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2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抗癌新机制,破坏生物钟阻止癌症发展!|《Science》子刊
生物钟参与了生理的方方面面,对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物钟紊乱的人在行为、激素水平、睡眠质量、体温、以及代谢上都会出现异常。正是慢性昼夜节律紊乱会引起细胞的肿瘤样生长,可导致生物基因组不稳定,而后者是癌症的主要标志之一。 昼夜节律紊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和整体代谢率的下降,一些代谢终产物不能及时清除,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时间...
Nature:错怪自噬行为了!原来它是重要抗癌机制!
在了解本文的研究结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两个诺奖级的发现—自噬与端粒。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性的细胞内在机制。当细胞处于低营养、低氧、低能量等应激条件下,细胞自身便会自动激活自噬机制,自噬本身就是自我消化的意思,而端粒是位于细胞染色体末端的蛋白核酸复合体,其存在的意义主要是防止细胞分裂时发生细胞融合。当细胞在分裂时,细胞内的端粒也会一分为二并各自进入两个细胞当中,...
【转网独家】液体活检助力乳腺癌精准诊疗
由此可见,液体活检技术是临床诊治的发展方向,能够帮助医生在早诊断、早治疗方面实现突破,同时能够指导临床方案的制定,实现真正的个体化精准医疗。 ...
Nature:脑癌液体活检新方法!原来是基于它!
脑胶质瘤——囿于一隅,不可轻动 要确定胶质瘤的精准医疗方案,第一步就是获取肿瘤的精准分子病理信息。 组织活检风险极大,稍有闪失,就会给患者带来难以预测的后果。 血脑屏障的存在导致脑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很难检出相应的cfDNA,这该如何是好? CSF中是否可以检测到循环肿瘤DNA(ctDNA)呢? ...
液体活检:打开肺癌早期诊断之窗
肺癌以11.6%的数值再度雄踞发病率的榜首。而死亡率排名如下:肺癌(18.4%)、结肠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乳腺癌(6.6%)。肺癌牢牢霸占了第一的位置,凶险程度可见一斑。 肺癌中的80%为非小细胞肺癌,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由于系统性化疗效果并不好,所以5年生存率很低。 肺癌的传统筛查手...
【喜讯】长海医院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防治和遗传性肿瘤家庭阻断中心正式成立
“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防治中心”和“遗传性肿瘤家庭阻断中心”该中心是由长海医院肛肠外科、生殖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病理科和统计教研室共同整合而成。由李兆申院士任总顾问,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刘燕敏主任、肛肠外科二病区主任于恩达教授和病理科主任郑建明教授任顾问,肛肠外科主任张卫教授任中心主任,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颜宏利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杜奕齐教授、肛肠外科二病区徐晓东教授、病理科白辰光...
FDA批准23andMe为消费者提供遗传学结直肠癌检测!
DNA测试公司为消费者提供遗传学结直肠癌检测。23andMe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3andMe获得的第二张癌症风险相关测试的通行证,早在去年3月,FDA就批准了23andMe的BRCA1 / BRCA2。 23andMe通过510(k)提交途径提交了MAP报告,通过该途径证明了BRCA报告的实质等同性。该公司指出,FDA在一份“癌症易感风险评估系统”法规中纳入了新报告和之前授权的BRCA...
2018鼻咽癌年终盘点 | 免疫治疗初露锋芒
回首2018年,鼻咽癌治疗在多方面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主要包括基因分子标签的提出、对第八版分期预后的再探讨、综合治疗中化疗方案的优化以及免疫治疗等。其中,以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最为引人注目,其在复发转移鼻咽癌的治疗中初露锋芒,或将成为新一年发展的大势。 马骏教授 基因分子标签有望指导临床治疗 TNM临床分期是...
抗癌新思路!把肿瘤细胞变成脂肪细胞!|Cell子刊
导读 乳腺癌一直折磨着数以千万的乳腺癌患者,目前临床诊治乳腺癌,一般采用钼靶拍摄加组织活检来诊断乳腺癌,临床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虽然目前对临床常见的三大类乳腺癌均有相应配套的诊治方案,但其治疗效果仍差强人意,近日来自瑞典的一个研究团队可以说是脑洞大开,竟然利用一种现有抗癌药加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成功实现了乳腺癌细胞向脂肪细胞的转变,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发表于近期的《Ca...
