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47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基因测序行业里的小巨人

2016-11-24

   “基因测序”这一词对大家而言相对陌生,更不知道它与我们普通大众有什么关系。的确这是个特别专业、细分的领域,不是特定的人群一般很少接触到。可在实际生活中,基因测序与我们的生活却息息相关。新生儿出生前做的唐氏筛查、食品安全的检测、大气环境监测等都离不开基因检测技术。 总部设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吉生物”),就是这样一家专攻基因检测技术的公司。创立7...

Nature Medicine: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找到“癌中之王”的薄弱环节

2016-11-23

胰腺癌生长快而且转移率高,是一种非常致命的恶性疾病,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导管腺癌(PDA)是胰腺癌的一个主要类型,它拥有抵御化疗的物理屏障,能诱导多种免疫抑制。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找到了PDAC细胞的弱点,这项研究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

三大基因编辑技术PK及市场分析,CRISPR技术易产生脱靶效应仍是重要隐患

2016-11-23

纵观基因编辑技术市场,其现状与八十年代索尼公司出产的Betamax录像机和JVC公司的VHS录像机之间的磁带格式战争非常相似。在当时虽然大多数专家都认为Betamax录像机更功能丰富、性能更好且更耐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VHS录像机的价格更偏宜,并且适用于长时间观影,因此在这场战役中最终的赢家是JV公司的VHS录像机。医疗市场分析公司Kalorama对基因编辑技术和公司进行梳理,动脉网(微信:v...

Nature:基因编辑新技术有望治愈基因缺陷病

2016-11-22

说起基因编辑技术,目前最火的就是CRISPR/Cas9系统了,从科研工具到癌症治疗,它的应用几乎可以涵盖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不过它的应用主要是在分裂细胞中。最近,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文章阐述了Salk研究所(Salk Institute)研发的一种利用CRISPR/Cas9系统的创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高效地对不分裂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为基因缺陷疾病治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位...

Cell:新技术揭开基因远距离调控与疾病关系

2016-11-22

来自英国Babraham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我们基因组中的结构与常见疾病的内在联系。利用Babraham研究所开创性的技术,研究结果能够解释大量遗传数据的生物学意义,将DNA序列的微小变化和疾病风险连接起来。发现这些未知的联系,将为设计新的药物和未来治疗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范围的疾病提供信息。 与成千上万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

基因编辑技术大突破 未来或可延长人类寿命

2016-11-21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种新的DNA编辑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修复大脑的“破损基因”。之前研究人员无法对眼睛、大脑、心脏和肝脏组织的DNA进行编辑。但是最新技术让他们首次得以实现这一想法,而且有可能为一系列与老化相关的疾病带来新疗法。 成年个体大部分组织的细胞都不会分裂,这就让科学家们难以给DNA带来变化。这项研究的一位研究人员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

CRISPR基因编辑将引发新风险?技术发展路在何方

2016-11-19

在给总统的一封信中,美国政府咨询机构PCAST成员提出生物技术的发展“指数”已经为恐怖分子创造了强大的工具。同时他们提出警告:美国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生物防御战略。 PCAST成员敦促政府在6个月内要建立一个新的以发展国家生物防御战略为主的实体。“像这样的战略早已在2009年就提出,一直在几个政府机构的操纵下不协调的执行着。”威尔逊中心的生物恐怖专家Pie...

如果不卖健康 基因检测应该卖什么?

2016-11-19

让我们闪回到100年前,彼时美国人口腔健康每况愈下,然而牙膏使用率仅有7%,无数牙膏厂商死在风起前,牙膏广告一度无人敢做。是什么人怒而出手,一举将 65%的美国人乖乖去刷牙? 买劳力士只为看时间? 买Burberry只为保暖?去健身房练8块腹肌只为健康? 我们买啊买,消费啊消费,到底是为了啥? 在这个为买水果手机去卖肾、为微信排名戳破脚上水泡...

全球首例!眼睛注射DNA修补基因 新洲13岁盲女重见光明

2016-11-19

昨日,武汉同济医院对外宣布:该院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基因治疗罕见青少年双盲症。“看到了,0.8耶!”昨日,13岁的小白(化名)姑娘难抑兴奋之情,喜滋滋地对一旁的大伯说道。这是她第10次来同济医院复查视力。要知道,四年前,这个来自新洲区的小姑娘突然失明,治疗几乎走入绝境。正是神奇的基因治疗,让她重见光明,再次燃起生活的希望。 9岁女孩突遭失明幸亏遇良医 ...

你的鼻子长啥样?这几个基因来控制

2016-11-17

为什么有些人的鼻子又尖又窄,而另一些人却是宽鼻梁或大鼻孔?科学家们扫描了约6000个不同个体的基因组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一项针对人类面部特征的研究中,一些调控人类鼻子形状的决定性基因浮出了水面。 为什么有些人的鼻子又尖又窄,而有些人是宽鼻梁或大鼻孔?科学家们扫描了约6000人的基因组,从中找到了4对参与调控鼻子形状的基因和一对影响下巴突出程度的基因。 研究者相信,这些发现将...

