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3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那年在美国】更纯粹的医生,更和谐的医患关系

2015-01-05

  被很多人羡慕不已的美国,到底是什么样子?每个人的眼睛看到的都不一样,感受也不尽相同。年终岁首,医脉通特别推出【那年在美国】系列报道,邀请多位曾去美国著名医学中心交流学习的医生/医学生,共同讲述他们的经历。   本文主人公刘芳,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脏内科Attending、超声心动图室主任。20多年国内公立三甲医院行医生涯,3个月美国交流学习经历,和月...

青年社工和志愿者,或许是医患润滑的良方

2015-01-05

  癌症病房是医院里矛盾相对集中的地方。在癌症患者的住院病房里,有人因为对生活不抱希望而嚷嚷着要跳楼,也有人怀疑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准而不配合治疗,还有的人会在病房里大声与家人争吵“到底要不要救”,激动起来,有骂街的、打架的,还有穿着病号服撞墙的。   住进各大医院肿瘤病房的患者,几乎都没好脸色,或是低头看地板,或是躲着外人的目光悄悄抹眼泪。但在上海,卫生...

《来吧孩子》直击医患关系 听医生还是信自己(图)

2015-01-04

  本周五《来吧孩子》精彩与感动继续升级,陈娅苑的宝宝被羊水呛到而没有啼哭声让不少网友急得落泪,金莹的坚持和淡定也让人敬佩,但双胞胎妈妈宋艳红的故事却最令网友们揪心。宋艳红与产科主任程海东的“医患矛盾”也成为了最大的看点,面对矛盾的医患关系,到底该听从医生的医嘱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成为当晚网友们最大的争论点。 &emsp...

近半纠纷发生在二级医院

2015-01-04

  日前,在广东省法学会卫生法学研究会2014学术年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杜仕林公布了一项关于广东省医患纠纷现状的课题研究报告。该课题受省卫生计生委委托,组织南医大法学专家,联合省医调委,对我省100家不同地区的一、二、三级医疗机构进行调研,而医患纠纷的数据,更是包括了来自省卫计委、省医调委、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医学会的数据。 ...

2015医护愿望大盘点

2015-01-04

  2015年,医生护士们都有些什么愿望呢?就随小编来看看吧!   2015年医护们都有哪些愿望呢?   骆效萍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   今晚它陪我一起度过2014年的最后一天,希望2015年家人能身体健康,明天下夜班能睡个好觉,现在是十一点半,晚安各位/::)   ...

院长王建安:医护满意,患者才可能满意

2014-12-30

  谈到医院的人文,很多人能够理解“以患者为中心”,近日有专家提出了另一种全新的诠释:“医生护士好,患者才会好”。对此,您赞同吗?   “医生护士好,患者才会好”,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在2014年中国医院论坛的人文医院建设专场如此说道:“谈到医院的人文,很多人能够理解‘以患者为中心’,但我们医院把核心价值观改成了‘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 ...

美小护:用萌萌漫画展示护理工作

2014-12-30

“护士妹妹,生病了可以吃红薯吗?”“可以适当吃,但不要生吃。”……这些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日常对话,近日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一病房护士王乙舒的手,变成了一张张生动的人物漫画故事,网友们大呼“萌萌哒”。昨日,王乙舒笑言,“希望通过漫画的方式让大家更了解护士的日常工作。” 大眼睛、圆圆的脸,特别喜欢笑,这是23岁的王乙舒给人的第一印象。毕业于桂林医学院...

患者欠费三年,医院扣医生工资

2014-12-30

  2011年7月,徐奔所在的科室收治了一位患者王某,患者出院后,仍欠医院四万余元费用未缴,欠费时间已达三年。根据医院规定,这笔欠费将从相关科室医生们的奖金中扣回,身为一名高大上的外科医生,每月工资一千多,但今年12月份,工资估计只能拿几百,甚至要倒贴了!   12月27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医生徐奔爆料,他的一位兄弟,身为一名高大上的外科医生,每月工资一千多,但今年12月份,工资估计只能...

卫计委:2015年医改将重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14-12-2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调研时关于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营造有利于深化医改的良好舆论氛围,12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召开深化医改宣传工作媒体座谈会。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司局及30余家中央和有关媒体的80多人围绕做好医改宣传进行了深入讨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出席会议并讲话,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主持会议。 崔丽感谢媒体长期以来对卫生计生工作...

医患都感动的温馨小故事

2014-12-26

今天上午,门诊外等候的一对老年夫妇趁暂时没病人时走进了我的诊室,并送给了我一件礼物,见图。 老先生说:“我老伴的血压现在特别稳定,头也不晕了,真心感谢你的治疗。我接触了你几次,你不但医术高,而且对谁都那么和蔼。昨晚看你微博中的文章,一些内容特别让我感动,所以特意给你写了几个字送来。写的不好,不过是我的真心话,请你收下”。 他的老伴在旁边轻轻的提醒说,他...

