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1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揭秘癌细胞扩散转移核心机制,相关药物研发也步入正轨!

2019-10-30

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是癌症患者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也是科学家们攻克癌症的关键。近日,《Nature Materials》和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两大国际刊同时发表文章揭秘癌细胞利用周围阻止扩散的关键机制,不仅如此,对抑制该过程的药物的探索也有了突破,相关文章以“Extracellular matrix anisotropy is de...

《Nature》:高盐通过影响tau蛋白导致痴呆,重口味爱好者要警惕了!

2019-10-25

中国作为食盐大国一直都榜上有名,然而,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上的文章却给我们重重一击:文章指出,高盐饮食会导致大脑中tau蛋白的改变,进而对大脑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而维持低盐饮食则可延缓痴呆的发生。 去年发表在《Nature》子刊的某项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显著减少小鼠脑部的血流量,进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具体来讲,高盐饮食导致小肠细胞释放分...

《Nature》子刊:地毯式搜索、精准辨认,免疫新疗法让所有癌细胞无所遁形!

2019-10-17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陈斯迪团队研发了一种基于CRISPR基因表达调控的集成内源基因激活免疫疗法 (MAEGI, Multiplex Activation of Endogenous Genes as Immunotherapy),绝杀之前的癌症免疫疗法,可对所有癌细胞进行地毯式搜索,辨认伪装癌细胞,最终进行免疫清除。这并不是纸上谈兵,该疗法已然在三阴性乳腺癌、黑色素瘤和胰腺癌等三种小鼠肿瘤模...

《Nature》子刊:贫血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病友们赶紧补起来吧!

2019-10-0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2型糖尿病(T2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00-400 万糖尿病患者因DR出现失明,DR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早期预防T2DM引起的微血管变化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目标。 近日,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发表在《自然》子刊中的文章揭示了糖尿病视网...

《Nature》:晚期癌症患者真有可能绝处逢生!这个项目厉害了

2019-10-08

精准治疗为癌症患者在延长生命限度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是,早期药物治疗中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经验缺失,使耐药突变成为肿瘤患者精准治疗的最大障碍,尤其在治疗晚期癌症患者时,耐药不明都使靶向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荷兰多个科研机构联合启动了一个名为 “药物再发现协议”(Drug Rediscovery protocol)的大型临床试验...

北大肿瘤医院《Nature》子刊发文:ctDNA可预测胃癌治疗效果

2019-09-26

导 读:胃癌具有高度的瘤内异质性,因此想要通过解剖学、分子生物学或者细胞培养等方法准确地评估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准确性都有待提高。 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采集和分析了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个体内ctDNA(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变化指标,以探究ctDNA的基因组不稳定水平变化能否用于监测晚期胃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染...

《Nature》艾滋病新突破:给药一次管一年!

2019-09-24

导 读:艾滋病的致死率曾高达100%,被功能性治愈的2名患者一度让人产生“艾滋即将被彻底攻克”的幻觉。然而,个例终究是个例,患者病情的独特性决定了该治疗方案的局限性,难以被推广。治疗艾滋,关键还得靠“鸡尾酒疗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而该治疗最扎眼的短板便是依从性差,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则于近期完美地解决了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他们制造出一...

《Nature》揭秘:乳腺癌细胞竟伪装成神经细胞野蛮生长!

2019-09-23

导 读:作为“红颜杀手”,即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乳腺癌的威力仍历久不衰,近年来我国乳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发病年龄也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90%的乳腺癌患者最终因为远处转移而死亡,而在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颅脑转移的发病率高达30%-55%,其总生存期仅仅13 个月。乳腺癌脑转移如此可怕,其背后的机制却至今未解。 近日,《Nature》在线发...

《Nature》发表北大汤富酬、乔杰团队研究成果 阐述人类围着床期胚胎发育分子调控规律

2019-08-23

2019年8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课题组和汤富酬课题组合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IF:43.07)在线发表研究成果“Reconstituting the transcriptome and DNA methylome landscapes of human implantation”(“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和DNA甲基化组图谱重构人类胚胎着床过程”)。 该研究...

《Nature》子刊:脑子不够用?这种物质有助于逆转衰老,还你“年轻脑”

2019-08-19

作者:Paris 导 语:近几年,衰老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人们在追求健康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对长寿及抗衰老的探索。现如今,衰老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生理现象,更多情况下它会引发某种身体疾病的发生,例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老年疾病的低龄化,恰恰是身体早衰老化的结果。 近日,来自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科...

《Nature》子刊:从基因层面找到“渐冻症”发病机理

2019-07-25

还记得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吗?它将“渐冻症”带进了公众的视野,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一罕见病,同时也让我们更多得了解到神经退行性疾病,譬如阿尔茨海默病,但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束手无策,据专家分析,在不久的将来,神经退行性疾病极有可能超越癌症成为人类一大致死率极高的疾病。 近日,科学家们终于拨开云雾,来自东京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从基...

