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76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性别偏见挥之不去 基因惹的祸?

2016-02-02

  中国科学家对数百对双胞胎开展的新研究显示,有些性别成见尽管没有或几乎没有事实基础,却写在我们的遗传构成里。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1日报道,按照这种逻辑,如果出生时缺少此类成见基因,长大后形成这种性别偏见的机率也较低。   报道称,这个研究小组聚焦于女性在数学或科学领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不如男性的常见错误...

中国城市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18.8%

2016-02-0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儿童第二大死因,软组织肉瘤已成为儿童癌症致死的第5位病种。近5年来,中国城市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了18.8%,远高于发达国家,据估算,每年新发病例可达4000—5000例。由于认知不足、误诊、缺乏早期筛查机制和医保覆盖,患儿治疗的“时间窗”经常被错过,部分病种的门诊误诊率甚至高达50%。在中国,儿童软组...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提速癌症筛查,避免过度诊断和假阳性

2016-01-27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NCI)宣布该机构正在筹划一系列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将立足于发展新的科研策略以及针对癌症筛查、早期诊断以及风险评估的一系列合并成像策略和多通路复合生物标记方法。   NCI表示,参与这些项目的各类团体将成为新建的成像和生物标记团体(CIB)成员并进行科研合作、信息交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利用。   根据NCI的报告,尽管业内现阶段已经在癌症的治疗方面取...

急性髓性白血病有治:蛋白质阻断剂可终止癌细胞扩散

2016-01-25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最具侵略性和破坏性的癌症类型之一:它的出现毫无征兆,且五年存活率仅为24%。然而,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或许即将到来。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它对血癌的扩散至关重要。   该蛋白质被称为“Hhex蛋白质”。研究人员通过阻止它的分泌,使得癌症在扩散途中得以终止——至少在...

重磅!FDA冲刺精准医疗 15年批准新药中个性化药物占28%

2016-01-22

  最近,Personalized Medicine Coalition (PMC)发表了一份分析报告,报告称FDA批准的个性化药物数量呈上升趋势,在2015年批准的新药中,个性化药物的比例超过1/4。   这份分析文件的全称为:2015 Progress Report: Personalized Medicine at FDA。文件中列举了2015年F...

【盘点】饮食方式与多种疾病发病关联性研究汇总

2016-01-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摄入的食物种类也开始变得多样化起来,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也越来越多,而不少人在尝试不同食物的同时,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甚至有时候会摄入较多的垃圾食品,从而引发肥胖和其他代谢性疾病。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疾病和饮食的关系至少是40%,甚至是60%,而现代医学界认为几乎100%的疾...

基因编辑治疗遗传性视盲

2016-01-20

  科学家采用一项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为因天生遗传疾病而注定致盲的老鼠带来了福音,成功提升了它们的视力。该疾病名为“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人类视力丧失的常见病因。目前为止,该病无法治愈。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遭,科学家证明了他们能够有效地从基因组中“擦除”某些损伤——至少对老鼠管用,这是件相当了不起的大事。   该基因编辑技术被称为“CRISP...

日本科学家研发出男性避孕药 可暂时控制精子功能

2016-01-20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在实验鼠的精液当中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如果将其灭活,精子就会暂时丧失让卵子受精的能力。   西班牙《万象》月刊发表题为《男用避孕用品》的文章。文章称,在享受性爱欢愉之前,未来的伴侣或许会问对方:“是你吃避孕药,还是我吃避孕药?”就像现在的年轻人问对方去谁家温存一样。之所以会出现新的问题,是因为以伊川正人教授为领导的...

转化细胞生物学:研究生涯开启技术悟性

2016-01-19

  题记:转化细胞生物学家们所从事研究的问题对治疗人类疾病有一种直接的影响。但是为了建立一种成功的科学生涯,年轻的细胞生物学家们还必须做到对各种研究技术熟练掌握,比如尖端成像、数据挖掘和生物物理学,以便推动他们的研究工作前进。这些细胞生物学家必须拥抱和掌握一些通常在其它系科才看得到的技能,比如编程、运用重载的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乃至自己动手制作与机器商店...

