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03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 Reviews:AAV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与挑战丨医麦新观察
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可用于治疗神经疾病的基因治疗平台,在临床前研究中,通过各种给药途径,编码治疗性蛋白质、微小RNA、抗体或基因编辑的转基因已经成功递送至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是,最初的临床研究已证明AAV基因治疗在帕金森综合征和脊髓性肌萎缩等疾病中具有令人鼓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转基因表达的持久性。 8月10日,Nature Reviews上发表了...
NK细胞免疫治疗及CAR-NK技术
NK细胞简介 NK细胞与免疫机能、感染及癌症的关系 输注NK细胞后人体血液中免疫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输注NK细胞后不仅是NK细胞,T细胞、B细胞的数量都显著增加。 ▪NK细胞治疗可以利用NK细胞本身和增加的T细胞、B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新贵,国产CAR-T 进程加速
在日益增长的病患需求、不断推进的监管制度和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及合作 的情况下,国内的细胞治疗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近百家不同规模 的公司。南京传奇生物的 CAR-T 疗法获得国内首个按药物申报的临床批 件。截至 2018 年 5 月,另有 13 家企业的 19 个 CAR-T 项目临床申请获得 CDE 受理,绝大多数都是以 CD19 为靶点。预计未来 3-5 年,国产 CAR-T 产品将陆...
肿瘤突变负荷(TMB):实现精准免疫治疗的潜力股!
随着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单抗(Opdivo)和派姆单抗(Keytruda)在国内陆续获批,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无疑是好的现象。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例,对于部分患者,抗PD-1/PD-L1抗体治疗已经取代传统化疗,成为一线治疗方案,因而被称为“抗癌神药”。 不过免疫疗法并不是对每位患者都适用,研究表明大约...
今天,首个PD-1免疫治疗药物O药公布价格!28日将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售
今日,中国首个上市PD-1药物 — 欧狄沃(Opdivo)“O药”,定价出炉: 40mg/10ml 价格:4591RMB 100mg/10ml 价格:9260RMB 8月28日起,将在中国多城市开售 用法用量举例:3mg/kg,每两周静脉注射一次。以60Kg为例,一...
PD-1、CAR-T和癌症疫苗,免疫治疗正逐步攻克癌症!
2000年左右,美罗华、赫赛汀和格列卫等靶向药物接连获批上市。其中,格列卫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从不到30%提高到90%以上,翻了2倍多,一大批原本救治无望的患者,实现了临床治愈。 从那时起,人类对抗癌药的研发有了新的认识,也真正看到了治愈癌症的希望。 免疫治疗的实现可以说是让人类离治愈癌症又迈出了一大步。 ...
【速递】今天,首个PD-1免疫治疗药物O药公布价格!
今天,BMS公司已官方全面公布其PD-1单抗欧狄沃: 建议零售价:100mg/10ml 9260元 ; 40mg/10ml 4591元。 适应症/符合赠药或医保人群:说明书适应症使用即:EGFR阴性和ALK阴性、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可购药时间:2018...
Cas9和AAV一相逢,便创造出许多奇迹,华人科学家高光坪在基因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BioWorld: CRISPR/Cas9基因编辑在治疗遗传病上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腺相关病毒(AAV)由于其高安全性以及稳定长效表达,被视为最有前景的基因治疗载体。基于CRISPR/Cas9的AAV载体无疑是体内基因治疗最理想、最具前景的方式。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8月14日,麻省大学医学院高光坪教授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
对靶向MyD88、IDO1 和AHR 为中心的免疫抑制信号通路和卵巢上皮性癌免疫治疗的思考
大约每78个女性一生中就有1个存在罹患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风险,其概率为1.3%,且具有诊断时已为晚期和预后差的特征,5年生存率仅为45%[1]。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铂类药物+紫杉醇方案化疗的标准治疗可使高达80%的卵巢癌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但其中大多数患者会经历肿瘤复发和化疗耐药,从而导致死亡。既往认为,卵巢癌对免疫治疗不敏感,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卵巢癌事实上是免疫源性肿瘤[2],因此,...
《自然》重磅:免疫治疗失败竟是因为外泌体!液态活检重大新发现!
