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7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神奇!少一个基因,可以拥有「长不胖」的肠道菌群
每个有痛苦的减肥经历的人似乎都会很羡慕那些和自己吃的一样,但是却怎样都不胖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不胖啊?新的研究告诉你,那可能是因为这些人缺少一个基因!来自我国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他们发现dusp6基因的缺失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对抗食源性肥胖! DUSP6的全称叫做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6,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比较...
Nature封面:基因组揭示睾丸癌化疗敏感性差异的原因
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11月30日的Nature上报道了他们已经能够鉴定出对于睾丸癌增殖所必须的独特基因组变化,能够解释为什么它们其中有些病例不像大多数实体肿瘤那样,能够用化疗治愈。本期封面所示就为失去杂合性的恶性生殖细胞正在经历凋亡过程。 探究生殖细胞癌化疗敏感性的基础和临床抗性的原因 睾丸的癌症被称为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产生精子...
我国启动中华基因组精标准计划 发力国家基因科学基准
1日,记者从在京召开的“中国生物技术产业质量基础计量与标准会议”上获悉,我国正式启动中华基因组精标准计划(GSCG:Gold standard of China Genome),发力国家基因科学基准、基因组研究权威标准的建设。 当前,生物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国家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使生物计量标准成为我国“五大生物重点产业”(即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
盘点:艾滋病+基因=What?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据WHO最新公布的数字,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超过350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大多数艾滋病人因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而最终过早的走向生命的终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性开放包容程度的日趋增加,艾滋病新增速度也以日剧增,仅2015年,全球新发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达到210万,...
滴酒不沾与基因有关?
科学家指出,他们已经确定了一类基因变异,可以抑制饮酒的欲望。 他们称这项发现可能促使控制饮酒的药物的开发。 这种 β- Klotho 基因变异是在通过对超过105000例轻度饮酒和重度饮酒人群的遗传研究中发现的。酗酒者未列入研究范畴,研究人员说。 参与者提供了基因样本,并完成了对每周饮酒习惯的问卷调查。 大量饮酒是指对男性来讲每周饮酒超过 21 杯,女...
神奇!少一个基因,可以拥有「长不胖」的肠道菌群!
每个有痛苦的减肥经历的人似乎都会很羡慕那些和自己吃的一样,但是却怎样都不胖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不胖啊?新的研究告诉你,那可能是因为这些人缺少一个基因!来自我国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 微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他们发现dusp6基因的缺失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对抗食源性肥胖![1] 研究通讯作者,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高承源 ...
无法检测到利用NgAgo进行的DNA引导基因组编辑全文翻译
致编辑: 先前的研究文献报告过使用Argonaute家族蛋白进行的DNA引导的DNA剪切,但由于必须在高温1,2等超生理条件下进行,其实际应用价值一直有限。最近,高峰及同事3报告了将一种从格氏嗜盐碱杆菌(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NgAgo)中分离出的Argonaute(Ago)蛋白作为基因组工程工具,用于编辑人类基因组。在使用编码NgAgo的质粒DNA和长24个...
新发现基因与一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相关
研究发现,当发现一种致命的心血管疾病可能与四个基因相关后, 每年可以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 由Leicester医生领导的一个为期10年的项目, 观察了全世界10000人,发现那些遭受腹主动脉瘤(AAA)的患者有四个基因共同之处。 希望这一发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有关该疾病更多的情况,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致命的内出血。 来自NIHR莱斯特大学心血管...
干货!近期国内外药物基因组学发展状况分析
引言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 PGx)概念的提出已有数十年时间,其主要目的是明确引起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的重要基因变异。PGx是目前将基因组信息整合到临床实践、提供临床决策支持的首选领域,因此,国内外的临床医生和产业界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对其发展十分关注。近年来,由于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促使PGx研究得到了较快发展...
《转》访北京同仁医院黄丽辉主任:未语先测听 听力与耳聋基因筛查尤为重要
耳聋是临床 上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每1000名新生儿出生就有1~3名出现听力障碍。在所有致聋原因中,约60%的新生聋儿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导致障碍并不仅限于一代人。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发现,耳聋病人呈明显上升态势。 目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在北京市已经普及,凡在北京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只要家长同意都可以免费进行筛查。北京同仁医院作为北京市新筛项目的牵头单位,在项目...
