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00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这么牛?单一蛋白就可引发帕金森疾病及多系统萎缩症的发生
许多神经变性障碍都是由名为α-突触核蛋白的单一蛋白的集聚而引发,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安特卫普大学(University of Antwerp)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揭示了这些聚集物的结构及形状,同时研究者还发现这些聚集物可以决定个体是否患帕金森疾病或多系统萎缩症。 典型的神经变性疾病就是大脑细胞间交流被打断同时还会引发特殊大脑区域出现细...
Nature:基因突变阻断朊蛋白
朊蛋白病是一种可传染的致命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疯牛病、克雅氏症、Kuru病等。上世纪末疯牛病在欧洲大范围爆发,并跨越物种屏障引发了人的新型克雅氏病,朊蛋白(prion)由此受到了全世界学者的强烈关注。 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造成的传染病不同,朊蛋白病始于体内天然蛋白的功能故障。朊蛋白有两种主要形式,正常朊蛋白和错误折叠的致病朊蛋白。致病朊蛋白具有传染性,会使细...
Nature揭秘异病同源:一因如何致二果?
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都是由于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聚集所引起。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共同合作,来自鲁汶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们发现:这些聚集体的形状:“圆筒状”或是“带状”分别决定了患者形成的是帕金森病还是多系统萎缩症(MSA)。 脑细胞间通讯遭到破坏,以及特定脑区域细胞丧失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浙江大学Nature子刊癌症干细胞研究重要发现
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色氨酸代谢物可通过抑制Oct4转录调控干细胞样癌细胞的增殖分化。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10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王英杰(Ying-Jie Wang)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胞内外信号调控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核心干性转录因子在肿...
著名华人学者Nature子刊公布细胞重编程秘方
iPS技术可以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这些多能细胞可以分化为不同细胞类型,在基础研究、疾病模拟、药物研发和再生医学中备受关注。不过近年来人们开始绕过多能干细胞阶段,直接将体细胞转变为其他类型的细胞。 传统的转分化策略需要过表达相应的谱系特异性转录因子。著名华人科学家丁胜(Sheng Ding)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新的转分化技...
Nature子刊意外发现:癌症基因组的第二面
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在癌症中人类调控基因组内从前未确定特征的一些突变模式。研究论文发布在6月8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由赫尔辛基大学的Lauri Aaltonen教授和卡罗琳斯卡学院的Jussi Taipale教授共同领导的这项研究,是建立在对200多个大肠癌样本进行全基因组调查的基础上...
华裔学者Nature发表RNA技术突破
RNA在生物学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还调控了各种生物学过程。单链RNA就像一条胶带,可以折叠起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二级结构,这样的3D结构决定着RNA的功能。 用于结构分析的传统技术(比如X射线晶体衍射)一般比较麻烦,“而且一次只能用于一个RNA,”斯坦福大学的Howard Chang教授说。 ...
Nature热点:韩国MERS疫情对我们有多大威胁?
全世界都在关注当前在韩国继续蔓延的、除中东地区外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疫情。根据最新的数据,韩国MERS确诊患者增至40多人,死亡人数上升至5人。韩国有数百所学校被关闭。MERS的致病冠状病毒MERS-CoV被视作为具有潜在大流行威胁的病毒之一。但专家们认为由于所有的病例都与医院有关,这次的疫情没有在全世界大范围流行的可能性,甚至预期它只会在韩国国...
Nature子刊:免疫“间谍”是怎样炼成的
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科学家们揭示了“间谍”免疫细胞的生成机制,这项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操纵免疫系统治疗相关疾病。 树突状细胞能够收集病毒、细菌、真菌和癌症的情报,帮助免疫系统对抗这些疾病。理解树突状细胞是怎样生成的,有助于增强对抗感染的免疫应答,或者抑制自身免疫疾病(比如红斑狼疮和风湿性关节炎...
