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8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相约东莞 | 博奥生物邀你参加第七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
微生物,肿瘤,遗传,出生缺陷…… 对分子诊断领域最热门的主题,我们打造了最强的嘉宾阵容。就在这个10月,就在东莞,一场有品、有料的行业盛事将要发生,一个与生物医学界大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即将来临。而你与这场盛会的距离,仅!差!一!个!报!名! (接着往下看,下面有你最关心的大会议题和大咖方阵) 会议信息 大会名称 2016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分子诊断技术暨...
重复实验亲历者:对韩春雨编辑技术的几点疑惑
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在8月8日更新了实验操作细节,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的蔡宇伽(博客)根据新旧版本,两次试图重复实验,然而都以失败告终。 近日,蔡宇伽向澎湃新闻分享了他的实验过程,他表示愿意实名聊聊他的困惑。9月7日,蔡宇伽把韩春雨课题组论文中关于Figure4(图4)的疑惑,邮件给《自然-生物技术》的编辑。 《自然-生物技术》的主编Andrew ...
我国研发新技术操控CRISPR基因编辑系统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9月6日电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蔡志明与黄卫人、刘宇辰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进行改进完善,实现对Cas9的操控,可控制癌细胞胞内信号流动方向,对癌细胞多种“恶性”行为进行有效干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9月5日的英国《自然·方法学》上。 &...
中国研发出推动癌症精准治疗发展的新技术
中国研究人员5日在英国《自然·方法学》期刊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可高效控制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从而实现对癌细胞的定向干预。 近年迅猛发展的CRISPR-Cas9系统具有很强的基因编辑和调控能力,通过sgRNA的精确“制导”和cas9核酸酶实施靶向基因功能操作,两者协同实现编辑和调控能力。这...
初探“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把人类剪切基因的‘剪刀’。”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松阳洲介绍说。而在不久前,川大华西医院卢铀团队将进行首个人类CRISRP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的消息让基因编辑技术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基因编辑到底是什么呢?所谓基因编辑,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的一种技术。 CRIS...
CST蛋白翻译后修饰组学分析技术理论及实操培训班邀请函
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通过在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上加上修饰基团,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活性状态、亚细胞定位、折叠及其稳定性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无数研究已经证实,翻译后修饰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及疾病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研究翻译后修饰为探索信号通路分子机制、识别生物标记物、验...
2016精准医学:从基因检测技术应用到个体化用药指导(10月10日,上海)
近年来,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从 4P 医学,即预测、预防、参与以及个体化医疗,发展到第五 P:精准(precision)医疗。伴随着精准医疗的提出,针对肿瘤、遗传病、传染性疾病等的基因检测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关注。自2003年第一个人类基因被测序后,由于技术的更新,费用的降低,和基因相关的检测技术及服务开始大量涌现,多组学技术蓬勃发展,一系列的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我国利用干细胞技术研制“人工血液”获突破,能解决“血荒”吗?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全军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裴雪涛团队历经10年集智攻关,建立了“人工血液”制备工艺,并通过干细胞技术成功制备出“人工红细胞”。经军地卫生和药监权威机构检测,该“人工红细胞”与正常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携氧能力和渗透脆性等各项指标基本一致,是干细胞来源、体外制备最接近临床应用的生物科技成果,扩增率可达10万倍以上,明显优于以往技术水平,为规模化生...
专访胡志远教授:聚焦新一代液体活检技术—CTC纳米检测
导读:液体活检技术是近两年医学界的热点领域之一,很多技术团队都聚焦于此,在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里,有这样一种以特异性识别多肽为诱饵,以纳米磁珠为载体,用外加磁场来分离并富集循环肿瘤细胞的技术,它能够在1ml外周血的十几亿个细胞中,准确捕获到仅为个位数的循环肿瘤细胞,并且经临床验证的灵敏度可达90%以上,这就是被称为“肿瘤捕手”的CTC检测技术。今天我们就采访到了肿瘤捕手技...
过去15年科技进展令人难以置信,未来15年五大技术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回望十五年前,2001年的世界互联网普及率还仅仅只有5%,网络速度也非常缓慢,而目前已经发展到了50%;那时手机已经普及,但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智能手机的普及还很遥远;谷歌还仅仅是一家初创企业。 即便能够上网,也仅仅是收发电子邮件或提供一些基本信息服务。视频网站YouTube刚刚诞生五年时间,人们还不知道电子商务是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许多人还不认为亚马逊能够生存下去。社会化媒体还尚未普及。 ...
