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华中科技大学刘刚教授携手哈佛学者,揭秘低碳水化合物与限时饮食对肥胖成人体重和肠道微生物的显著影响
2024年10月24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刘刚、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团队在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healthy low-carbohydrate diet and time-restricted eating on weight and gut microbi...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团队:HER2阳性实体瘤患者靶向抗体-药物DP303c的首次人体研究结果
2024年9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团队在期刊《npj Precision Oncology》上发表了题为“First-in-human study of DP303c, a HER2-targe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 patients with HER2 positive solid tumors”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DP303c在既...
重磅!浙江省肿瘤医院、上海交大发起最大规模研究 发现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早筛”新方法!
近日,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袁莉团队、上海交通大学钱昆团队基于血浆代谢信息,做了一个血浆代谢指纹图谱(PMFs),并从中建立一个由 21 种代谢物组成的胃癌诊断模型,其在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07-0.940。此外,研究还构建了一个胃癌预后评分系统,可以有效预测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研究论文“Efficient plasma metabolic fingerprinting ...
【Science子刊】靶向p53重大突破!上海交通大学团队首次在人体内实现抑癌蛋白靶向治疗
2023年4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敏团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论文,研究团队在靶向p53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390个活性可以被恢复的p53突变体,并且首次在人体中恢复了p53突变体的活性。这一研究为系统性地开发恢复p53突变体活性的创新疗法,实现癌症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路线图。 https:/...
北大邓宏魁研究组最新成果 新的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体系已建立
近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上发表了题为“Highly efficient and rapid generation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chemical reprogramm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新的化学重编程体系,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将人成体细胞诱导为多潜能干...
【Science Advances】可被人体吸收的电子绷带,慢性伤口愈合能增速30%,还可实时监测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创一种小而灵活的、可伸展的绷带,它可柔和地包裹在受伤部位,通过直接向伤口部位提供电疗来加速愈合。这是第一个能够提供电疗的生物可吸收绷带,也是第一个智能再生系统的例子。这项研究于2023年2月22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e46...
南方科技大学等团队:低浓度纳米塑料颗粒即可诱导人体肝脏和肺细胞功能障碍
纳米塑料对关键细胞器产生影响 01 直径小于0.1μm的纳米塑料(NPs),已作为工程纳米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类产品中——尤其是用于诸多个人消费品中(例如含有微珠的洗发水、磨砂膏等个人护理产品)。此外,人类活动也排放出大量的塑料废弃物(约9,900万吨),这些塑料废物在紫外线辐射、水解过程、机械性磨损以及生物过程的作用下,会不断降解释放出二次NPs(secondary...
【Nature】为长期新冠提供信息:新冠病毒片段可在79个人体部位中持续存在
12月14日,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科研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调查了人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细胞嗜性、复制能力、持久性和进化,以及被感染组织中相关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542-y 该研...
【Nature】个性化治癌重大进展:编辑T细胞首次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CRISPR基因工程技术来改变免疫细胞,以便它们能够识别人肿瘤特有的突变蛋白。这些细胞可以安全地在体内存活,以找到并摧毁它们的目标。 这是首次尝试结合癌症研究中的两个热门领域:基因工程技术以创建个性化治疗,以及免疫细胞便更好地靶向肿瘤。该方法在16名实体瘤患者中进行了测试,包括乳房和结肠。 量身定制 01 ...
“人造红细胞”首次用于人体试验!或将彻底改变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
如果试验被证明安全有效,人造血细胞或将彻底改变镰状细胞和稀有血型等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对于某些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来说,很难找到足够匹配的献血。 全部是“新鲜出炉” 01 研究人员预期,人造红细胞用于输血将产生比输普通血液更好的效果,因为红细胞的生命周期通常在120天左右,普通血液中的红细胞有“新”有“旧”,而人造红细胞全部是“新鲜出炉”。若人造红细...
【Nature子刊】最新!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绘制出人体组织详细图谱,助力器官与细胞研究
10 月 31 日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的文章“Unsupervised discovery of tissue architecture in multiplexed imaging”,报道了一种计算方法,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绘制人体组织结构图。该方法有望加速器官尺度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可以为各种疾病提供强大的新诊断策略。 https://www...