Nature:CRISPR,数数那些有前景的应用领域
CRISPR, 这一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成为了继PCR之后最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给生物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6月3日,Nature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CRISPR, the disruptor”的长篇文章,向我们娓娓讲述了CRISPR的好,CRISPR的坏,和那些仍然未知的事情…… 编辑除去疾病 去年,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师Dan...
Nature癌症综述:如何用CRISPR进行癌症研究
CRISPR/Cas9系统可以很容易地改写多种生物的基因组,这一技术很快如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基因组工程领域。可想而知,以CRISPR/Cas9为基础的各种应用也将为癌症遗传学领域带来一场变革。麻省理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Tyler Jacks就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去年连发两篇Nature文章向人们展示了CRISPR?Cas9快速建立癌症模型的强大实...
Nature子刊突破性成果:用光控制骨骼肌
德国Bonn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光遗传学技术,让小鼠咽喉的肌肉变得对光敏感。用光刺激喉肌不仅可以揭示其作用机制,还有望治疗喉麻痹(laryngeal paralysis)导致的发声和呼吸困难。这一成果发表在六月二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光遗传学技术将编码光敏蛋白(channelrhodopsin)的基因...
Naturecommunication:E3连接酶抑制ERK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干性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缅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一种E3泛素连接酶在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囊胚的内细胞群,能够进行自我更新同时具有多能性,具有分化成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胚胎干细胞的强大分化能力广泛应用在发育过程研究及细胞治疗开发等重要用途上。...
Nature:顶级癌症论文为何难以重复
重现性计划和癌症生物学联盟(Reproducibility Initiative: Cancer Biology consortium)选取了2010-2012年发表在Nature、Cell、Science等顶级杂志上的五十篇高引论文,希望对其中的研究发现进行验证。但由于原始数据难以获取等原因,这一项目目前进展缓慢。 虽然这些...
中国科技大学Nature子刊干细胞研究重要发现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中科院的研究人员证实,线粒体E3连接酶March5通过抑制ERK信号维持了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的干性。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2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国科技大学的吴缅(Mian Wu)教授、梅一德(Yide Mei)教授和安徽医科大学的Lin Mia...
复旦、上海交大Nature Genetics肿瘤研究新发现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别出了散发性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的一些易感位点。研究结果发布在6月1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复旦大学的赵曜(Yao Zhao)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师咏勇(Yongyong Sh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
Nature子刊突破性成果:用光控制骨骼肌
德国Bonn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光遗传学技术,让小鼠咽喉的肌肉变得对光敏感。用光刺激喉肌不仅可以揭示其作用机制,还有望治疗喉麻痹(laryngeal paralysis)导致的发声和呼吸困难。这一成果发表在六月二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光遗传学技术将编码光敏蛋白(channelrhodopsin)...
Nature:人类表观基因组图谱顺利完成
十几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图谱,即一张完整展现编码人类生活的DNA序列的图谱,但目前仍然有许多信息需要添加,比如对名为甲基团的化学标志物进行绘图,其影响着基因的表达。 近日,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绘制出了表观基因组的全面图谱,其中包括来自捐献者超过12个不同的人类器官;甲基化并不会改变个...
Nature人物:实现癌细胞研究的科幻故事
肿瘤细胞都不是好公民,这些社会不安定成分生长迅速,失去控制。科学家们一直都认为肿瘤细胞失控的细胞周期就是其主要的漏洞,因此杀死快速增殖的细胞成为了靶向肿瘤的一种策略。但是正如哈佛大学医学院系统生物学部细胞生物学家Stefan Florian所说的那样,这并不够。 这些关于癌细胞的概念主要来自于从二维实验室培养皿中所收集得到的数...
Nature惊人发现改写免疫教科书
一项惊人的研究发现颠覆了数十年来的教科书,来自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大脑是通过从前认为不存在的一些脉管直接与免疫系统相连。在全身的淋巴系统已得到如此彻底定位的情况下,这些脉管还可以逃避人们的检测本身就令人惊讶,而这一研究发现的真正意义则在于:它将有可能对从自闭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到多发性硬化症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治疗造成重要的影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