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4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干货】诊断篇:非小细胞肺癌诊疗全息
本文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发表,主要详述了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治疗。下面将对 NSCLC 进行全面的详细阐述,此篇将重点介绍 NSCLC 及其诊断。 NSCLC 是源于肺组织的肺细胞恶性肿瘤 肺脏是胸腔内成对的锥形呼吸器官。它的作用是把氧气吸入、输送到身体的其他脏器,并将体内的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呼出体外。肺被结缔组织分隔成不同的肺叶。左肺有两叶,...
科学家揭示非小细胞肺癌对疗法的耐药性如何被克服
一种潜在的癌症疗法制剂截至目前为止对于常见肺部肿瘤或许效果甚微;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或许就可以克服肺癌对这种新型疗法的耐受性。 文章中研究者检测了常见类型的肺癌对特殊因子的作用,而这种常见类型的肺癌对名为TRAIL细胞因子耐受,TRAIL会促进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死亡。非小细胞肺癌在所有肺癌中占85%的比例,...
小细胞肺癌与两种基因突变相关
德国科隆大学和科隆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对两种肺癌进行对比研究后,成功解密了导致肺癌的遗传基因,这一成果被刊登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研究人员将两种肺癌进行了对比研究,一种被称为小细胞肺癌,这是所有肺癌中最危险的一种,约占所有确诊肺癌病例的15%,在常年吸烟者中最常见。其改变后的肿瘤细胞生长很快,早期化疗效果很好,但大部分病人...
贝伐珠单抗获中国食药监局批准用于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7月7日,罗氏宣布其抗肿瘤药物安维汀®(通用名:贝伐珠单抗)已通过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将用于晚期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安维汀®的获批上市,不仅为中国肺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将开辟中国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全新格局。作为全球首款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药物,安维汀®在120多个国家地区获批用于多个实体肿瘤的治疗,为数以百万计...
转化医学网云直播:郑迪教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DNA生物标记物检测研究进展》
直播嘉宾:郑迪教授 直播内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DNA生物标记物检测研究进展》 时间:2015年7月2日 17:30-18:15 嘉宾介绍: 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 学术及临床经历:1992年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6年制本科毕业,1997年华西医科大学呼吸...
Clin Cancer Res:小细胞肺癌的新药研究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强的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其自然病史的独特特点为倍增时间短、高增长率和早期容易发生广泛转移。虽然SCLC为一种放化疗敏感的疾病,但其通常在初始治疗后很快复发,只有6%的患者可以从确诊时活过5年。这一疾病因其治疗方面缺乏显著的改善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引进铂-依托泊苷双药后的近四十年中,治疗方案的...
[专家视角]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及全程管理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丰富,肿瘤患者的生存已大大改观,部分肿瘤业已进入慢性病范畴,故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肿瘤全程管理应涵盖从患者确诊。医师根据患者和治疗药物及技术等多种因素对其制订长期系统的个体管理计划,一直到患者生命终结的全过程。对于预后凶险、生存期短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
[ASCO2015]首个前瞻性TKI比较的晚期肺鳞癌研究,阿法替尼OS更优
芝加哥当地时间5月31日上午8点30分,ASCO非小细胞肺癌口头报告专场,研究者公布了LUX-Lung8的研究结果,该研究直接比较阿法替尼和厄洛替尼两种EGFR靶向药物在一线化疗后发生进展的晚期肺鳞状细胞癌(SC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这是首个前瞻性TKI直接比较的晚期肺鳞癌研究。 主要研究者Jean-Charl...
精华:EGFR信号途径和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诊治进展
1 EGFR概述 EGFR及其家族成员通过调节细胞增生、凋亡、迁移及肿瘤血管生成发挥重要的致癌作用。EGFR信号分子改变涉及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尽管EGFR突变通过何种信号途径致癌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明确的是EGFR突变能增强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人类癌症相关体细胞突变目录 (COSMIC)中提供了有关NSCLC有意义的...