韩春雨势危! 20专家Protein Cell联名发文攻扼NgAgo基因编辑

2016-11-16

  距离Cell Research的那篇斑马鱼否定NgAgo基因编辑功能文章上线不到一周,国内另一份期刊Protein Cell又迅速发表了质疑Letter“Questions about NgAgo”。围攻之势明确,这篇Protein Cell对应的项目在立项之初便联合了国内外包括13位实名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的学者之一,温州医科大学谷峰教授在内20名学者共同署名于文章末...

新研究称吃盐多是天生的 由基因决定 改不了

2016-11-16

据国外媒体报道,新研究指出,人们对食物咸度偏好不同并不是后天养成的习惯,而是先天基因的影响。 一项新研究表明,特定的基因会使部分人的味蕾对苦味特别敏感,从而导致这部分日常消耗的食盐量是建议摄入食盐量的两倍。 研究人员指出,人体摄入过多的钠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此前有研究指出,携带TAS2R38基因共同变异体的人会排斥诸如西兰花以及黑叶蔬...

顶级医学期刊:健康生活方式能对抗坏基因?

2016-11-15

我们知道,不吸烟、控制体重和定期锻炼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遗传性心脏病的风险。在遗传风险很高的人中,健康生活方式可以使心脏病发病率减少一半。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上。 “我们研究显示,DNA并不能决定命运,”这篇文章的资深作者,麻省总医院的Sekar Kathiresan说。“许多人将遗传风险视为不...

长痤疮就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晕倒在地铁站——表观基因组靶向治疗带来新希望

2016-11-15

就在上个月末,湖南有位姑娘因长痤疮影响了美丽容颜而在地铁站伤心大哭,围观群众叫来了警察叔叔对其安抚才使姑娘停止哭泣。看完新闻的小编愁眉苦脸地轻抚自己坑坑洼洼的脸,不由得想对警察叔叔说:“对不起!我们月球表面少女给您添麻烦了!”但是小编也同样清楚,作为女性,何止会受到痤疮的威胁,还有很多远比痤疮更可怕的疾病,比如乳腺癌。可是,您听说过三阴性乳腺癌吗?表观遗传学又跟它有什么关系呢?...

2016年基因编辑市场将达6.08亿美元!“大玩家”都有谁?

2016-11-15

近几年,“魔剪”CRISPR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基因编辑工具。上周,GEN网站发表了题为“User-Friendly Technology the Key to Gene-Editing’s Bloom”的报道,分析了近几年的基因编辑市场。文章称,2016年,基因编辑市场将达6.08亿美元。 基因编辑技术(包括ZFNs、TALENs和CRISPR-Cas9...

中国很快将成基因检测第一市场

2016-11-15

相信大家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确,知识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在生命医学领域还有一句话“基因决定未来”。基因决定了我们先天的身体状况,比如体格,脸型,本底免疫力;某些基因的多余将导致你易患癌症;而某些基因缺陷则会造成一些无法治愈的遗传疾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掌握操控基因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对人的基因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出个人患某项疾病的风险...

真实体验五家基因测试公司,DNA数据库错误信息可能给精准医疗带来噩梦!

2016-11-15

当你参与基因测试后,如何获取有价值的数据,遗传基因分析与某些特定的功能到底有何联系?美国知名记者 REBECCA ROBBINS体验了DNAFit, Genomic Express, Kinetic Diagnostics, Orig3n, 以及Simplified Genetics五家公司的基因测试服务,价格从154美元到400美元,帮助我们对于这个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

IBM、MIT和哈佛发起新基因组计划:用AI研究癌症

2016-11-15

近日,IBM公司的“沃森”人工智能将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研究数千个对癌症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希望通过厘清耐药性产生的机理,研发新一代抗癌药物和疗法。 布罗德研究所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解释称,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疗法能抑制癌症数月甚至数年,但大多数癌症最终仍会卷土重来,部分原因在于肿瘤发生了变异,产生了耐药性。该研究所负...

IBM、MIT和哈佛发起新基因组计划:用人工智能研究癌症

2016-11-14

据计算机世界网站近日报道,IBM公司的“沃森”人工智能将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研究数千个对癌症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希望通过厘清耐药性产生的机理,研发新一代抗癌药物和疗法。 布罗德研究所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解释称,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疗法能抑制癌症数月甚至数年,但大多数癌症最终仍会卷土重来,部分原因在于肿瘤发生了变异,产生...

Nature:测序研究引发的思考,谁该拥有个人基因数据?

2016-11-12

大样本数据库是影响基因数据分析解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测序产业链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自己的基因数据贡献给科研,但是对于后续的数据反馈,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日,一位遗传学研究者在Nature网站上披露了如今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必要将原始数据反馈给参与者?以下为她的自述内容。 存在问题:参与者被拒绝访问原始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