蛋白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还包括 B7, CD28, CT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