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创业十年磨一剑 创立多家生物医药企业
将一件事坚持不懈做到极致,就能获得成功。于在林与富岩夫妇,就是在生物医药创新这条道路上,十几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今年是他们在开发区创业的第11个年头,新药即将进入临床III期、公司上市新三板、新厂房建设筹备……
施一公回应升任清华副校长:教学科研都不会丢
昨天上午,清华大学召开发布会介绍施一公研究组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重大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被同行称为“RNA剪接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有国外同行评价称:“施一公取得的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
施一公拟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知社学术圈消息,根据工作需要和考察情况,经教育部党组研究,拟任命李一兵同志为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尤政、施一公同志为清华大学副校长。
《最强大脑》记忆达人杨万里淋巴癌去世年仅31岁
今天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组透露,节目第一季选手杨万里,因患淋巴瘤于8月7日去世,年仅31岁。杨万里因在五天之内清楚记忆101只外形相似的斑点狗而闻名。他曾参加过中国脑力锦标赛,被认为是最厉害的种子选手。
一个悲伤的故事—我将在半夜两点尊严地死去
68岁的鲍勃·科尔患了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肺癌,他表示:“我不愿意毫无尊严地在痛苦中死去。” 他呼吁制定新的法律允许身患绝症的病人可以在家中平静地死去——不要再把这种的行为定性为刑事犯罪。他请求《太阳报》记者记录下他从切斯特前往瑞士的这一最后旅途。
人体再生复原科学家徐荣祥:他让诺奖委员会低下了
徐荣祥(1958年—2015年)山东沾化人,毕业于青岛医学院。1990年创立美宝国际集团,致力于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的发明和推广普及,之后,又创立了人体再生复原科学。
罗荣城:肿瘤医学正迎来生物免疫治疗的时代
在8月14日至16日于广州召开的“第九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研讨会”上,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指出肿瘤疾病已进入生物治疗的崭新时代。
伟大的父爱:救女救出个诺贝尔奖
恐怕没几个医学家会面对这样的抉择:心爱的女儿重病垂危,自己是这一领域的顶尖研究者;然而,父亲也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这世界上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女儿的链球菌感染……
钟南山:基因检测还不成熟 不应该推广
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带着《钟南山传》来到南国书香节。钟南山院士明年就80岁了,可仍然思路敏捷。
史轶蘩院士:经年铸剑垂体瘤
她是中国临床内分泌学界的第一位院士。从医近60年,她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内分泌学事业,由她总结和开创的许多内分泌疾病诊疗方法为国内医院广泛采用,造福了广大患者。
80后,德州A&M大学助理教授,追逐表观遗传学
当黄云(Yun “Nancy” Huang,音译)还是一名大学生时,她一直希望成为一名医生,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她的想法改变了,“我意识到,要治愈疾病,我还需要了解更多疾病的基础生物学知识。”
阿尔茨海默病数据之争更加扑朔迷离
联邦政府资助的阿尔茨海默病疾病合作研究(ADCS)并没有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和位于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之间促成更多的合作。相反,两所学校争夺研究控制权的情况可能进一步成为一种刻薄的法律战,而加州法官和研究赞助者Eli Lilly在这场不同寻常的学术争端中两不相帮。
肿瘤专家王宁:对待癌症要有理念上的改变
日前,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北京市癌症数据播报》显示,北京市癌症新发病例4.13万人,平均每天新增113人。自2007年起,癌症一直位居北京市居民死因首位,平均每死亡4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陈捷凯,80后,如何发现细胞“返老还童”机制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7月份刊登的一篇论文指出,一种名为c-Jun的癌基因与干细胞的多能性完全不相容。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多能干细胞诱导因子。
王恩多院士:从基因出发的生物医药发展与科创中心
今年是“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栏目推荐
专访丨王剑博士:罕 |
专访元码基因CEO |
《转》访北大肿瘤医 |
专访博奥晶典总裁许 |
近年施一公院士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