最近,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生物学系郭巍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病理学和实验室医学徐小威教授通力合作,8月8日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为癌症如何在全身对抗免疫系统带来了颠覆性的认识,其中关键因素居然在于外泌体! 分泌出的外泌体 这种直径不足红细胞百分之一的囊泡...
用了20年的癌症药物,能治疗帕金森病吗? | 专访
著名科学家和企业家Milton Werner博士认为,最近几项关键研究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帕金森病进程背后的生物化学的理解。事实上,他的公司Inhibikase Therapeutics正在利用对已上市的激酶抑制剂药物的理解,开发新一代靶向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疗法,以便对患有传染性或神经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长期和全身性治疗,从而降低CNS药物开发的风险。 ...
最新发现,这款药物不仅可治疗卵巢癌、前列腺癌及胰腺癌还可治疗脑部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病程晚期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产生呼吸衰竭,TDP-43是一个重要的致病相关蛋白,宾夕法尼亚研究小组发现PARP抑制剂可以阻止 PAR的产生,从而减少TDP-43的有害影响,此项研究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 PARP抑制剂是一种能够影响癌细胞的自我复制方式的医学用剂。...
潘跃银教授:正确认识肿瘤免疫治疗的获益
潘跃银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中科大附一院肿瘤教研室主任 安徽省肿瘤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兼)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副主任(兼)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理事 安徽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安徽临床肿瘤学会候任理事长 安徽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
重大进展!华人团队发现全新抗癌机制,免疫治疗有效率或将大幅提升
2018年6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免疫治疗药物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中文商品名欧狄沃,英文名Opdivo)在中国上市; 2018年7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免疫治疗药物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中文商品名可瑞达,英文名Keytruda)上市。 接连的批准,意味着在全球刮起“免疫风暴”的抗癌药正式登陆中国,患者在...
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四大值得关注的趋势
标准化和验证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可以检测免疫治疗的疗效,辅助确定从现有治疗获益的患者。然而,恶性肿瘤的内在特征,如异质性,可塑性和多样性为生物标志物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研究人员在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研发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以下四个趋势值得关注。 应用最新技术研发生物标志物 目前已经发现成千上万个生物标志物,但是仅有一小部分作为FDA批准药...
真实案例分享,教你如何度过免疫治疗的假性进展期
PD1即将在国内售卖,很多患者也将接触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与传统放化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无论适用人群、使用方法、不良AE管理都值得国内全体肿瘤医生认真学习体会。另外,在疗效的拿捏上以及在评定上更是一门学问。下面我们以一篇临床治疗案例为范本给大家展示一下,肺癌患者使用PD1时适时联合以给患者鉴别假性进展的尴尬期。希望能给医患朋友们提供思路。 01 病情介绍 ...
《转》访复旦大学柳素玲教授:专注乳腺肿瘤干细胞研究,助力癌症靶向治疗!
作者:Qiaoqiao 导 读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肿瘤医院柳素玲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乳腺干细胞的分...
征文通知:2018首届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国际癌症代谢与治疗大会暨第四届全国肿瘤代谢年会
“2018首届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国际癌症代谢与治疗大会暨第四届全国肿瘤代谢年会”将于2018年10月12-14日在上海召开。大会特别设置论文交流,欢迎投稿。被录用的优秀论文,将由作者现场进行口头报告或壁报交流,并邀请著名专家点评。 会议简介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肿瘤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因子...
肺癌治疗新思维:靶向肿瘤衍生外泌体免疫治疗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癌症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两种组织学亚型为NSCLC和SCLC,其中NSCLC包含80%以上的肺癌,如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 外泌体是起源于大多数细胞的小囊泡,广泛分布于生物体液,如唾液,血浆,尿液和母乳中。外泌体能够通过转移其内含物,如RNA(mRNA和非编码mRNA),DNA(mtDNA,ssDNA和dsDNA),蛋白质和...
快讯!细胞治疗新突破,一次性治疗或终身取代胰岛素注射!
近期,《自然材料》杂志的新研究表明,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确实可以实现现货(off-the-shelf)移植,并且无免疫抑制。这意味着,人类糖尿病一次性治疗有望最终取代终身胰岛素注射。 给移植的胰岛细胞装上“保护盾”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证实,结合水凝胶与胰岛细胞移植的方式,可以成功地在没有免疫抑制药物的小鼠体内植入同种异体细胞。具体而言,科学家们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