耐药性基因未必对人致病雾霾不是罪魁祸首
无论是土壤、水体,残留的抗生素都给细菌转变成耐药性细菌以生存的环境 [耐药性和致病性是两个概念,耐药菌未必一定对人致病,但是随着水体、土壤、空气等环境中耐药性细菌和耐药基因负荷的增加,耐药性向病原菌传递的风险也在增加。如果病原菌同时具有耐药性将会给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挑战] 瑞典学者乔...
《自然-生物技术》发文否定韩春雨基因编辑工作,明年1月完成调查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 在围绕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NgAgo实验的可重复性问题上争论达半年之久后, 发表该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NBT)终于发布声明称,其于今日发表的Toni Cathomen及同事(编注:美德韩三国的研究团队)的通信文章,可能会否定韩春雨原论文所称的有效编辑内源性基因的这一主要发现。如果一篇论文在发表后遭到批评,NBT会对各种批评进行审慎和全面的评估,其将在2...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基因检测实现高血压精准治疗
颜薇秘书长 今天转化医学网有幸访谈到中国康复技术转化与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康促”)颜薇秘书长,来谈一谈精准医学时代协会如何帮助新技术新领域发展以及对高血压精准用药项目的前景展望,以下是访谈具体内容: 转化医学网:您觉得在万众创新的时代,2015年中康促的成立有什么不一样的定位和使命? 颜薇:中康促正式成立的时间是2014年底,...
两篇Nature子刊发表基因组测序成果 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线索
科学家们对造成盘尾丝虫病的寄生虫进行基因组测序,揭示了这种寄生虫的活动方式,鉴定了可以被现有药物靶标的蛋白,为新药和疫苗开发提供了线索。这项研究以两篇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本周的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有一千八百万人受到盘尾丝虫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区域。这种疾病通过在河流边生活的蚊虫在人群中传播,这些蚊虫...
利用CRISPR研究基因组“暗物质
CRISPR筛选将会揭示基因组中重要的非编码调控元件的功能。 超过98%的人类基因组由非编码基因组成。这些非编码基因被称为基因组的“暗物质”,它们能调控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进程。自从人类基因组序列被公开发表以来,科学家们努力解析基因中的功能元件,包括非编码调节区——参与转录调节的顺式调节区和非编码RNA(ncRNA)。转录因子在整个基因组中可能有数百至数千个结合位点,...
中国学者Nature发表突破性宏基因组研究 改写病毒学教科书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与悉尼大学合作十一月二十四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宏基因组研究。研究人员深入无脊椎动物的病毒世界,从中发现了1445种病毒,包括不少新病毒家族。 从这项研究来看,过去人们了解的只是病毒世界的皮毛。幸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的病毒绝大多数不会引起人类疾病。悉尼团队的领导者Edward Holmes教授表示,虽然人类每天都被病毒包围着,但这些病毒...
基因检测前你需要知道的7件事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生物学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并将其科技技术运用于生活当中并逐渐提升对自我的关注。甚至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体检,都能够细致到基因的角度,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基因测序这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身体是怎样的状况。 你考虑过检测自己的基因吗?现在在美国随便就可以找到一家为你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因检测机构,之后他们会直接将结果通过邮件发送给你,以便更方便快捷的...
邮购基因检测告诉你细胞衰老的速度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年龄,但是你可知道体内细胞的衰老速度可能与年龄差别很大么?现在新型的基因检测能够告诉你体内细胞的衰老速度,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能需要对生活习惯做出显著的改变。 这种新型的基因检测可以测量人们体内细胞中染色体的端粒(telomere)长度。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重复序列,它像帽子一样扣在染色体两端,起到保持染色体完整性的作用。 每次细胞分裂,端粒的长度都会...
肺癌转移快?这要怪基因!
在美国,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细胞极易从原发灶经淋巴道, 血管或体腔等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肿瘤转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个具有保护性的蛋白失活是导致肿瘤细胞转移的原因。这个名为Capicua (CIC)的蛋白在肺癌中具有异常高的突变率,一些生化异常(如促肿瘤生长因子)会导致其失活。 &ems...
Nature Medicine: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找到“癌中之王”的薄弱环节
胰腺癌生长快而且转移率高,是一种非常致命的恶性疾病,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导管腺癌(PDA)是胰腺癌的一个主要类型,它拥有抵御化疗的物理屏障,能诱导多种免疫抑制。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找到了PDAC细胞的弱点,这项研究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