奥运会反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需要重新审视!
目前在里约热内卢参加夏季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最终会面临一种新的兴奋剂检测方法:检查他们体内是否有提高性能的“基因兴奋剂”。据国际奥委会的医学和科学主任Richard Budgett介绍,在里约采集的血液样品将被送往一些指定的检测点,奥运会结束后,检测是否存在基因兴奋剂作弊行为。 土耳其举重运动员就因为重新检测不合格,取消2008年北京奥运会银牌资格 反基因...
至今仍在使用的九大“野蛮”医疗技术
蜂毒疗法:蜂毒疗法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当时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认为,蜂毒的医用价值非常高,可用于治疗关节炎和其它关节问题。2016年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蜂毒中包含蜂毒肽,该化学物质具有抗炎症的性质。虽然该方法疗效显著,但是会出现皮肤疼痛等不良反应。 黑曜石手术刀:石器时期,远古人类使用一种叫做黑曜石的石头制成解剖刀,用于在人类头骨上钻孔。这种医学器具具有非常...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关于发布《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试剂质量评价通用技术指导原则》的公告
为加强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试剂的规范和指导,进一步保证和提高相关产品的质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组织制定了《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试剂质量评价通用技术指导原则》,现予以发布。 该文件是中检院发布的首个质量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旨在对产品设计、研发及验证的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从而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此次发布的通用技术指导原则对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出指导性意见,广泛适用于各类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
NgAgo基因编辑技术之初体验
在CRISPR/Cas9之后,DNA指导的核酸内切酶NgAgo又登上基因组编辑的舞台。几个月来,NgAgo经历了大起大落,一开始备受瞩目,最近又备受质疑。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再生医学中心的Pooran Dewari近日调查了NgAgo技术的使用情况。他认为,这种技术还需要更多时间的优化和发展,才能真正与CRISPR正面交锋。 &em...
国外癌症基因液体检测技术进展
通过技术手段从病人体液中检测出相关的癌症信号,让病人提前获知癌症信号、及时治疗;Freenome公司获得555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前不久,美国Freenome公司获得种子轮融资555万美元。本轮融资由Andreessen Horowitz领投,跟投方Founders Fund、Data Collective以及Third Kind Venture Capital。这是该公司的首次公开融资。 ...
CAR-T技术重大突破,为卵巢癌女性带来福音
根据临床癌症研究杂志发表的动物研究,引导T细胞靶向于多种卵巢肿瘤细胞表达的蛋白质,这可能为卵巢癌患者治疗带来重大突破。 有研究表明卵泡刺激激素受体在大多数卵巢癌的亚型均有表达,并且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免疫治疗靶点,并表明T细胞可以有效地修饰以识别和攻击卵巢癌细胞, 而不产生副作用。 Wistar研究所肿瘤微环境和转移计划的项目负责人José R. Conejo-Gar...
IBM新技术将液体活检精准度提高50倍,颠覆癌症诊断
最近,一群来自IBM、普林斯顿大学与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芯片实验室技术。应用这种技术,临床医生可以第一时间在纳米水平上完成多种生物粒子的分离,在癌症等疾病症状出现之前完成对疾病的准确诊断。他们研究所对应的论文发表于本周一的Nature Nanotechnology,名为“Nanoscale lateral displacement arrays ...
澳将用基因测序技术诊断罕见基因疾病
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27日宣布,全澳罕见病患者现在可以通过全基因测序技术获得更准确的诊断。澳大利亚也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向公众提供该项测试的国家。 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将罕见病的确诊几率提高三倍。这项前沿技术现在已经走出实验室,应用于遗传病检测。加文研究所主任、约翰·马蒂克教授认为,这项技术的普及是澳大利亚医疗卫生发展和疾病诊断的...
李兰娟院士:人工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工作。”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氏人工肝系统”开拓者李兰娟从医40多年以来始终坚持的无悔的人生选择。从上世纪80年代投身肝炎治疗至今,李兰娟在重症肝病诊治领域取得了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以过硬的技术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重症肝病患者。日前,记者走进李兰娟的办公室,倾听这位科研专家、“医学狂人”介绍人工肝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中国是肝病高发国...
日本研发新技术可便捷检测DNA甲基化
日本东京工科大学的研究小组于2016年7月25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新方法能够便捷检测出DNA甲基化。DNA甲基化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这项技术将有助于研发新型癌症诊断法。 东京工科大学应用生物学教授轻部征夫等人所带领的团队完成了相关研究,具体成果已于6月28日刊载在美国知名科学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