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2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23andMe现“高层震荡”,总裁辞职
2013年,长期担任消费者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董事的安迪·佩奇(Andy Page)开始担任公司总裁,并直接向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汇报。 然而,根据最新的外媒消息,安迪·佩奇近日宣布辞职,具体去向外媒尚未公布,不过离开后他或将还担任公司董事一职。 Andy Page,原23andMe...
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到来?继IBM Watson之后又一机器学习系统应用于医学研究
目前,科学家共发现了大约1100种能够穿透细菌细胞膜的抗菌肽,而这些抗菌肽编码基因中的大多数拥有大相径庭的序列特异性.近期,来自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系统,这种机器学习系统可以基于跨膜肽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现并设计新的阿尔法螺旋跨膜活性结构.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一种分类器形机器学习系统训练成为了一种支持向量机(SVM),这...
女性感染Zika病毒的风险更大,因为抑制阴道免疫反应
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阴道免疫系统对RNA病毒如Zika的反应被抑制。延迟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允许病毒在阴道中保持未检测到,这可能会增加怀孕期间胎儿感染的风险。 新发现表明,当性传播时,女性更容易感染收缩的RNA病毒,并且更难从其系统中清除感染。 Gladstone的助理研究员Shomyseh Sanjabi博士说:“我们的研究支持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
韩春雨势危! 20专家Protein Cell联名发文攻扼NgAgo基因编辑
距离Cell Research的那篇斑马鱼否定NgAgo基因编辑功能文章上线不到一周,国内另一份期刊Protein Cell又迅速发表了质疑Letter“Questions about NgAgo”。围攻之势明确,这篇Protein Cell对应的项目在立项之初便联合了国内外包括13位实名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的学者之一,温州医科大学谷峰教授在内20名学者共同署名于文章末...
诺华将出售510亿美元买来的爱尔康 拟80亿美元收购Amneal
近日,有消息称,因为持续下跌的销售额,诺华已有意出售爱尔康止损,并收购美国仿制药公司Amneal,以加强旗下山德士公司的实力。 瑞士医药行业巨头诺华公司(Novartis)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旗下业务部门包括创新药品(诺华制药)、眼科保健(爱尔康)、非专利药(山德士)、疫苗及动物保健产品等。 2014年起,诺华与业内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互换,以做强各自表现...
Nature:华西医院全球首例CRISPR临床人体实验,领先美国!
近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团队全球首次使用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Cas9编辑癌症病人T细胞并回输到病人体内进行癌症治疗。10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肿瘤学家卢铀教授对首位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基因编辑T细胞的回输注射,目前进展顺利。 此前回输不同基因编辑技术编辑的细胞的临床实验结果已经使临床医生兴奋不已,医学界一下子炸开了锅。...
Nature:中国进行全球首个CRISPR技术人体应用,治疗肺癌
今年7月21日,《自然》杂志曾报道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有望率先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人体,这使得中国科学家成为全世界首个把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注入人体的团队。 今日,《自然》杂志进行了后续报道,并确认全球首个CRISPR技术的人体应用已在中国启动。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在科研领域,它已展...
长岭资本完成首期1.25亿美元募资 专注A轮和B轮投资健康服务和消费服务领域
2016年11月15日,长岭资本(Long Hill Capital)宣布已于今年10月成功募集总计1.25亿美元的首期基金,该资金将用于投资国内技术驱动的健康服务和消费服务领域的早期公司。团队成员来自NEA、经纬创投、晨兴创投等国内外顶级创投基金,拥有合计超过30年的中国本土创投经验。 长岭资本是新一代主题驱动的创投基金,总部位于中国上海,致力于投资为每一个中国人带来健康和品质生活...
Cell Rep:美学者介绍DNA序列对肿瘤新作用
2016年11月1日, 国际著名学术杂志《Cell》子刊《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Ian J. Davis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报道某些短的DNA重复序列,或“垃圾DNA”,在尤文肉瘤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罕见的骨与软组织肿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 Ian J. Davis博士说:“有些人可能仍然认为这些非编码序列是垃圾序列;它...
循环MicroRNA:下一代肿瘤生物标志物
对于不同癌症患者,已有研究发现其血液循环中的游离核酸存在肿瘤特异或相关改变。微小RNA(miRNA)是一类转录后调节基因的短非编码RNA,其在发育和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致癌或肿瘤抑制性调节因子。 近些年,循环血液中miRNA表达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2008年美国研究者首次报道了循环miRNA有潜力成为实体瘤的新型标志物。之后通过血浆或血清非侵入性获取循环miRNA激...
