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2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肺癌诊断中的基因甲基化到底是个啥?
作用机理 基因甲基化是指DNA分子上CpG双核苷中的胞嘧啶(C)在酶的作用下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形成5'-甲基胞嘧啶的过程。CpG双核苷常位于基因转录调控区附近,其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等发生改变,从而调控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简单来说,基因甲基化就像DNA的一顶最神奇的“帽子”。戴上这顶“帽子”则会封锁转录起始使转录过程不能延伸,...
740亿美元!开年第一单惊天收购案:两家抗癌制药商合并,开启2019年生物制药并购潮
一年前的1月,新基(Celgene)以 90 亿美元收购 Juno 的新闻开启了 2018 年的全球生物医药并购浪潮。而就在刚刚,同样是以新基为主角之一,全球生物科技领域再度迎来一枚重磅炸弹。 图 | 新基(来源:官网) 美东时间 1 月 3 日开盘前,百时美施贵宝(BMY.N)宣布将以现金和股票作价合计 740 亿美元收购新基(CELG),新基持股人每 1 股新基股...
Nature :烟酒害处都有啥?原来食管癌也赖它!实锤烟酒为癌症突变的重要推手!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然而,目前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尚不明了,缺乏特异性的分子靶点和有效的治疗药物,因而成为了居民健康的一大威胁。我们普遍认为不良生活习惯是食管癌的重要推手,但是除了滚烫食物对食管的损伤,其他生活习惯对食管癌的影响我们知之甚少。近日,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的文章指出,以烟酒为伴可加速诱...
辅助化疗引起乳癌转移?救了乳腺却害了肺!|Nature子刊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先对患者进行化疗,抑制肿瘤生长,再进行手术切除病灶。也就是所谓的新辅助化疗,但在2017年,《科学》杂志报道发现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肿瘤转移微环境(TMEM)机制诱发乳腺癌转移,从此引发了人们新的思考,而现在《Nature》新的研究又为此增添了新的证据。新辅助化疗,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通过化学药物来抑制肿瘤细胞分裂,患者的病情往往能得到立竿见影的...
用基因编辑逆转癌细胞,中国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
人类对癌症的奋战,旷日持久,备受挫折;然而没有放弃,且总结经验,正愈战愈勇。 多年研究,人类终于发现,攻克癌症只剩下了两条路: 一条是免疫疗法,一条是基因疗法。 先说说免疫疗法,当下免疫治疗十分火热,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却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或者获益有限。 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肿瘤可能还存在其他抑制免疫系统的方式...
基因编辑、探月、斗癌症…十位顶级科学家披露的东西你知多少
撰文|彭丽慧 来源|网易科技 2018年,一个很“重”的年份。 这是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第十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二十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四十年。 时间回拔到1978年,正是百废待兴的年景,在经历近一年的筹备之后,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时...
Cell:癌症疫苗又一突破!新型单细胞测序技术成功助力!
黑色素瘤是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肿瘤,其扩散速度快,并且更偏爱男性。据《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7年发表的癌症统计,黑色素瘤发病率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高约60%,死亡率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高出一倍以上。最糟糕的是黑色素瘤对放疗不敏感,所以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从常规疗法中获益极少。但是免疫疗法打破了这一僵局。 近日,以色...
Cell:他汀变身抗癌“神药”!降脂抑癌两不误!
世界范围内,一生因癌症而遭受痛苦的人占比将近1/3。在癌症中最为常见的突变基因就是p53,超过50%的肿瘤中都存在p53及其相关基因的突变和缺失。然而,面对p53突变我们至今束手无策,可准确靶向该突变的药物尚难寻踪迹。近日,哥伦比亚大学的Carol Prives教授等人发现,一条由p53基因控制的广泛存在的信号通路—甲羟戊酸途径,竟与他汀降脂通路完美重合!换言之,他汀类药物有...
火疗,针灸等替代疗法会增加癌症死亡风险!
近日的权健事件,把中医火疗又一次推上了风口浪尖,中医俨然呈现出烈火烹油的态势。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患癌之后,第一反应便是去找中医,试图以一种相对缓和的方式治疗癌症,家中老人更是保健品的狂热爱好者。其实中医火疗是针灸推拿里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并不常用,仅仅用于寒湿体质的调理;也叫火龙灸,是在中医基础上,通过经络加温给药以防治疾病,而这恰恰也是替代疗法的一种。 -全文共1541个字,阅读...