医护奋战救羊水栓塞产妇:换掉全身80%的血,医生10分钟击退死神

2014-12-26

平安夜的晚上9点,34岁的产妇小郑从病床上睁开了双眼,这个点正是大家忙着在朋友圈晒礼物、晒幸福的时候,浙江省妇保产四科的医生护士们终于长吁了一口气。 “感谢大家一直坚守岗位,奋斗一线才又多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感谢病人及家属在这么危难时候的理解与支持。祈祷这个平安夜给我们的妈妈一点小小的祝福。愿你我都平静安好,也许才是生命的真谛。平安夜。愿幸福安康!”这是分娩室护士长...

盘点:“零号病人”背后的故事

2014-12-24

西班牙《万象》月刊11月号刊登题为《零号病人》一文。文章称,新流行病的第一个感染者被称为“零号病人”。要确认谁是零号病人对于科学界来说也是一项挑战。“零号病人”的身份背后是排斥、悲剧和诸多故事。 一位伤寒带原者的悲惨命运 20世纪初,玛丽·马伦的名字无异于“好厨师”的代名词,在纽约上层权势家族中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到了1906年左右,玛丽·马伦却多了...

“手术拍照风波”当事患者:我知道 也同意了

2014-12-24

郑晓菊医生这几天有些疲惫。“我一年要做大概一二百例大手术。有时候一天就好几例。”她是陕西省西安市凤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因为两天前媒体曝出的“医生手术台前自拍”一事而心力交瘁。 病人:我知道医生手术后拍照 7月24日下午,家住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凉泉村的白文海跌伤了腿。因为伤情严重,有的医院推托,有的说要截肢。无奈之下,家属晚上把白文海送到凤城医院。 ...

医院自拍:有图无真相

2014-12-23

文责作者自负,与丁香园立场无关。 西安凤城医院手术室自拍事件让今日题图这张照片在朋友圈刷屏了。对比很明显嘛,中国医师手术室自拍被媒体臭骂,老外在手术室拍照却被封为经典,这叫什么事儿嘛!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照片,请大屏幕再去一下西安凤城医院的照片: 从拍摄技巧上来说,高下立分嘛,顺便敢问一句:剪刀手摆拍的恶俗趣味到本世纪末是否会...

盘点2014民生政策变动:医患之间再无“红包”往来

2014-12-23

告别蓝印户口迎接居住证 假如你是一位进城务工的农民,你将不会再因身份而尴尬。不久的将来,作为居住证持有人,你会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教育、医疗等权利。假如你是一位在异地打拼的普通人,你将可以通过积分落户制度实现都市“安家梦”。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均提出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年底,居住证管理...

沪“医患直通车”正式发车 病人医生打开窗户说亮话

2014-12-23

据《劳动报》报道,打开天窗,说出心里话。昨天,中医医院“医患直通车”正式“发车”。写了三年投诉信的老先生、给市领导写信为一位好医生评不上职称“打抱不平”的患者以及一些最容易“擦枪走火”岗位的医护人员,他们争相走上讲台。院方表示,“医患直通车”致力于搭建一个让医患双方都能打破沟壑、解开心结、畅所欲言的沟通平台。 提意见帮你们好上加好 老丁从2011年开...

“手术室拍照”事件:医患媒脆弱的三角关系?

2014-12-23

近日,西安某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手术台前自拍合影,照片一经传出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事件目前总算有了结论:拍摄是因为手术室即将搬迁而留念,对相关人员的行政处罚也很快便下达。然而,网民的争议还在继续。民众对事件的关注热度,是源于事件本身,还是长期存在的医患矛盾?媒体在此次事件的发展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此次事件折射出医生、患者与媒体之间怎样的脆弱关系? 医者:感同身受方能尊重 ...

耿道颖:诊断,不该是一句冷冰冰的结论

2014-12-22

耿道颖是医生中的“幕后英雄”,她不执手术刀,也不在急诊室,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副主任。 “幕后英雄”却拥有一众忠实“粉丝”,找她来看病的人,常满怀焦虑而来,总能揣着明白、希望安心地回家。 耿道颖是如何做到的? 从不说“大概、好像、可能” 至今,邓阿姨还记得13年前自己第一次走进华山医院放射科的情景:紧握一叠检查报告,在放射...

"手术台旁的自拍"舆情发酵警示了啥

2014-12-22

一旁手术还在进行,一旁却有医护人员摆起POSE、竖起剪刀手在合影……近日,一组手术台前的自拍,流传于网络后,刺激了公众的眼球,引发广泛关注。 医护人员竟然拿手术台上的病患,充当起了自拍的背景板,舆情汹汹,发出"医德去哪儿"的厉声拷问。尽管目前大家并不知道自拍者为何人、自拍照源自哪家医院,但还是希望涉事者及医院能够主动站出来,以事实和真相平抑沸腾的舆论。 围绕这张自拍照...

70后外科医生开微信公号解医患矛盾

2014-12-22

据《劳动报》报道,1976年出生的杨震,是中山医院外科医生、医患纠纷调解负责人,他另一个更知名的身份是网络博主“树医生”,主持微信公号“医史微鉴”。在医患关系被严重撕裂的当下,他埋头寻求破解之道,用历史关照现实,每一条微信转发量几乎都超过10万次。医生的价值不止于手术刀,他们也可以在消弭社会“病痛”上有所担当。杨震是这个时代具有忧患意识和抱负的青年医生样本。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