真实体验五家基因测试公司,DNA数据库错误信息可能给精准医疗带来噩梦!
当你参与基因测试后,如何获取有价值的数据,遗传基因分析与某些特定的功能到底有何联系?美国知名记者 REBECCA ROBBINS体验了DNAFit, Genomic Express, Kinetic Diagnostics, Orig3n, 以及Simplified Genetics五家公司的基因测试服务,价格从154美元到400美元,帮助我们对于这个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
IBM、MIT和哈佛发起新基因组计划:用AI研究癌症
近日,IBM公司的“沃森”人工智能将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研究数千个对癌症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希望通过厘清耐药性产生的机理,研发新一代抗癌药物和疗法。 布罗德研究所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解释称,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疗法能抑制癌症数月甚至数年,但大多数癌症最终仍会卷土重来,部分原因在于肿瘤发生了变异,产生了耐药性。该研究所负...
Nature:科学家对美国大选结果持悲观态度
共和党人特朗普,在11月8日的民意调查中已经落后于他的民主党对手Hillary Clinton(希拉里),但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美国总统大选胜利。《Nature》杂志收集了科研人员对“特朗普当选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不同反应。 一些在美国工作的外国研究人员开始考虑离开这个国家。 @NatureNews这对于科学、研究、教育以及我们地球的未来,都是非常可怕的。我想是我回到...
今年的“11.11”注定不平凡:Cell Research 报道 NgAgo 有效…
11月11日晚上,光棍节,你在干嘛? 剁手党们:我在目不转睛的刷淘宝,抓住双十一的尾巴,屯上一年的货…… 马云:今年的双十一再创新高,我在想明年怎么搞出新花样,让大家继续剁手…… 韩春雨:我在想怎么解释下面的事情…… 11月11日晚上8点左右,Cell Research杂志以Letter to Editor形式在线发表了来自南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题为“NgAg...
Nature:测序研究引发的思考,谁该拥有个人基因数据?
大样本数据库是影响基因数据分析解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测序产业链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自己的基因数据贡献给科研,但是对于后续的数据反馈,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日,一位遗传学研究者在Nature网站上披露了如今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必要将原始数据反馈给参与者?以下为她的自述内容。 存在问题:参与者被拒绝访问原始数据 ...
Illumina发布癌症临床研究新品,可检测170个基因
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近日发布TruSight® Tumor 170,这是一个可以检测170个基因的新一代测序解决方案,标志着肿瘤谱分析从一系列单基因检测向多基因检测的方法转变,为肿瘤基因组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图。 TruSight Tumor 170提供了一套整合DNA与RNA的、基于富集的工作流程,靶向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DNA修复:解密癌细胞的端粒延长机制
染色体末端,即端粒不断变短限制了细胞的寿命。一些癌症细胞通过一种名为端粒替代延长的机制来避免这一命运,但这一机制的具体分子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细胞分裂期间,基因组的复制由DNA聚合酶实现。然而,每个染色体的末端是不完全复制的,这是因为DNA聚合酶需要5端'RNA引物,才能进行合成。这意味着DNA末端的重复序列——端粒在每次分裂时都会缩短。这种缩短限...
癌细胞“劫持”DNA修复途径来扩散
最近,美国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UPCI)的科学家发现,癌细胞能够“劫持”DNA修复途径来防止端粒(染色体的端帽)缩短,从而使肿瘤细胞扩散。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8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在一个细胞形成的时候,有一个倒计时钟开始滴答作响,决定了细胞能活多久。这个时钟就是端粒,是在细胞内每一条染色体末端的一系列重复的DNA字母。 然而,癌症细胞巧妙地“劫持”了这一端粒...
两篇PNAS,五个关键因子:癌症免疫疗法的瓶颈
虽然许多癌症患者对目前流行的癌症免疫疗法药物,如nivolumab 和 pembrolizumab都能产生积极的应答,但这并不是绝大多数。一般认为其中一些治疗失败是由于所谓的“冷”肿瘤,也就是说不会出现T细胞浸润,缺乏T细胞关键靶标——称为 neoantigens 的突变蛋白。 芝加哥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发表了“背靠背”两篇论文,发现了免...
Nature:测序研究引发的思考,谁该拥有个人基因数据?
大样本数据库是影响基因数据分析解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测序产业链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自己的基因数据贡献给科研,但是对于后续的数据反馈,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日,一位遗传学研究者在Nature网站上披露了如今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必要将原始数据反馈给参与者?以下为她的自述内容。 存在问题:参与者被拒绝访问原始数据 作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