一箭双雕!乳腺癌药物将肺癌组织缩小66.7%!|Cell子刊
乳腺癌和肺癌这两种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两种肿瘤或许在发病机制上有着不为人知的相似性。我们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乳腺癌中有一种类型是由于EGFR基因突变导致,但其实肺癌类型中也有一种具有相似的EGFR基因突变。来自弗朗西斯克里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发现,使用一种临床上用于遏制乳腺癌进展的药物竟然对耐药的肺癌具有不错的疗效,究其原因这与一种名为p110α的蛋白被阻断相关,该研究的最新进展发...
【2018年度盘点】快来看!今年FDA发布了哪些癌症重磅政策!
2018年余额仅剩4天 这一年里FDA发布了多项重磅政策 不过大家最关心的不外乎癌症领域 转化医学网年终特别策划 盘点2018FDA发布的十大癌症领域重磅政策 FDA批准特定肺癌首款新疗法 2月17日,FDA宣布批准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肿瘤免疫疗法Imfinzi(dur...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18类癌症早筛权威标准!千亿癌症早筛市场新机遇来了!
1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18种癌症诊疗规范》,自此体外诊断相关癌症早筛在医疗市场终于有了“通行证”!体外诊断早期筛查手段也被列进了主流筛查手段! 《18种肿瘤诊疗规范》包括了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乳腺癌诊疗规范(20...
一针治癌!一日两文同登《Nature》,揭开癌症疫苗绝杀“冷肿瘤”之谜!
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一年,世界范围内新增了1810万病例癌症患者,死亡人数高达960万。不难想象,不远的将来,癌症将成为全球头号杀手,“谈癌色变”早非杞人忧天,尤其是一些死亡率极高、预后极差的“冷肿瘤”,更是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如何铲除癌症这一拦路虎是全世界科学家必须面对的难题。12月19日,两篇文章同登著名学术期刊《N...
2018全球癌症数据出炉, 这些坏习惯你真的要戒了
全球癌症新发1810万例,死亡960万例 2018年全球预计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全球所有年龄段、性别,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在内的所有癌症发病比例的推算数据)。 癌症临床期 90%以上的癌症在潜伏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当出现明显症状就医时,常常就已经到了中晚期,而这也是导致我国癌症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7%的...
王红阳院士团队重大突破:让肝癌细胞“改邪归正”!|Cell子刊
2018年神刊《CA》发布了今年全球肿瘤的流行趋势,其数据显示肝癌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而在我国肝癌患者的数目更是处于“基数大,逐年升”的状态,这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人数又占了绝大多数。虽然近些年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患者可以获得较为早期的诊断,但临床上可用的治疗方案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因此,如何提高肝细胞肝癌患者的预后成为众多肿瘤研究者的“心头大患”。来自...
表观遗传新应用!宫颈癌检测率 100%!
宫颈癌是一种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多发于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 26 万的妇女死于宫颈癌。在推崇精准医疗的当下,宫颈癌的提早检测提早预防是许多研究者的课题,伦敦 Queen Mary 大学的研究者们,在分析了 15744 份女性的临床筛查数据后发现,可以使用一种新的成本较低的基于表观遗传学的检测方法,较为有效的在早期检测宫颈癌。 该研究结果发...
Cell:癌症控制率75%!只需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2018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颁给了为免疫抗癌疗法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位科学家——James P.Allison和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发现PD-1和PD-L1的重要相互关系。随着PD-1和PD-L1研究发现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了在肿瘤领域的广泛应用。但研究人员并没有因此罢休,来自Eric Vivier教授领导的...
《转》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关明教授:一种被忽视血癌的精准诊断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在我们的印象中,血液科一直是被死亡阴影笼罩的科室。白血病是大家比较熟知的血液肿瘤,但是大家对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可能还未有太多了解。其实它是一种被忽视的血癌,是一类以一系或多系 (红系、粒系和巨核系) 细胞增殖为主要特...
这种降压药竟可提高二甲双胍抗癌疗效!|Cell子刊
诞生于60年前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近十年来再次“枯木逢春”,其用途已然扩展到其它各个医学领域,妇产科(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消化科(非酒精性脂肪肝)、传染科(HIV相关代谢性疾病)、老年科(抗衰老)、心内科(心血管获益)等等,而最新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联合降压药能阻止癌症生长!该研究以“Dual Inhibition of the Lactate Trans...
PNAS:生物钟与癌症的联系!竟藏在你的肝里!
生物活动往往依照时间的变化(昼夜交替、四季变更等)进行,具有周期性的节律,这种规律被称为生物钟。生物钟掌控着我们每天生活的节奏:什么时候安然入睡,什么时候精神饱满地醒来。长期的生物钟紊乱可导致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谢性疾病,而生物钟与癌症关系的争论更随着2017年诺贝尔奖的颁发日益尖锐。近日,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肝细胞内找到了维持机体正常生物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