基因编辑被称“造物主之手”有望彻底治愈恶性疾病

2016-01-19

  为何2016年美股精准医疗将向基因编辑看齐?为何国内券商争相发布相关研报,引导国内资本市场关注?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都可以用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造物主之手”的美誉来解释。   首先,基因编辑技术与以往的任何医疗技术手段不同,是一种可以在基因组水平上对DNA序列进行改造,从而改变遗传性状的操作技术。其...

【盘点】肥胖与癌症关联性研究进展

2016-01-18

近年来,肥胖在人群中的流行率越来越高,而肥胖引发的疾病也越来越受到大众们关注;而肥胖通常是由于营养过度导致脂肪过量堆积和异常分布,最终引发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肥胖症在现代社会的流行,已经成为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这种疾病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仍是不可忽视的。肥胖出了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问题之外之外,还会让人们患上某些癌症。   近年来,关...

如何把肿瘤转变成慢性病

2016-01-14

  很多人都会“谈癌色变”,其实肿瘤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天津市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巴一教授说,肿瘤其实与心脑血管病一样,也是种慢性病,完全可防可治。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巴一教授介绍,肿瘤标志物是目前检测人体内肿瘤变化的辅助诊断手段,其特异性并非百分之百,并不是说肿瘤标志物增高就表示肯定患上肿瘤,还需综...

Nature Methods:突破性单细胞表观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新技术

2016-01-12

  由英国及比利时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的一种新方法,使得在单细胞中同时研究表观基因组及转录组成为可能。发布在《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上的实验方案,可帮助科学家们精确描绘出DNA甲基化改变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用于研究细胞间的基因表达谱(转录组)差异。近期的一些单细胞实验方案也使得...

关联性研究盘点:雾霾与疾病

2016-01-12

      提到雾霾,我们都会想到空气污染,都会想到pm2.5;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雾霾与人类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1...

PLoS Genet:成功受孕或许只需要男性Y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

2016-01-12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夏威夷大学生物起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机体Y染色体基因的新功能;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雄性小鼠仅需要来自Y染色体的3个基因就可以制造精子,同时通过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后同卵细胞受精,进而产生后代。 &...

革命性基因编辑技术引发投资热点

2016-01-07

  人工核酸内切酶介导基因编辑技术优于传统技术,目前应用最普遍   基因组编辑技术(Genome Editing),是一种能够对目的基因组进行定点改造,从而对未知功能基因进行研究和基因治疗的技术。传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有Cre-LoxP、Flp-Frt技术等,优点是重组效率高,缺点是耗时长,需要依赖胚胎干细胞。人工核酸内切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

PNAS:用RNA干扰来治疗恶性肿瘤

2016-01-06

  套细胞淋巴瘤(MCL)被认为是最具侵袭性的血癌,中位生存时间仅为七年,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很少。每年有三千美国人被诊断为MCL,尽管用于身体其他部位转移瘤的个性化疗法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系统性的将治疗药物传递到癌细胞,对世界癌症研究来说仍然是个挑战。   最近,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AU)的一项新研究,为治疗目前无法治愈的血癌等...

Nature子刊:首次大规模调查12种癌症类型遗传易感性

2015-12-24

  研究人员很早就知道,患癌的风险一小部分是可遗传的,一些遗传性基因错误在某些肿瘤中非常重要,在其他的肿瘤中则没那么重要。   在一项新分析中,研究人员阐明了12种癌症类型中的这些遗传因素——显示出了一种惊人的胃癌遗传元件,对某些类型的突变对众所周知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影响提供了必要的明确说明。  &em...

惊人发现:母亲可控制胚胎的基因活性

2015-12-23

  在青蛙开始发育的时候,青蛙胚胎并不能完全控制它们将要打开或关闭哪些基因——而是它们的母亲,通过卵细胞中特定的蛋白质做到了这一点。12月18日,荷兰内梅亨大学的分子发育生物学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公布了这些研究结果。   青蛙胚胎不仅能接收来自母亲的基因信息,而且还接收关于“如何使用这些DNA”的指令说明。...

【干货】如何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结果

2015-12-22

  正常人血清中总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4.0ng/ml,若>10.0ng/ml则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极大。4.0-10.0ng/ml之间多为前列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H),前列腺炎时PSA也会升高。   总PSA介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