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93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颠覆数十年错误认知!哥本哈根大学最新研究可使数百万人获益,并为开发更好的胰岛素制剂提供了新方法
近日,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多年来我们一直错误地估计胰岛素行为。研究论文“Enhanced hexamerization of insulin via assembly pathway rerouting revealed by single particle studies”发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这一新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剂量的很大一部分不...
运动能改善大脑功能!牛津大学最新研究:任何时候开始运动都不会太晚
2023年2月21日,中国台湾长庚医院、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何时运动都不晚,都能改善大脑功能。在成年期的任何时候进行任何程度的运动,都与晚年更好的大脑功能有关,终身保持运动是最理想的。 http://dx.doi....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姚雨石教授团队揭示记忆性肺泡巨噬细胞在肺脏发挥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
2023年2月20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良渚实验室姚雨石课题组在《Nature Immunology》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表明,诱导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的训练免疫/天然免疫记忆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组织特异性抗肿瘤策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3-01428-x#Sec11 ...
首次!西湖大学郑钜圣、郭天南团队合作揭示中国汉族人群血液蛋白质组的遗传机制
近日,西湖大学郑钜圣、郭天南团队联合中山大学、剑桥大学等团队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揭示了血液蛋白质组的遗传机制。研究论文“Genome-wide genotype-serum proteome mapping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cross-ancestry differences in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susceptibili...
香港大学2023首篇Science:基因调控程序出错为何会导致癌症
2023年2月16日,香港大学李祥、翟元樑、黃永瀚及鲍秀丛共同通讯在《Science》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在了解DNA编码的遗传信息如何被 "读取 ",以及为什么 "读取 "这些信息的错误往往会导致发育缺陷或癌症方面取得了关键突破。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c9318 研究背景 ...
最新!纽约大学揭示化疗对胰腺腺癌及其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2月13日,纽约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th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on human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and its tumor microenvironment”,研究结果表明,化疗深刻影响胰腺导管腺癌的肿瘤微...
Composites Part B |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井莹莹教授/西安红会医院周凤金教授发表重要文章:骨靶向工程化细菌外囊泡递送siRNA改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OP的常规药物治疗有很多副作用,包括生物利用度问题和毒性等问题,亟待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基于RNAi的骨合成代谢基因疗法已被视为OP的潜在替代疗法,但由于缺乏特定的细胞靶向递送系统、半衰期短和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差,它受到了严重限制。细菌外囊泡(Bacterial extrace...
2023年第3篇!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揭秘三种RNA解旋酶作用机制,并提供癌症突变机制新见解
2月17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及张晓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Mechanisms of the RNA helicases DDX42 and DDX46 in human U2 snRNP assembly”的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人U2 snRNP 组装中RNA解旋酶DDX42和DDX46的作用机制。 https://www.n...
惊!加州大学首创小分子药物竟逆转癌症驱动机制,可促进20种癌症的免疫治疗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称为rebecsinib的晚期临床前小分子抑制剂通过炎症诱导的蛋白质亚型(称为ADAR1 p150)逆转恶性过度编辑。ADAR1的这种恶性蛋白质亚型可促进20种不同癌症类型的免疫沉默,转移和治疗耐药性。研究结果“Reversal of malignant ADAR1 splice isoform switching with Rebecsinib...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唐北沙团队发表首个中国人群帕金森病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遗传因素在PD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截至目前,世界上已发表多个PD-GWAS成果,揭示了90余个风险基因位点;但这些成果大多基于欧洲血统人群,对于人口众多、人口日趋老龄化的中国人群而言,PD人群的遗传背景仍不明确。 为系统解析中国PD人群的遗传因素特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唐北沙教授牵头,联合众多国内外专家,构建...
【Science】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耶鲁:表观遗传学结合数学以诊断及预测癌症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这篇综述论文指出,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将癌症的表型可塑性与驱动癌症的表观遗传变化联系起来。这种新的表观遗传定量方法可以更好地定义和测量基因功能中的表观遗传学缺陷及其与癌症遗传景观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好、更早地诊断癌症并预测其行为。 https://www.science.org/...
【Science】免疫疗法无效可能是少了“它”?华盛顿大学最新研究提供针对多种癌症免疫疗法的新方法
今天,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发表论文“CD5 expression by dendritic cells directs T cell immunity and sustains immunotherapy responses”,结果发现利用DC上的CD5可能是提高针对多种肿瘤的免疫疗法疗效的有希望的途径。 https://www.s...
【重磅成果转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鼎晶生物达成“乳腺癌多基因检测”技术成果转化战略协议,助力乳腺癌精准治疗
乳腺癌的诊治已迈入精准医学时代,综合患者的基因检测报告有望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并提升疗效。精准检测是实施精准治疗的前提,如何开发中国人群特异的精准检测方案并实现临床转化是制约精准医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现肿瘤的精准预防、精准诊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浙江绍兴鼎晶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 “乳腺癌多基因检测”技术成果开展转化合作,签约总价高达310...
非小细胞肺癌最长随访结果发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表明纳武单抗新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2月15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所属期刊《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了题为“Five-Year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Neoadjuvant Nivolumab in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的论文;其5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
颠覆认知!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攻克“不可成药”的抗癌靶标,成功实现体内肿瘤消退
通过利用细胞垃圾处理功能,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可以从细胞培养物和小鼠中消除STAT5,为癌症治疗的潜在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论文“A selective small-molecule STAT5 PROTAC degrader capable of achieving tumor regression in vivo”近日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 ...
越甜蜜越危险!牛津大学11万人研究发现,糖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正向关联!
近日,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MC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types and sources of dietary carbohydra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UK Biobank participants”的研究。该研究评估了膳食碳水化...
【Science子刊】南京大学殷武教授课题组揭示非小细胞肺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3年2月10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殷武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围绕肾上腺产生的内分泌激素物质-内源性哇巴因( EO)的新生物功能展开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样本检测与生物学功能确认,发现EO是一种能促进NSCLC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新内分泌激素物质。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最新研究证实:新辅助免疫治疗显著改善对结直肠癌的长期疗效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步升高。据统计,仅2020年,我国新患结直肠癌患者就为55万,占新确诊癌症人数的12.2%;而在所有的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蛋白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结直肠癌约占10%-15%。如何提高这部分人群治疗效果、生存率等,一直是临床医学所聚焦的问题。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丁培荣、张晓实、潘志忠领衔的多中心团队在...
昆士兰大学脑研究所最新发现:猴头菇活性提取物可促进神经生长并增强记忆力
研究背景 01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也称为狮鬃菇,是一种益智真菌,因其神经营养(neurotrophic)特征而闻名;然而矛盾的是,目前它们还是主要被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例如胃疼、作为癌症的预防性治疗等。(Kim et al., 2013)。已有一些研究报告了猴头菇强烈的神经营养作用,并鉴定了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猴头菌素、猴头菌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