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80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全球科学院女性占比偏低
对女性在学术界最高机构中的代表性进行的首次全球调查显示,全世界科学院成员中只有不到八分之一是女性。 南非科学院(ASSAf)和国际科学院合作组织(IAP)日前报告称,在于2013~2014年接受调查的69家科学院中,女性成员仅占到12%。古巴科学院的女性占比最高,为27%,而坦桑尼亚科学院和波兰科学院的女性比例最低,为4%。...
Affymetrix无创非侵入性膀胱癌基因组分析项目获得资助
2016年3月8日,来自加州圣克拉拉的消息 - Affymetrix公司(纳斯达克代码:AFFX)今天宣布已经获得了Innovate UK(IUK)的一项资助,以证明利用该公司的OncoScan® FFPE Assay Kit对尿液样本进行非侵入性的膀胱癌基因组分析的健康医疗和经济价值。膀胱癌在西方最常见的癌症中排名第七,英国每年有超过10,0...
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的新策略
本周在《Cell Reports》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抑制钙离子到细胞动力室——线粒体的转移,可特异性地对癌细胞产生毒性。 本文资深作者、生理学系主任Kevin Foskett博士指出:“这表明,线粒体的钙依赖性,是癌细胞的一种新特征。这种对‘钙离子到线粒体的转移’产生的意想不到的...
干细胞疗法“莫名其妙”地恢复了盲人女性的视力
来自Baltimore地区的Vanna Belton女士已经失明了5年多的时间,最近她接受了干细胞移植手术,即将她骨髓提取的干细胞移植到有眼的视网膜以及左眼的视觉神经中,目前已经恢复了部分视力。 “当我发现我能够看见门牌号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绕着邻居家一块一块地读过去”,她这样说道。从2009年至今,她首次在不需要手杖协助的...
献礼罕见病,上海将编写《可防可治性罕见病手册》
罕见病是发病率低,但病种繁多、症状严重的一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根据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提出的中国罕见病定义,罕见病即患病率低于1/500000或新生儿发病率低于1/10000的疾病;目前国际较为公认的罕见病已近7000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约有80%的罕见病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约有...
中国科学家“体外”获得功能性精子
中国科学家25日说,他们首次实现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并获得具有功能的精子细胞。这被认为是干细胞研究的一项重要进展,为无精子症男性生育后代带来希望。 这项研究由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院士、赵小阳教授(现单位为南方医科大学)等人合作完成,研究论文当天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
创新性成果:利用皮肤细胞来杀死癌症
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率先将皮肤细胞转变为了可以破坏胶质母细胞瘤的癌症捕杀干细胞,这是30多年来第一次为这一疾病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新疗法。 发布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这项技术,是建立在最新版本的诺贝尔奖获奖技术——细胞重编程(iPS)技术基础之上,十年前研究人员利用...
新一代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抑制剂问世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专家研发出新一代针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BCR-ABL激酶抑制剂CHMFL-ABL-053,可有效阻滞肿瘤细胞生长。 该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会药物化学核心期刊《药物化学期刊》上。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产生大...
解决肿瘤异质性的革命性技术
精准医疗是指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被认为是继经验医学、循证医学之后的第三次医学革命。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致命疾病,肿瘤是精准医疗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肿瘤的精准医疗需要我们准确认识患者肿瘤的分子图谱。虽然人们已经拥有了强大的遗传学分析技术(比如二代测序NGS),但肿瘤样本的异质性大大限制了这些技术的分...
【惊悚】男性不要沉迷手机 小心精子被“煮”死
科学家警告说,那些把手机放在裤兜里或者每天手机通话超过1小时的男性可能会出现生育问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月21日报道,研究显示,用正在充电的手机打电话或者晚上把手机放在床边也会使精子数量减少。 西方国家男性的精子质量正逐渐下降,40%的不育病例是由男性的精子质量下降造成的。 &em...
把癌症变成慢性病,我们还有多远?
相信每个人都感觉身边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2016年,“癌症”依然是任何人生活中都躲不开的词。中国癌症报告新鲜出炉,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巨大,仅2015年就新增了430万,死亡280万。 考虑到中国社会正快速进入老龄化,即使不考虑吸烟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未来几十年,癌症病人数量也必将继续增多。 &ems...