《Nature》子刊 | 口服乙肝疫苗即将问世,攻克乙型肝炎我们还有多远?

2019-05-06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疾病,在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属高流行区,椐统计,全球共有20多亿人曾经感染过HBV,目前全球仍有2.57亿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我们与乙肝的斗争也从未停止。 近日,来自圣保罗大学和Butantan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Niels Bohr研究所的科学家联合,向制药界引入了一种技术,该技术可以帮助制定最佳的口服乙型...

《Nature》:将肿瘤细胞变为抗肿瘤的疫苗“加工厂”!

2019-04-11

很少有肿瘤对基于T细胞的免疫治疗有反应,但这是由于激活的抗肿瘤T细胞(TC)无法有效杀死肿瘤细胞还是无法有效激活抗肿瘤T细胞(TC)尚不明确。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s)对标准化疗敏感度较差,然而,淋巴瘤细胞可能对TC的查杀比较敏感。然而,引发TC启动抗淋巴瘤反应的能力受到很多影响。检查点阻断疗法对癌症治疗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只有一部分患者对此有反应,而惰性非...

《Nature》:冷冻电镜蛋白解析再获重大突破!这次又是哪个关键蛋白呢?

2019-04-08

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是一种中心代谢酶,催化ATP依赖性柠檬酸和辅酶A(CoA)转化为草酰乙酸和乙酰-CoA1-5。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们与Nimbus Therapeutics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揭开了这种代谢酶的神秘面纱,这种酶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下一个主要分子靶点,这项研究的最新进展发表于《Nature》杂志。 ...

《Nature》子刊:肠道微生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双剑合璧,抑制黑色素瘤发展,科学大发现!

2019-04-04

由桑福德·伯纳姆·普雷比斯医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40多名科学家和三所医院组成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详细阐述了肠道菌和癌症免疫治疗之间的关系。 免疫系统是控制肿瘤的主导力量,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肿瘤治疗的新方向,然而除了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患者外,获益人群仍不明确。目前报道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Nature》子刊:肿瘤与免疫系统“相爱相杀”,免疫系统竟成其逃逸“帮凶”

2019-04-04

在我们的认识中,人体免疫系统是机体发现和消灭肿瘤细胞的可靠“人体警察”。但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UPMC希尔曼癌症中心的新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竟然可以利用机体内的免疫调节剂促进其自身发生“免疫逃逸”,人们先前认为的可靠“人体警察”竟成了肿瘤逃逸的“帮凶”,这一发现或可用于开发下一代免疫抗癌疗法。 尽管阻断抑制性细胞表面分子如PD1的癌症...

《Nature》子刊:癌症疫苗遍地开花,个体化疫苗再获突破!

2019-04-04

治疗性癌症疫苗领域经过百年的积淀,最近也获得了重要进展。个体化癌症疫苗的开发和应用,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又一条新途径。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免疫T细胞的功能,特异性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是人类未来攻克癌症的最有潜力的手段之一。免疫T细胞表面受体(T-cell Receptor, TCR)在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如何让T细胞更好应用...

《Nature》:胰腺癌原来是这样“找饭吃”的!

2019-04-01

肿瘤细胞在增殖、生长及转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这一巨大的能量需求单单通过循环系统来输送远远不够,它需要借助巨噬细胞破坏其他正常细胞才能满足其自身的能量供应。 来自德州大学的Giulio Draetta教授及其同事发现胰腺癌细胞表面的一种名为syndecan-1(SDC1)的蛋白质可以响应胞内KRAS的信号,并促进巨噬细胞的破坏作用。这项研究发表于...

《Nature》:针对前列腺癌的PROTACs已进入临床试验!或将开启蛋白靶向降解治疗癌症新篇章!

2019-03-28

自PROTAC策略问世以来可谓备受关注,而在近日,Arvinas公司宣布,将于今年年中启动关于PROTAC策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试验,该试验将持续约9个月。 不仅如此,Arvinas公司还声称有体内证据表明PROTAC可降低小鼠大脑中的tau蛋白,将其tau蛋白质降解剂直接注入小鼠海马体后,将tau水平降低了50%。如此看来,PROTAC策略(蛋白质降解而不是抑制)可以作为未来阿尔茨海默病和...

《Nature》子刊:癌症治疗差异性竟与线粒体数量相关

2019-03-25

同一基因组的癌细胞为何对同一疗法产生不同的治疗疗效呢?目前已知很多原因会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最近,来自西奈山和IBM的研究人员通过对TNF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诱导和使用一个新的统计方法,证明可变线粒体丰度与细胞存活和细胞死亡反应相关。 在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定量数据分析和建模,将这种效应归因于线粒体表面促凋亡蛋白Bax / Bak的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