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5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谷歌生命科学部门与 DexCom 合作研发微型血糖监测器
谷歌生命科学部门(现已是Alphabet旗下的一家独立公司)一直在展开多个项目来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帮助。最近它和一家即时血糖水平监测系统的生产商――DexCom合作打造一个绷带般大的、连接云端的传感器,以帮助人们监测血糖水平。DexCom 负责开发传感器,生命科学部门负责处理微型化工作。 设备理想状态低价、可自由使用、小巧且联网,能够提供实时的...
Canon 拟投资33 亿美元,目标收购机器人与生命科学相关企业
全球光学影像设备大厂佳能(Canon)为拓展新事业范畴,计划投入高达4,000亿日元(相当于33亿美元)资金,收购从事机器人、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之企业。新事业发展可望在2020年为佳能带来1兆日元营收。 佳能社长御手洗富士夫(FujioMitarai)日前接受《日本经济新闻》访问时,针对2016年至2020年经营策略表示,目前数...
科学家开发出控制基因表达的新方法
最近,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实验和理论生物学家,描述了一种控制基因表达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一个可调的开关,由一个对于医疗、甚至生物燃料生产都很有价值的小非编码RNA分子制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国际期刊《ACS Synthetic Biology》。 本研究首席科学家、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生物科学部门的Cli...
中国科学家揭细菌防御漏洞 或有助新抗生素研发
科学家首次绘制出一个秘密通道的内部结构,从而有可能为对抗致命细菌的战斗开辟一条新战线,而且让它们的耐药性无用武之地。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23日报道,科学家几年前就知道,几乎所有细菌的防御工事都有一个“后门”。这个入口时不时地开启,从而为抗生素穿透细菌的细胞膜创造了一个微小的通道,这种穿透不会激发耐药性。 &...
8月14日《科学》杂志精选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学习发声的证据 研究人员曾经认为,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成长过程中,它们的发声几乎或者根本没有受到其看护者的影响;但是,一项新的研究揭示出,狨猴的幼崽在形成其发声的过程中会利用来自成年狨的声音线索。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转折,因为人类可能并不是唯一通过早期沟通进而使发声形成过程受益的灵长类。为了监测绒猴的声音发育,Da...
科学家揭示特殊基因或和胰腺癌患者生存率改善直接相关
近日,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翻译基因组学研究院(Translational Genomic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特殊的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在胰腺癌患者术后帮助改善患者的生存率,该研究还发现血液中循环肿瘤DNA的检测或可帮助揭示早期肿瘤的复发,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文章...
癌症科学家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菜篮子”研究计划成果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了“菜篮子”研究计划的首轮研究结果,该研究计划主要基于患者机体肿瘤的特殊突变来探究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研究者Jose Baselga表示,我们对来自全球22个中心的122名患者进行了研究,观察了多重非黑色素瘤BRAFV600突变的癌症...
科学家阐明肥胖和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
众所周知,肥胖是一种乳腺癌的风险因子,但研究者们并不清楚肥胖和乳腺癌的具体关联,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塔夫斯大学等处的科学家们就揭开了肥胖引发乳腺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的原因,这或许是促进乳腺细胞癌变的机制,该研究对于后期开发新型的乳腺癌诊断及治疗策略提供了一定帮助。 研究者Kuperwasse...
Nature:同性恋者在科学研究领域更受接纳
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统称为LGBT)似乎在科学界混的更好。一项美国调查表明,相对于其他职业,这些同性恋者(或双性恋)在科学界似乎更加得到同行们的尊重。调查还发现,在女性较多的领域(如社会科学领域)相对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们更容易接受LGBT人群。 Queer in STEM调查团队评估了在自然科学、科技和数学领域超过1400个LGB...
美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培育出近乎完整人脑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声称,他们在实验室首次培育出一个结构近乎完整的人类大脑。取得这一重大成果的研究团队希望这个大脑能够改变我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了解。 据英国《卫报》网站8月19日报道,尽管这个类似5周大胎儿大脑的微型大脑没有意识,但对希望研究发育性疾病发展过程的科学家而言,它可能具有潜在用处。它还可用于测试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巴西科学家发现从响尾蛇中提取的毒素可用于治疗斜视
响尾蛇有剧毒,但其毒素也可用于医疗。巴西科学家近日发现从响尾蛇中提取的毒素可用于治疗斜视,其原理与目前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斜视相似,未来或可成为新的治疗方案。 据当地媒体报道,巴西研究人员发现,响尾蛇毒素可让肌肉暂时麻痹,使其局部放松。这可用于治疗肌肉异常问题,比如帮助负责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恢复平衡。 斜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负责控制眼球...
美国科学家发现控制生物钟的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在白天神经元中高钠离子通道活性会开动细胞,最终唤醒动物;在夜间高钾离子通道活性会关闭细胞,使动物入睡。更好地理解这一机制能够有助于研发新药物解决与睡眠-觉醒问题有关的生物钟困扰。 十五年前,一只奇怪的突变果蝇吸引了西北大学生理节律专家Ravi Allada博士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因此引导着神经科学家在最近发现了动物的生物钟是如何做到在早上醒来,在晚间睡眠...
军事医学科学院Nature子刊发表癌症新文章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大连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去泛素化酶OTUD3调控了PTEN稳定性及抑制了肿瘤形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7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任职于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和大连医科大学的张令强(Lingqiang Zhang)研究员。张令...
重磅: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出炉 部分大学表现逆天(含深度分析)
顶尖高校表现依旧强悍 从今年的总体立项情况看,上海交通大学依然高居第一,总立项数高达885项,立项总金额4.879亿,相比去年的822项再前进一步,浙江大学以712项目位居第二,立项总金额4.032亿,依然保持了出色的表现,从立项的总体数量上看,上海交大和浙大两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霸主高校已经雄踞前二很多年了,而这个...
科学家阐明肿瘤恶化新机制
科学家们都知道,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样的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可以促进许多癌症的发展,而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通过名为MIF的细胞因子或可关闭EGFR的表达,MIF名为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该项研究或为开发治疗癌症的新疗法提供思路,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 揭示EGFR在肿瘤微环...
关于公布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2015年3月2日至3月20日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接收项目申请165598项,经初步审查受理162433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Nature子刊阐明癌症与糖尿病关联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TRB3通过与p62互作,阻碍自噬/蛋白酶体降解,介导了代谢因子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诱导的肿瘤发生与发展。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3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长江学者胡卓伟(Zhuo-Wei Hu)...
科学家培育出高智商老鼠 或有助痴呆症治疗研究
科学家通过改造单个基因培育出超级聪明的老鼠。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老鼠不但更加聪明,而且不易感到焦虑或记住恐惧。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14日报道,研究人员希望,这项发现将对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失调症的治疗有所帮助。 报道称,英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改变了老鼠体内的一种基因...
Cell reports:科学家解析PKC精细结构为药物开发提供新靶点
蛋白激酶C(PKC)是通过磷酸化调节其他蛋白活性的一类蛋白激酶。这种简单的生化过程对于决定细胞存亡至关重要。如果PKC活性发生异常,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在一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的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对PKC的精细结构进行了进一步解析,为调节PKC的活性提供了新的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