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8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基因编辑技术大突破 未来或可延长人类寿命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种新的DNA编辑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修复大脑的“破损基因”。之前研究人员无法对眼睛、大脑、心脏和肝脏组织的DNA进行编辑。但是最新技术让他们首次得以实现这一想法,而且有可能为一系列与老化相关的疾病带来新疗法。 成年个体大部分组织的细胞都不会分裂,这就让科学家们难以给DNA带来变化。这项研究的一位研究人员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
CRISPR基因编辑将引发新风险?技术发展路在何方
在给总统的一封信中,美国政府咨询机构PCAST成员提出生物技术的发展“指数”已经为恐怖分子创造了强大的工具。同时他们提出警告:美国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生物防御战略。 PCAST成员敦促政府在6个月内要建立一个新的以发展国家生物防御战略为主的实体。“像这样的战略早已在2009年就提出,一直在几个政府机构的操纵下不协调的执行着。”威尔逊中心的生物恐怖专家Pie...
癌症标志物检测新技术,糖蛋白的应用革命已悄然开始
近期,一个来自美国普度大学的科学家团队表示他们成功开发了一种用于检测抑制癌症及其他疾病标志蛋白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新型纳米检测技术。 在我们的身体中存在着大量的糖蛋白,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被糖类修饰的蛋白分子经常出现于我们的血液与尿液中,具有作为多种癌症和其他疾病指示器的作用。然而,我们血液或尿液中的糖蛋白却很难得到富集与检测。目前,尚有的抗体不能将糖蛋白和其他蛋白进行有效的区分,同时,庞大...
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到来?继IBM Watson之后又一机器学习系统应用于医学研究
目前,科学家共发现了大约1100种能够穿透细菌细胞膜的抗菌肽,而这些抗菌肽编码基因中的大多数拥有大相径庭的序列特异性.近期,来自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系统,这种机器学习系统可以基于跨膜肽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现并设计新的阿尔法螺旋跨膜活性结构.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一种分类器形机器学习系统训练成为了一种支持向量机(SVM),这...
Nature:中国进行全球首个CRISPR技术人体应用,治疗肺癌
今年7月21日,《自然》杂志曾报道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有望率先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人体,这使得中国科学家成为全世界首个把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注入人体的团队。 今日,《自然》杂志进行了后续报道,并确认全球首个CRISPR技术的人体应用已在中国启动。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在科研领域,它已展...
癌症治疗新技术——光动力学治疗
众所周知,癌症的致死率极高,是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称,到2030年每年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将超过1320万,而大多数死亡病例将出现在中低收入国家。当前,对于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的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中医治疗以及上述各种不同方法的结合等,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存在对病人身体伤害较大的副作用,或易发生恶性肿瘤...
“十三五”重大专项——「常见单基因病及基因组病无创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平台研发及规范化应用体系建立」项目正式启动
11月9日,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单基因病及基因组病无创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平台研发及规范化应用体系建立」项目启动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召开。卫计委科技发展中心有关领导、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负责人以及参与单位在会上对项目目标及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并接受了专家组的评议指导。 「常见单基因病及基因组病无创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平台...
无须再恐惧于肿瘤转移,新技术实现对肿瘤的“瓮中捉鳖”
肝脏是胃肠道肿瘤转移的最主要器官,同时也是一系列其他肿瘤转移的高危器官。趋化因子CXCL12是一种可以激活CXCR4+肿瘤细胞迁移、生存及招募促转移免疫细胞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表明,降低肝脏CXCL12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肝转移。但是目前静脉注射的CXCL12小分子以及蛋白质抑制剂全身性免疫抑制功能太强,副作用较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半乳糖修饰...
肠道菌将成为你的私人医生?看技术创新如何颠覆医学概念
生物合成学家正在对细菌进行基因改造,但令人奇怪的是目前还没有这些基因改造细菌的监管标准。 新型生物合成公司Synlogic创建于马萨诸塞州剑桥。该公司设计了一种基因工程改造菌用于药物实验。这些工程菌到达胃部,可以吸收大量的氨,从而达到治疗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的目的。 这项治疗计划定于2017年进行临床试...
新技术可检测诺奖成果“细胞自噬”状态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细胞自噬机制研究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单检测细胞自噬状态的新技术,将有助于利用细胞自噬机制开发新药。 细胞自噬机制是指细胞在应对短暂生存压力时,可通过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细胞自噬也可能降解潜在毒性蛋白来阻止细胞损伤,或阻止细胞凋亡进程。细胞自噬机制与阿尔茨海默病等许多疾病相关。 据日本媒体报道,...
