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5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The scientist:盘点2014年度顶级科学家
每到年终,The scientist 会对本年度的创新产品、年度科学人物和学术界丑闻等进行一系列的盘点。发表于12月23日的“Top Scientists of 2014”文章就对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等重大奖项的生命科学家以及在今年逝去的一些著名研究人员进行了总结。 诺贝尔奖(The Nobels) 由于鉴别出哺乳动物大脑内部GPS背后的细胞元件和网络,John ...
2014年度三大科学丑闻
和从前一样,在这一年之中除了成为头条新闻的那些科学突破,科学界也有黑暗的一面。从学术不端到人为失误,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太好的状况。 12月25日,The scientist 网站在一篇新闻评论中列出了2014年最受瞩目的科学丑闻事件,包括一种创新性细胞重编程方法的公布及论文撤稿;一家著名同行评议网站遭到起诉;以及美国联邦机构...
以科学捍卫公正:中国遗传学会法医遗传学分会成立
2014年12月25日,中国遗传学会法医遗传学分会成立仪式及学术交流会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隆重召开,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院士、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沈敏所长、中国遗传学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大儒教授、中国遗传学会资深顾问安锡培教授、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王春香教授以及来自司法部司鉴所、各高校、公安、安...
Cell:科学家首次由人类皮肤细胞培养出生殖细胞!
以色列和英国科学家培养人类的卵子和精子,材料来自一个人的皮肤细胞。这一研究的成功将给不育症的治疗前进了一步,当然会面临巨大的争议和安全性审查。该研究12月24日在线发表在《细胞》上,科学家首先将皮肤细胞诱导成为诱导干细胞 (iPS),这种细胞可以分化为任何细胞,包括精子和卵子。 自2012年10月开...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可以控制生物钟的关键分子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可以控制生物钟蛋白质的关键小分子,这就为控制机体的昼夜节律来有效治疗和昼夜节律相关的机体异常,比如睡眠障碍或焦虑症等提供一定的研究数据。 昼夜节律...
Nat Commun:科学家揭开了人类大脑的起源之谜
在寻找我们大脑起源的研究上,海德堡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中枢神经系统(CNS)及其高度发育的生物结构在进化上的重要线索,研究人员一直利用海葵(Nematostella vectensis)模型在分子水平上来研究神经的发生,而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特定的基因和信号因子阐明了大脑神经细胞集中的起源如...
Science:科学家开发出可用于医学研究的人工分子转运蛋白
近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表示,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携带跨膜单一原子的人工转运蛋白,其为开发一系列新型小分子来进行纳米研究及医药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线索。 每一个人类细胞都由脂质层所包围,而脂质层作为天然的分子屏障,其可以保护细胞器及其它元件,而这种细胞“皮肤”也很...
Nat Med:科学家揭示外套细胞淋巴瘤发病的分子机理
近日,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了非霍奇金淋巴瘤亚群外套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理,尽管目前有许多新疗法,但外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依然很低,研究者表示,在许多淋巴瘤细胞中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已经不再发挥功能了,这就会促使淋巴瘤细胞失控繁殖,研究人员开展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为何淋巴瘤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不再具有功能,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年度十大科技热词出炉: 移动医疗入选
科技可以超越时间,让我们预见人类社会的未来:“APEC蓝”表明,雾霾可以根治,蓝天终会回归;“登陆彗星”只是一个开始,太阳系起源之谜将逐渐破解;医学正在革新,“移动医疗”会让医疗服务更快捷、更具针对性;“马云”引领了创新,属于中国的创业时代正在到来。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杂志日前遴选出本年度十大科技热词,它们是2014年的科技烙印,也是科技史上的...
2014七大有关返老还童的科学研究
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马上就要离我们而去,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5年,又有人在感慨,“苍天呐,我们又老啦!“,想想看自秦王统一天下后,寻找返老还童灵丹妙药的传说故事,就一直没有停歇过。对此,小编今天也按耐不住以往对生命领域的激情,对2014年发生生命领域里,生命”大咖“们发表过的有关”返老还童“的科学研究进行了一一回顾。希望你们喜欢。 血液中或有返老还童因子 ...