基因编辑真的具有大规模杀伤性?
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风生水起:在巴西,它被用来生产转基因蚊子,以对抗猖獗的寨卡病毒;在英国,它将被用于改变人类胚胎的基因,以揭示受精卵发育成健康胚胎的基因之谜。 很多人担忧,基因编辑技术的过快发展会让人类社会陷入伦理难题。不过,估计很少有人料到,它在近日公布的美国情报界年度全球威胁评估报告中,登上了“大规模杀伤性与扩散性武器”威胁...
防癌筛查中的“过度诊断”与“假阳性”
常常有人把防癌筛查中提到的“过度诊断”与“假阳性”两个概念弄混淆,所以在这里简单解释下。 什么是“过度诊断”? 过度诊断指的是:医生对于个体(患者)的诊断是准确的,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该患者所患的疾病,即便医生没有诊断出来、患者也没有接受相关治疗,该疾病也不会在该患者的有生之年出现症状或者对患者...
【重磅】乙肝即将被治愈 FDA批准功能性治愈乙肝药物研究
在医学界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自有人类以来,还没有谁能够解救了全球几亿病患者(乙肝患者);因此谁发明了治愈乙肝的药,谁就应得诺贝尔奖和中国最高科技奖或人类文明进步特等奖。 2014年8月,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的生物技术公司Arrowhead宣布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乙肝的RNAi药物ARC-520取得良好研究数据。2015年...
一个娃儿仨父母?美专家认为批准线粒体疗法应始于男性胚胎
一种实验室辅助生殖技术能够让一些家庭避免患有某些遗传疾病的儿童降生,专家指出如果相关应用能够审慎地发展,可以考虑在美国推行这种疗法。这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NAS)专家组一份总结报告中公布的结论,该专家组对围绕这些争议性技术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了评估,这种技术叫作线粒体DNA置换疗法。 然而,更加具有争议的是,该专家组...
基因编辑被列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清单
美国情报界将CRISPR视为一种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James Clapper)近日在美国情报界年度全球威胁评估报告中,将“基因编辑”列入了“大规模杀伤性与扩散性武器”威胁清单中。 基因编辑是指在活细胞内改变DNA的几种新技术。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CRISPR,它在科学研...
朱莉续集:14年,572名预防性乳腺切除女性大型回顾性研究说明了什么?
作为一种综合性疾病,乳腺癌和卵巢癌更倾向于在致癌基因携带者体内发生。更值得关注的是,乳腺癌和卵巢癌的致病基因在两代人间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 春节期间,梅奥医学中心肿瘤科的Lynn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综述——“遗传性乳腺和卵巢癌(HBOC)风险降低手术重要性”。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乳腺癌确诊人数、确诊病人年龄以及卵巢癌并发等都与家庭乳腺和卵...
性别偏见挥之不去 基因惹的祸?
中国科学家对数百对双胞胎开展的新研究显示,有些性别成见尽管没有或几乎没有事实基础,却写在我们的遗传构成里。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1日报道,按照这种逻辑,如果出生时缺少此类成见基因,长大后形成这种性别偏见的机率也较低。 报道称,这个研究小组聚焦于女性在数学或科学领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不如男性的常见错误...
中国城市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18.8%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儿童第二大死因,软组织肉瘤已成为儿童癌症致死的第5位病种。近5年来,中国城市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了18.8%,远高于发达国家,据估算,每年新发病例可达4000—5000例。由于认知不足、误诊、缺乏早期筛查机制和医保覆盖,患儿治疗的“时间窗”经常被错过,部分病种的门诊误诊率甚至高达50%。在中国,儿童软组...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提速癌症筛查,避免过度诊断和假阳性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NCI)宣布该机构正在筹划一系列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将立足于发展新的科研策略以及针对癌症筛查、早期诊断以及风险评估的一系列合并成像策略和多通路复合生物标记方法。 NCI表示,参与这些项目的各类团体将成为新建的成像和生物标记团体(CIB)成员并进行科研合作、信息交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利用。 根据NCI的报告,尽管业内现阶段已经在癌症的治疗方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