临床无望or蓄势待发?RNAi技术厚积薄发或为临床带来新的技术洪流
当意识到RNA干扰技术巨大的临床前景后,科学家现在正在鉴定其新的靶点及开发其新的载体。 通过在其发展早期有效的消灭双曲期望,RNA干扰治疗方法策略性的规避现存的技术性的挑战。现在,随着给药途径和临床试验的发展,RNA干扰技术正在向着沉默致病基因这个方向快速前进。Arrowhead制药公司的CSO,David Lewis博士表示,理论证明研究,RNA干扰技术已经可以向临床转化。事实上,RN...
NIPT渐成主流:英国政府正式批准NIPT作为二级筛查检测技术
英国政府已经批准将无创产前诊断检测作为现有产前筛查项目的一部分,无创产前诊断简称NIPT,主要是一种筛查胎儿染色体疾病的诊断技术,常见的包括21三体唐氏综合症、18三体爱德华综合征以及13三体巴特氏综合征。 英国政府的这个决定主要是响应国家审查委员会的号召:英国将无创产前诊断技术作为二级筛查检测技术,为那些首选有创诊断技术的女性提供更多的选择。 英国卫生部长菲利普·邓恩本周宣布“我...
PNAS:在小鼠细胞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高效进行基因组编辑
为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切割基因,人们必需设计一种与靶基因的DNA相匹配的RNA序列。大多数基因具有上百个这样的在基因组中的活性和独特性上存在差异的序列。因此,寻找最佳的序列很难通过手工实现。一种新的“CrispRGold”程序有助科学家们鉴定出最为高效的和最为特异性的RNA序列。这种程序是由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科学家Klaus Rajewsky...
活检技术助力药物研发,靶向药或将实现精准开发
和药物研发公司宣布签订一项靶向药研发和商业化协议,届时两家公司将利用公司的适应酶系统开展临床活检诊断实验,预测公司系统响应公司未来的主打药物——的几率。 病人使用进行评估和分类,两家公司将通过合作对肿瘤样本和临床实验数据进行多重诊断实验,样本和数据来源于最近刚完成的以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期研究。去年年底,宣布,尽管来自日本的例患者在使用之后整体生存率得到了提高,但研究仍然没...
P4 China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P4 China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2016年,新一代测序、液体活检技术为主的新型分子诊断技术正在逐步进入临床实践,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其在产品开发、临床开发与应用中的规范与标准仍在不断摸索,如实验室的操作规范、试剂开发的质控规范、样本来源及处理规范、临床指导的解读规范等亟待设立标准,建立各学科领域的行业共识。 定于12月17-18...
P4 China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P4 China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2016年,新一代测序、液体活检技术为主的新型分子诊断技术正在逐步进入临床实践,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其在产品开发、临床开发与应用中的规范与标准仍在不断摸索,如实验室的操作规范、试剂开发的质控规范、样本来源及处理规范、临床指导的解读规范等亟待设立标准,建立各学科领域的行业共识。 定于12月17-18...
新发现!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新靶点KAT2A
日前,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合作研究者对一种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改进研究,并利用它发现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新的治疗靶标。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鉴定出大量基因可能作为抗AML疗法的潜在靶标,与此同时描述了抑制这些基因中的一种,即KAT2A,破坏AML细胞的机制,以及怎样的操作可以同时不会伤害非白血病血细胞。 (下图是这项研究的图表...
糖尿病治疗研究新方向-高分子脂联素测定新技术
脂联素(Adiponectin, APN)是一种来自脂肪细胞的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以低分子量(LMW)三聚体、中分子量(MMW)六聚体和高分子量(HMW)多聚体的形式在血浆中循环流动。脂联素(Adiponectin)的这些寡聚形态对特定靶组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HMW 脂联素是一种主要的生物活性形态,具有胰岛素增敏活性。它的循环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抗性和冠心病CAD呈负...
第二日精彩继续 第七届分子诊断技术大会精彩落幕
10月22日,延续第一日的火爆气氛,第七届分子诊断技术大会持续奉上精彩内容。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聚焦遗传及出生缺陷分子诊断、肿瘤分子诊断与个性化治疗两大主题进行交流和互动。 主题报告 出生缺陷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民健康的大问题。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前,我国平均每年有90万的新生儿有缺陷性疾病,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这一数据将呈上升趋势。 ...
第七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东莞松山湖盛大召开
2016年10月21日-22日,中国生物技术领域的行业盛会“第235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分子诊断技术暨第七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美丽的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举行。虽然有台风海马的登陆,但这并没有阻挡来自分子诊断领域各位参会代表的满满热情,大会开始前,会场已济济一堂,一场关于分子诊断、精准医学、人类健康相关的武林论剑如期开启。 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