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3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长海医院中医科开展免费脂肪肝“治未病”服务体验
近日,在上海长海医院门诊大楼四楼中医科的诊区内,正在开展一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脂肪肝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凡是持有本年度内超声确诊的脂肪肝报告,并带上相应的体检资料,均可以免费获取长海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提供的健康指导,以及药食两用中药制剂的全程干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饱受脂肪肝的干扰,脂肪肝的发...
我国科学家自主“打印”出3D打印肝单元
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9日在杭州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发的生物3D打印工作站。利用这款新的生物3D打印设备,科学家们“打印”出了3D打印肝单元。 这两项研究成果9日获得了相关863计划项目专家鉴定组的肯定,认为其不但推进了3D打印人工组织器官的研发进程,也为新药筛选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将推动中国新药创制与开发。 &em...
肝癌复发预测:循环肿瘤细胞DNA
根据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循环肿瘤细胞DNA是能够准确预测肝切除术后2年内肝细胞癌复发的一个因子。 “我们发现,循环肿瘤细胞DNA水平能够准确反映肝细胞癌的肿瘤进程和治疗效果,”广岛大学Atsushi Ono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循环肿瘤细胞DNA的基因组图谱分析,可能会指导肝细胞癌的...
李兰娟院士:十几年后,中国能摘掉乙肝大国帽子
昨天,浙大一院庆祝感染科成立60周年,感染病中心举办了一次大型肝病讲座和义诊,感染科的院士、教授一起坐诊。 肝病反复不愈跟肠道菌群失调有无关联?家里有肝炎病人该如何护理?肝病专家号难挂怎么办?专家们耐心解释。 这些专家里面,最大牌的自然是李兰娟院士了,在昨天的讲座上,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传染病专项技术...
JCI: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人类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机制
近日,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范祖森研究小组在国际学术期刊JCI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肝癌干细胞中发现转录因子ZIC2表达水平较高,并对其维持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肝细胞癌(HC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复发率高和肿瘤异质性是这种癌症的两个主要特征。近年来一些研究提出癌症干细胞模型,他们发现一...
研究发现索拉菲尼治疗肝癌个体差异原因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谢东研究组在最新研究中发现了索拉菲尼治疗肝癌疗效的个体差异原因及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肝脏学》期刊。 索拉菲尼作为一类有效的ATP竞争型RAF激酶抑制剂,是近年来第一个用于治疗晚期肝癌的分子靶向型药物,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但临床研究显示,索拉菲尼在肝癌治疗上的响应率较低,疗...
贺福初院士权威期刊发表肝癌研究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通过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出TFII-I 发生SUMO化修饰参与了肝癌细胞增殖。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杂志上。 任职于复旦大学的贺福初(Fuchu He)院士及Fan Zhong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贺福初院士是国际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咖啡因可降低男性丙肝患者肝纤维化风险
在一个横断面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咖啡和咖啡因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男性退伍军人晚期肝纤维化发展风险降低是相关的,根据研究数据显示。 研究人员,包括休斯敦贝勒医学院和Michael E. DeBakey VA医疗中心的Hashem B. El-Serag博士,分析了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910名退伍军人的的数据,并评估了每个人含咖...
Cell发布肝脏再生医学重大发现
肝脏自我修复及再生的机制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现在,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群肝细胞能够比普通肝细胞更好地再生出肝组织。 这项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新研究,第一次鉴别出了所谓的“杂种肝细胞”,并证实它们能够再生出肝组织且不会引起癌症。尽管大多数的研究工作都是在小鼠模型中完成,研究人员称也在人类肝脏中找到了相似的细胞。 在...
肝癌预警提前一年
中山大学团队发现更灵敏肝癌预警指标 中山三院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合作,通过对1416份血清标本的检测分析,建立了可早期预警肝癌的miRNA分类器。它比目前常规采用的肝癌预警指标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提前1年发现肝癌。 “小肝癌”病人在临床诊断前九个月抽血检测A...
肝病预后预测新方向:标记基因
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中肝星状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预测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最新研究显示。 “这项研究确定了在预测晚期肝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时,肝内肝星状细胞来源的标记基因要优于标准措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校的Scott L. Friedman博士通过邮件告诉路透社记者。 &emsp...
中山大学80后博导Hepatology发表肝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人类肝细胞癌中CXCR3+ B细胞将促炎症IL-17反应与促癌巨噬细胞极化关联起来。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 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邝栋明(Dong-Ming Kuang)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编辑及免疫治疗。 &emsp...
Nature:终于找到你!肝脏干细胞来源揭秘
Nature杂志最新在线的一篇研究中,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HHMI)的科学家确定了能够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的干细胞。这项研究解开了关于肝脏不断新生的细胞到底从何而来的老谜团。研究的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HHMI研究员Roel Nusse博士说:“我们解决了一个很老的问题.我们发现,就如同其他需要补充丢失细胞的组织,肝脏干细胞也会增殖和产生成...
导致饮酒脸红的ALDH2基因多态性
2015年7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仓勇研究组合作研究的题为“ALDH2(E487K) mutation increases protein turnover and promote...
Nature:揭示肝脏干细胞来源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科学家们发现了生成功能性肝细胞的肝脏干细胞。这一研究工作解开了关于肝脏中新细胞起源的一个长期的谜题,即便在健康器官中随着细胞的死亡肝脏也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细胞。 研究的领导者、HHMI研究员、斯坦福大学Roel Nusse说:“我们解开了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我们证实像其他需要补充失去细胞的组织一样,肝脏中具有一些干细胞,在即便没有损伤或...
(NICE)发布指南推荐3款新型丙型肝炎治疗药
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评价研究院(NICE) 29日发布治疗指南,向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推荐了3款新型治疗药物: ●百时美施贵宝的Daklinza(daclatasvir) ●吉利德的Harvoni(复方sofosbuvir和ledipasvir) ●艾伯维的Viekirax(复方Ombitasvir-paritaprevir-ritonavir)或...
我国控制乙肝流行成效显著
2015中国肝炎防治论坛近日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就肝炎防治的形势与挑战作了讨论。与会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控制乙肝流行成效显著,由于小年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的大幅下降,使全国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总携带率平均水平从1992年时的9.75%的高流行水平降到了2006年的7.18%,居于中等流行水平。 我国是全球乙肝病毒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有近28万人死于肝硬化、肝癌等...
追记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原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志强院士:留取肝胆照人间
“我走后,遗体要用于医学解剖。”临终前,老人一再叮咛。 可是,接到为老人解剖遗体的通知后,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文载律却迟迟下不去手。 躺在手术台上的这位93岁老人,是他多么熟悉、多么敬仰的人啊!老人生前与他畅快地进行病理分析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这位老人,便是我国肝胆外科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原组长黄志强。4月,在他抢救过无...
2015世界肝炎日:关于肝炎你所不知道的秘密与误区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今年肝炎日的主题是“抗击肝炎,预防先行——疫苗接种好,铸就健康路”。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 所谓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多种肝炎病毒(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世界肝炎日:防治肝疾我们一直在努力
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肝炎,立刻行动"。 肝脏是与人体代谢功能有关的一个重要器官,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合成等许多重要功能。常见肝脏疾病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