FDA为何能在四天内拓展施贵宝PD-1抑制剂Opdivo至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新闻事件】:药源最近报道,美国FDA在3月4日批准了施贵宝的PD-1抑制剂Opdivo用于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这距FDA接受施贵宝的sBLA只有4个工作日,创审批记录。今天,FDA血液和肿瘤学产品办公室的负责人Richard Pazdur博士接受《癌症通讯》(The Cancer Letter)杂志采访,解释FDA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批准Opdivo这一重要适应症。 【药...
MACC1,一个新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新近研究已发现,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异常高表达,且在肿瘤进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AC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化、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循环MACC1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潜在价值目前尚不清楚。 近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循环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 mRNA可作为非...
柳叶刀:新药Cyramza或可有效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近日,美国FDA批准了一种新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就为患NSCLC的病人治疗疾病带来了巨大帮助,每年仅在美国就有超过15万人死于肺癌,而NSCLC在所有的肺癌中占到了85%。目前这种名为Cyramza的新药已经在超过1200名正在进行第一阶段或已经进行完第一阶段化疗的NSCLC患者中完成了检测。 来自加州大学...
Ann Oncol:伊美司他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欠佳
连续或转换(switch)维持治疗普遍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非盲、随机、临床II期研究,发现端粒酶抑制剂伊美司他(Imetelstat)维持治疗并没有显著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12月2日的Ann Oncol《肿瘤学年鉴》杂志上。 ...
血清代谢物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
I 期至III 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高危患病人群的血清代谢物显著不同,据10月23-31日在德克萨斯举办的2014CHEST会议上展示的一项研究结果,代谢物有望成为潜在的肺癌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呼吸所肺癌项目主任Peter J. Mazzone 表示,“我们的结果表明肺癌患者改变了代谢过程”。“这些信息可以引领用...
NCCN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之系统性治疗(2015.V1)
美国国家癌症网络(NCCN)于2014年10月21日发布了2015年第一版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本文将其中的晚期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性治疗部分进行整理,编译如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指南全文: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2015.V1) NCCN指南(2015.V1):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序贯治疗建议汇总(图) ...
NCCN指南(2015.V1):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序贯治疗建议汇总(图)
美国国家癌症网络(NCCN)于2014年10月21日发布了2015年第一版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本文节选其中对治疗敏感的EGFR突变阳性NSCLC、ALK阳性NSCLC和肺腺癌、大细胞肺癌、非特指的NSCLC(NSCLC-NOS)治疗建议编译如下,以飨读者。 指南全文下载》》》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2015.V1) 对治疗敏感的EGFR突变阳性NSCLC...
近 10 年小细胞肺癌患生存率明显提高
随着吸烟人群数量的下降及烟草成分的改变,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到 15% 左右。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转移早而广泛,对放、化疗敏感,但极易发生继发性耐药,大部分患者死于肿瘤复发。有资料显示,若不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中位生存期短于 4 个月,而治疗后的 5 年生存率也仅 6%。 最新 ...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术后化疗不能改善预后
2009 年,肺癌 TNM 分期第 7 版发布,该分期基于来自 20 个国家,46 个中心的 67725 例肺癌患者数据制定,可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指导诊疗方案。但该指南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为此开展了多中心的 Lungscape 研究,旨在分析各种临床,病理等各个指标与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新...
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更新:新增血清学蛋白质测试
美国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在近期更新的非小细胞肺癌指南中,推荐EGFR野生型和EGFR状态未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二线治疗之前使用Biodesix公司的VeriStrat测试从而判断是否应该使用厄洛替尼。 VeriStr...
靶向捕获让ctDNA无处遁形—— NimbleGen序列捕获技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DNA测定
循环肿瘤DNA(ctDNA)是一类具备广泛应用前景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肿瘤发展及预后状态的无创测定。现有的ctDNA检测方法要根据每位癌症患者的情况来制定繁琐的检测步骤,且敏感度低,难以适用于广泛的临床应用。近期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1,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全新的ctDNA检测技术:癌症个体化深度测序分析方法(CAPP-Seq,cancer 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