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45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匪气”汪建:不喜欢“科学家和CEO”的称呼

2013-05-25

他从事着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基因研究,但不喜欢“科学家”和“CEO”的称呼。他有“匪气”但不蛮干,善“亮剑”但有底线。 “你为什么要身份呢,我是汪建对吗?我是真的对吗?” “对。” “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活得比较率性的 人。” “title就是华大基因汪建?” “这还不够吗?” 一个关于头衔的问题,汪建与记者绕了...

5月24日Science杂志精选

2013-05-25

量身打造的巨细胞病毒可帮助T细胞察觉更多的SIV Cytomegalovirus Vectors Violate CD8+ T Cell Epitope Recognition Paradigms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一种经过设计的巨细胞病毒(CMV)根本性地改变了T细胞保护恒河猴免于SIV感染的活性;猴子中的SIV相当于人类的HIV。Scot...

生物制药领域:收入最高的20位CEO

2013-05-25

近日在FeicePharma网站看到标题为“20 Highest-Paid Biopharma CEOs of 2012”的新闻,下面是上榜的公司老总和所领导的公司名。 CEO公司名称1Leonard'Len'SchleiferRegeneron2WilliamWeldonJohnson&Johnson(强生)3IanReadPfiz...

Cell 头条:肿瘤坏死因子的新作用

2013-05-06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140万人的生命被结核病夺走。而来自原卫生部的调查也显示,我国有近一半人口已感染结核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达500万,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位列第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结核病防治仍是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近期一组研究人员针对肺结核发病机理中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指出了肿瘤坏死因子TNF具有双重作用,能...

Science:让癌基因停止代谢

2013-05-06

许多人体所患上的癌症,尤其是神经胶质瘤和急性髓细胞性靶细胞AML都会出现IDH1 或IDH2基因的突变,这是两种能编码代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的重要基因。近期的研究发现通过设计能抑制这两种酶基因的变异的小分子,可分别减缓白血病和脑肿瘤细胞的生长。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是一种与细胞代谢相关的酶,其在细胞中的...

Lung Cancer:rs2269577加重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胃肠毒性

2013-05-01

X-box结合蛋白1(XBP1)是内质网应激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转录因子,也是维持细胞稳态的基本要素。为了调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时,XBP1基因的调控变量rs2269577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彭军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

Cell重要论文:绘制前列腺癌的遗传全景图

2013-04-27

人们通常认为,癌症是在基因随时间逐步突变,最终压倒细胞的生长控制能力之后形成的。然而,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对前列腺癌基因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之后,揭示出实际上遗传突变呈突然地周期性地爆发,引起复杂的、大规模的DNA重组,驱动了前列腺癌的形成。这项研究工作发表在4月25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由Weill Cornell医学院、B...

两篇Science聚焦衰老相关蛋白酶

2013-03-29

本期Science杂志发表了两项研究,研究人员分别获得了两种蛋白酶的三维晶体结构,人类ZMPSTE24及其酵母类似物Ste24p。这两项结构研究,将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这类蛋白酶的功能,并由此解析它们与衰老的关系。 若核纤层蛋白lamin A或金属蛋白酶ZMPSTE24的编码基因发生了突变,就会引发严重的早老病HGPS和一些相关疾病,如限制性皮肤...

CETP -629C>A rs1800775

2013-03-24

16q21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plasma        CETP          -629C>A        rs1800775 ...

CETP TaqIB rs708272

2013-03-24

16q21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plasma        CETP         TaqIB        rs708272 ...

CETP 16G>A (Ile405Val) rs5882

2013-03-24

16q21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plasma        CETP        16G>A (Ile405Val)        rs5882 ...

CETP -971G>A rs4783961

2013-03-24

16q21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plasma        CETP        -971G>A        rs4783961 ...

CETP rs12149545

2013-03-24

16q21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plasma          CETP                rs12149545 ...

CETP C>A rs3764261

2013-03-24

16q21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plasma        CETP        C>A        rs3764261 ...

CELSR2/PSRC1/SORT1 C>T rs646776

2013-03-24

1p13        Cadherin, EGF LAG seven-pass G-type receptor 2 (flamingo homolog, Drosophila)/Proline/serine-rich coiled-coil 1/Sortilin 1        CELSR2/PSRC1/SORT1...

ACE C>G rs4341

2013-03-24

17q23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ACE        C>G        rs4341 ...

ACE G>A(Ala157Ala) rs4331

2013-03-24

17q23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ACE        G>A(Ala157Ala)         rs4331 ...

获300万资助 青年学者Science发现细胞生长机制

2013-03-16

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SPH)的研究人员首次识别出了调控细胞生长和代谢所必需代谢途径的基本作用机制,这一途径以mTOR蛋白为中心,mTOR蛋白能对外界刺激,比如胰岛素和营养物质作出应答,传递细胞生长信号。科学家们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利用这种作用机制研发某些mTOR信号失去控制的癌症。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Brendan D. ...

Science新文章解析红细胞生成机制

2013-03-16

来自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一个研究人员小组确定了红细胞生成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步骤。这一研究发现可能不仅有助于阐明如贫血等血液疾病的病因,还使得医生们的梦想离现实更近了一步:在实验室能够制造出红血细胞,由此提供一个潜在的取之不竭的血液主要成分资源,用于输血。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必须生成1千亿个新红血细胞,才能维持其血液循环中的红细胞数量。...

庄小威研究组2013再发Cell文章

2013-03-16

来自哈佛大学,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SWI Remodelers Slide Nucleosomes with Coordinated Multi-Base-Pair Entry Steps and Single-Base-Pair Exit Steps”的文章,利用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解析了一种重要的超家族酶如何协调重塑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