准确度90%!CellMax Life肠癌液体活检研究成果喜人!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二大致命癌症,每年有150,000例新病例和140亿美元用于治疗,并且年轻人中该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CellMax Life公司的一项研究发现,该公司的血液检测能够检测到称为腺瘤的小型癌前结肠息肉,准确率接近90%。 通过使用其CMx平台过滤和计数血流中的癌前细胞和癌细胞,CellMax Life的FirstSightCRC测试还发现细胞计数的增加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相关。...
速递 | 零的突破!中国本土抗癌药首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今日,百济神州(BeiGene)宣布,美国FDA授予其在研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zanubrutinib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经治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本土研发的抗癌疗法首次获得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旨在加快候选药物的开发和审评。这些药物能用于治疗严重或危及生命的...
Cell:贝勒医学院最新研究!利用肠道菌群发现早期癌症!
近年来,微生物在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美国白宫甚至曾策划过“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再次将微生物研究推向高潮。微生物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影响着营养代谢、免疫防御等众多生理过程,同时研究发现微生物与精神分裂、帕金森、结肠炎、癌症等相关。 近日,来自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和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
Nature:突破!人造抗癌蛋白诞生!安全且无毒副作用!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开辟了“人造”蛋白质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新方法。这种新蛋白质被称为Neo-2/15,除了模拟IL-2的作用外,IPD生物化学家Daniel-Adriano Silva 表示,“30多年来,人们不断尝试将IL-2变得更安全、更有效,但由于天然蛋白质往往不稳定,提高这些蛋白质的安全有效性很难实现。”。 ...
Cell:癌症转移风险降低80倍!打散肿瘤细胞“团伙”!
肿瘤转移一直困扰着各国肿瘤研究者。癌症死亡的最终原因就是癌细胞无限增殖以及全身肿瘤细胞的播散,进而抑制了机体其他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如何更好的抑制肿瘤的转移也成为治疗肿瘤的关键。近日,来自Basel大学癌症转移研究中心的Nicola Aceto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借助药物将循环肿瘤“小团体”打散,进而成功抑制了肿瘤的转移,这项实验或为目前的抗肿瘤治疗提高新的治疗思...
我国自主研发抗癌新药达伯舒获准上市,价格将低于同类进口药
“这是我国第一篇刊登在《柳叶刀·血液病学》上的封面论文。”据该封面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介绍,《柳叶刀》是世界顶级医学期刊,其子刊《血液病学》为月刊,2014年9月创刊,在国际同行中具有广泛影响力。 该封面文章介绍的是石远凯教授牵头开展的国产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商品名“达伯舒”)的临床研究ORIENT-1。研究...
Cell子刊:新型肿瘤治疗靶点被发现!或将改写癌症治疗格局!
ADAR1基因不仅在免疫领域贡献突出,其在基因编辑领域同样有不菲的成绩。通过检测干细胞酶ADAR1基因,为癌症的早期检测提供一种检查靶点,用于癌症的早期检测,并为癌症治疗提供靶点。在每个健康的人类细胞中,编码于DNA的遗传信息会被转录到信使RNA,转而被翻译成作为所有人体组织和器官(运转)主力的蛋白质。多数观点认为大部分恶性肿瘤都是由DNA突变造成的,RNA编辑是转录后RNA序...
美国癌症研究院发布2019更新版:最权威的癌症真相与谣言!
关于癌症,总是在不断传播着各种流行观点,有些看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事实上在科学上却是错误的 ,特别是当这些观点有一些理论基础时,很容易误导患者。比如,得了癌症就等于得了绝症,癌症不治反而会更好,切了肿瘤就万事大吉,教你如何饿死癌细胞,等等。 看看,这么多说法,相信总有一款能—— 但怕归怕,面对癌症,咱们能做的事还有很多,至少不该被这些谣言骗了。美国癌症研究院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