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3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画”说胆结石那点事,太生动了,秒懂!
又是急诊夜,长夜漫漫,无法睡眠,一时兴起来点科普吧。胆石症是肝胆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总结临床上患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和大家分享。因手头工具有限,将就看看简笔画吧! 1. 胆囊结石,开还是不开? 年轻患者,结石不大,无症状,可暂不手术,注意饮食,定期随访复查;有右上腹痛不适的症状,尤其是反复发作的病人,原则上均建议手术;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的,即使无症状...
绿茶的又一大功效:逆转肝脏损伤
肝癌在人类往往是致死性的,因为它往往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但是,在动物模型中,一项新的工作发现了一种肝癌的潜在诊断生物标记物,以及一种潜在的方法来逆转已有的肝脏损伤。这项研究在费城举行的2015AACR年会上被报道。 Georgetown Lombardi综合癌症中心的Ying Fu博士讲解了这项新的工作,“肝细胞肝癌,最常见的一种肝癌,由于缺少早期诊断的生物...
军事医学科学院Hepatology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靶向干细胞样肝癌细胞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叫做miR-125b的小RNA分子可通过SMAD2和Smad4来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靶向干细胞样肝癌细胞。该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权威杂志Hepatology(影响因子11.665)上。 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裴雪涛(Xue-Tao Pei)教授和岳文(Wen Yue)研究员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裴雪涛主要从...
科学家揭示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
肝癌是我国最严重的肿瘤之一,也是世界上五大常见癌症之一,因此,揭示肝癌发病机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临床意义。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受到了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可塑性潜能,在启动肿瘤形成和生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治疗措施尚无法针对肿瘤干细胞发挥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肝癌复发和耐药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和转移特征,因此,针对...
PNAS:肝癌早期诊断获突破
最近,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的方法,可诊断早期肝癌和肝转移,以及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五月十三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资料显示,每年有超过700,000人被诊断为肝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导致每年超过600,000人死亡。在美国,由于...
Nature Medicine揭示乙肝难愈之谜
由伦敦大学学院(UCL)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乙型肝炎通过刺激一些过程夺去了机体免疫细胞发挥功能必需的关键营养物质。研究人员将他们的结果发布在5月11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这项研究工作有助于解释一旦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肝脏中建立感染,免疫系统变无法控制这种感染的原因,并为沿着这条路开发出潜在的治愈性疗...
科学家揭示癌症发展新机制 为肝癌诊断及治疗提供新靶点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该校科学家与中山大学、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在营养匮乏条件下,癌基因cMyc诱发的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激活,对于癌症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临床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著名期刊《细胞研究》上。 &e...
PNAS:新型CRISPR抗病毒工具或可有效抵御丙肝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艾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利用来自细菌机体的Cas9抗病毒酶类开发出了一种新工具,其可以成功地抑制了人类细胞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活性。 Cas9是细菌CRISPR遗传防御系统中的一部分,通常科学家们利用其来对动物、植物甚至是人类细胞进行DNA的编辑,而本文中研究者却利用其来抑制丙肝病毒的RNA,从而实现抑制丙肝病毒...
科学家发现人类细胞中靶向丙型肝炎病毒的Cas9酶
来自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详细分析了来自革兰氏阴性的能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生成病毒蛋白的细菌Francisella novicida 的Cas9变异的使用。 作者认为:“这项研究强调了一种便携式,能够抑制病毒的域间方法,它可能只是Cas9介导的RNA靶向无数潜在的生物技术和医疗应用中的一个。 研究人员...
基因激活疗法可抑制小鼠肝损伤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化学家Hsian-Rong Tseng 说:“这是一项非常令人兴奋的工作,这将使转录因子传输到另一个不同的领域。” 我们的细胞产生超过一千个独特的转录因子,它们每一个都会结合到DNA的一个特定区域来提示基因的转录:从DNA创建 RNA模板来合成新的蛋白质。改变这些因子的活性将会增加...
汪国真去世真相
导读 据媒体报道,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汪国真于4月26日因肝癌不治去世,享年59岁。如此英年早逝,更是令人扼腕惋惜。实际上,根据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为25.7/10万,居全球之首,每年新发和死亡患者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 汪国真的最后时刻:病房里依然热爱生命 汪国真生前因病所住的是一间普通的单人病房,位于走廊最里面。穿着病号...
每天三杯酒精类饮料或可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咖啡则相反
近日,来自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研究人员发布的一项报告表示,每天喝三杯甚至更多酒精类饮料或许会增加人们患肝癌的可能性;但每天喝咖啡却会降低个体患肝癌的风险,这对于那些java编程爱好者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会经常喝咖啡来提神。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全球范围内参加34项研究的820万人的研究数据进行了追踪分析,在所...
精准医疗:3D打印应用于肝胆手术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首任执行院长董家鸿教授率领该院肝胆胰外科医师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完成10例胆道癌症精准根治性切除。通过3D技术实现胆道癌症的精确根治性切除成为了我国首创。 董家鸿教授介绍说,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已有诸多应用,除制作康复辅具、假肢和医疗模型等体外医疗器械,随着第三代3D打印技术的发展,在制作组...
全国爱肝日:WHO发布首份乙肝治疗指南!
2015年3月18日是第十五届全国“爱肝日”,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上周,世卫组织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份慢性乙肝治疗指导。慢性乙肝是一种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病毒感染,它损及肝脏,每年估计会造成65万例死亡,其中大多数死者处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从全球情况看,约有2.4亿人携带慢性乙肝病毒,非洲和...
HCV会螯合肝脏中的microRNA
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报道称:最新的数据显示乙型肝炎病毒(HCV)在肝脏中扮演着螯合肿瘤抑制microRNA的角色,这为解释HCV与肝癌的关系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线索。 MiR-122是一种特异性存在于肝脏中的miRNA,它与脂肪与肝脏的新陈代谢相关,但是它也被证明是HCV复制所需要的宿主因子。具体来说,病毒会富集R...
《转》访娄晋宁:新型人源化生物人工肝的医学转化之路
《转》访栏目介绍:《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我国每年约有几十万人死于肝功能衰竭,而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达四万人。由于肝功能衰竭往往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患者多在发病后的...
突破:我国新型人源化生物人工肝首例临床试验成功
十年磨一剑。日前,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新型人源化生物人工肝首例临床试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获得成功,这一重大科研突破为等待治疗的千万肝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每年由于重症肝炎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肝功能衰竭高达40万人,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超过10万人。由于目前对肝衰竭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患有此类病...
上海市重大工程:上海中山医院东院区正式启用
图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外景 孙国根摄 图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16层屋面停机坪 孙国根摄 医学论坛网讯 (驻地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齐璐璐)3月1日,总投资15.98亿元,经近6年的建设和3个月试运行,上海市重大工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正式启用,从...
Science:新型控释口服疗法或可逆转2型糖尿病及肝病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控释口服疗法,其可以有效逆转大鼠的2型糖尿病及脂肪肝症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 当前治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法并不能有效治疗引发疾病的根本性原因,基于早期研究,研究者Gerald I. Shul...
曾拍下512地震“敬礼娃娃”感人一幕 摄影记者杨卫华因肝癌逝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敬礼娃娃”新闻图片的作者杨卫华,因患肝癌在绵阳中心医院与世长辞。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杨卫华拍下“敬礼娃娃”感人一幕。 2015年情人节“敬礼娃娃”郎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