艾滋病基因疗法开启全球首例人体试验!如成功将实现一次性治愈!
艾滋病(AIDS)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地抑制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使患者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并维持免疫功能,同时降低HIV感染与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EBT-101疗法 01 艾滋病毒长期居住在组织储存库中,躲避开...
【Nature】基因猪迎来春天?猪器官移植到人体试验获允许!
自从医生证明可以将猪器官移植到人类体内以来的几个月里,研究人员一直在呼吁美国监管机构允许临床试验在人类身上彻底测试这些程序。据《华尔街日报》6月30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在制定计划,允许对猪器官移植进行临床试验。目前还不清楚试验将于何时开始,并补充说,研究人员的建议将逐案处理。 近日,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咨询委员会为期两天...
【AACR子刊】短期卡路里限制的饮食首次在人体临床试验符合率达91.8%,甚至重塑癌症患者的新陈代谢和抗肿瘤免疫力!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推荐吃七八分饱最健康,合理的饮食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饮食还与癌症、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这是因为饮食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可能就会发展成疾病。 在接受标准治疗的癌症患者中,涉及短期、严格热量限制的饮食是安全、可行的,并导致血糖和生长因子浓度降低,外周血免疫抑制细胞减少,肿瘤内T细...
全球首例异种移植手术成功完成!猪肾移植到脑死亡人体未出现排异反应,异种移植有望成为现实!
该研究于昨日(10月21日)发表在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NYU Langone Health)官网上,文章名字为“Progress in Xenotransplantation Opens Door to New Supply of Critically Needed Organs”。 01 关于手术 将基因工程非人类肾脏移植到人体...
【Nature子刊】利用人工合成的新型凝胶可轻松培育出胰腺“类器官”,精确复制人体胰腺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与英国曼彻斯特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健康或癌变的胰腺细胞来培育微小胰腺复制品。他们的新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和测试治疗胰腺癌的潜在药物,胰腺癌是目前最难治疗的癌症之一,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据柳叶刀杂志记载,胰腺癌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约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使用可模拟胰腺周围细胞外环境的特殊...
【Olink黑科技】Cell新作揭秘饮食-肠道菌群-人体免疫系统之谜
点击此处,联系Olink蛋白组学平台技术专家 2021年8月5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和免疫专业的科学家Justiin L.Sonnenburg教授课题组,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以肠道微生物群靶向的饮食可以调节人类的免疫状态,在这个研究中,通过一项为期17周的随机前瞻性研究(n=18/arm),结合微生物组和宿主的免疫炎症蛋白组学研究,他...
【Science】跳出常规思维,从8天到95岁看人体代谢里程碑是哪些点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记得,曾经有段时间我们总是可以吃任何想吃的东西,而且体重不会增加。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你的新陈代谢,即你燃烧卡路里的速度,实际上在生命中更早达到高峰,而在比你想象的更晚的时候开始下降。 每日总能量消耗(“总消耗”)反映了每日能量需求,是人类健康和生理学的关键变量,但对其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轨迹的研究,甚少。 研究合著者、杜克...
【Science子刊】时隔153年!新发现人体“长寿”型树突细胞亚群,“哨兵”从未离开!
1868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树突状细胞,当时其被错误地归类为神经系统的成员。现在,免疫学家知道这些细胞相似,但是类型不同,并且作为免疫系统的“哨兵”有着大致相同的工作——“全天候巡逻”,寻找感染和疾病的渗透原因。 树突状细胞(DC),是抗原呈递群体;也就是说,它们吞噬入侵者的样本,并迅速将其呈递给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抗病战士...
【Nature子刊】人体就是“小社会”,抗击糖尿病还需胰岛细胞“强”“弱”结合
胰岛β细胞是一种神奇的存在。成年胰岛内同时存在转录成熟和转录不成熟的β细胞。这种β细胞多态性会对胰岛素的释放产生怎样的作用,科学家们仍然知之甚少。 近日,由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已经发现,未成熟的“弱”β细胞(PDX1LOW / MAFALOW)可以与“强”β细胞共同驱动胰岛素的释放,从而克服它们的相对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