《科学》预测2015年科研热点(生物类)
Science杂志公布了2015年值得关注的科研热点,也就是在未来一年内有可能出成果的研究方向。这包括北极海冰,复合免疫疗法,干细胞制备等。 联合免疫疗法 COMBINED IMMUNOTHERAPY 两年前,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将榜首颁给了癌症免疫疗法,在这两年内癌症免疫疗法持续升温,目前一大焦点就是联合两种...
Nature封面故事:《自然》杂志2014年度10大科学人物
本期封面是关于《自然》杂志编辑评选出的2014年度10大科学人物的。 今年的十大人物包括: 1、Andrea Accomazzo,他是将Philae探测器降落在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上的“罗塞塔”(Rosetta)探测任务的飞行主管; 2、Radhika Nagpal,他为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方面的迅...
美生命科学中心100万美元助研一次性埃博拉检测方法
马萨诸塞州生命科学中心昨日宣布了一项100万美元的科研拨款用于一种快速、一次性、分子诊断埃博拉病毒的检测方法的研发。 该项目包括了公司,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的合作。该项目由全民诊断公司领导,合作伙伴包括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通用电气医疗集团,剑桥咨询公司,Eiken,BBI和塞拉利昂的WellBody联盟。在合同的条款下,合作伙伴将寻求增...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白血病致病基因
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湘雅二医院医学研究团队从临床疑难病例入手,运用科研手段破译了一种新型白血病的致病基因,对揭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据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分子血液病研究室张广森教授介绍,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新的亚型,并克隆了该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致病基因“GTF2I-RARA...
一名科学记者的基因检测之旅
Jennifer Couzin-Frankel与两个孩子正在做游戏 和很多人一样,她希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基因检测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家人的健康。 Jennifer Couzin-Frankel是一名记者,不过《纽约时报》的文章标题却很少与她本人具有相关性,这正是今年秋天她对此流连许久的原因。这则报道的标题是“...
2014年Science 杂志亮点研究成果
Science及其子刊 [1] Science:研究揭示共生肠道微生物如何调节宿主免疫反应 根据西奈山Icahn School of Medicine一组研究人员最新完成的一项新研究证实:GM-CSF蛋白在维持肠道免疫耐受起到重要作用,蛋白缺陷会增加炎症性肠病(IBD)易感性。IBD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EMBL科学家发布新荧光标记技术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科学家们在12月8日的《Nature Methods》上发表了一种新标记技术,为人们揭示了小鼠神经系统的更多细节。研究者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很方便的使用各种人工标记,拓展自己的研究范围,提高荧光成像的分辨率。 “这一技术能帮我们看到之前看不清楚的细节,”这项研究的领导者,EMBL的Paul Heppenstall说。“比如皮肤上毛发附近的神...
如何撰写独特的科学论文:引用,而不是抄袭
科学,是共同合作努力得到的结果。现今科学家的工作是以过去几代科学家工作为基础。例如,如果没有CarlLinnaeus1以及跟随在他之后对那些成千上万种物种命名的人们,那么今天,比如当一个生态学家要发表一篇新的研究时,就不得面临试图描述森林中每一个物种。然而,我们作为科学家,在他人研究基础上进行研究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人的工作成果,而不是将它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发表。就如,Lin...
Ecosphere:科学家首次绘制出了人类疾病全球图谱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cosphe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绘制了引发人类疾病的病原菌图谱,该图谱中研究人员将世界分为许多不同疾病发生的区域。 研究者表示,依据传播媒介相关的人类疾病,世界可以被分为7大区域,这些疾病媒介都包括通过害虫进行的传播,比如蚊子传播的疟疾;而依据非病原媒介相关的...
全球500强制药公司研发科学家生存指南
最近一阵筹备职业生涯讲座,和很多朋友交流,感触颇深。中国人在跨国大公司混,大多是技术出身。很多人忙碌了一辈子才发现,闷头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没有前途的。漫漫职业生涯中,危机四伏,逆水行舟,稍不注意就会被踢出游戏圈子。今天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探讨专业技能之外的“虚技能”。 1. 提升价值 职业打工,你就是商品。不能创造价值就会被淘汰。技术和知识本身不是价值;提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