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45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沸腾!最新《Cell》杂志几十篇论文为这一即将全面爆发的领域疯狂打Call!
近日,最新国际著名期刊《Cell》杂志用了整个一期,刊登了二十几篇关于微生物研究的文章,以“live in their world”为主题,其中包括我国科学家高福院士以及张永振研究员的重要评述文章。 ▶生命伊始◀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开始的? 也许电闪雷鸣、狂风骤雨让无机物形成了极其简单的有机分子,最终经过亿万年演化,造就了极其简单...
《Cell》!麻省理工张锋教授遭遇最强竞争对手!革命性突破!基因编辑超强新成员横空出世取代RNA干扰技术
纵观如今已经取得爆发式增长的基因编辑领域,最火热的除了Nature十大人物、著名华裔科学家哈佛大学David Liu团队开发的单碱基编辑技术(Base Editing)以外,另一CRISPR-Cas家族的明星分子-Cas13a绝对榜上有名。 Cas13a尽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然而,却不想突然蹦出一个它的孪生兄弟:Cas13d,来和它一争高下。 ...
【听周报】港交所CEO:生命科学的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到了
风向标速递 图,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来自港交所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4月20日出席活动后接受采访表示,港交所4月24日关市后,会正式公布整体改革和新规则,并于4月30日开始接受上市申请,有多家内地药企正准备排队赴港上市。他坦言,“对今天生物科技、生命科学领域来说,我们觉...
《Cell》重磅!曹雪涛团队发现晚期癌症恶化的新机制
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将于2018年7月20日在陕西华阴(华山)举行,会议同期将举行转化成果交流会,现征集现场展示生物医学科研项目,经过函审挑选20个项目进入现场,免注册费,并邀请投资方进行评审,对接。现场评出前3名,每名奖励一定数额现金。有意报名参加者请联系微信7644488。有意参与投资的也请联系微信7644488。 目前认为,癌症是一种发生于...
《自然》惨遭《Cell》打脸,半个世纪的争论再起!老年大脑神经元是否仍可再生?
成年以后,大脑的神经元到底还能不能够再生? 近日,著名学术出版机构CellPress旗下的《细胞-干细胞》杂志发表一篇重磅文章,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者首次发现,健康的老年人能够产生与少年人同样多的崭新脑细胞。 ▲这篇由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们发表的短篇研究报道...
Science:李旭日教授与比利时鲁汶大学 Peter Carmeliet院士联手揭示血管研究新策略
Science:李旭日教授与比利时鲁汶大学 Peter Carmeliet院士联手揭示血管研究新策略 《SCIENCE》杂志2016-2017最新影响因子为37.205 2018年3月23日,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旭日教授联合比利时鲁汶大学血管生物学及...
《Cell》子刊: 基因图谱为精准化疗奠定基础
“由于95%的癌症患者仍然使用化疗,我们意识到可以通过帮助临床医生开出正确的化疗药物来对癌症治疗产生重大影响,”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学院生物工程和医学科学教授Sourav Bandyopadhyay博士说。化学疗法是通过有效的毒素破坏快速分裂细胞中的DNA,将毒素传递到血液中,从而杀死全身肿瘤细胞。 ...
Science特刊:一文读懂CAR-T细胞疗法最新进展
2017年是CAR-T疗法的元年,我们见证了两款CAR-T疗法的上市。日前,《科学》杂志推出了新兴的癌症免疫疗法的特刊,回顾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一起了解风头正盛的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属于过继性T细胞转移(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的一种,这是输血医学的一个新领域,涉及淋巴细胞回输以实现抗肿瘤,...
Science特刊:一文读懂CAR-T细胞疗法最新进展
2017年是CAR-T疗法的元年,我们见证了两款CAR-T疗法的上市。日前,《科学》杂志推出了新兴的癌症免疫疗法的特刊,回顾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一起了解风头正盛的CAR-T细胞疗法。 本文转载自“药明康德”。 CAR-T细胞疗法属于过继性T细胞转移(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的一种,这是...
《Cell》子刊:少吃肉能抗癌
100多年来,我们已经知道低蛋白饮食(LPD)可以预防或限制移植和自发性肿瘤的生长。在1914年,Rous研究了缺乏蛋白质的饮食对大鼠移植的肿瘤的影响,并得出结论:节食的效果可以几乎不会刺激宿主的免疫过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Good和他的同事认为低蛋白饮食可以通过免疫手段影响肿瘤生长。现在,40年后,在本期“Cell Metabolism”一...
安诺基因助力全球首例亨廷顿猪模型的建立,登顶Cell
研究对象:亨廷顿舞蹈症,猪 合作单位: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美国Emory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发表期刊:Cell 发表时间:2018年3月 影响因子:30.41 研究背景 亨廷顿舞蹈病是由单基因突变导致的...
肿瘤DNA甲基化 | Cell和Nature这么做
2018年2月《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发表了题为“Epigenome-based cancer risk prediction: rational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的综述,指出基于表观遗传,特别是DNA甲基化的检测,能够满足肿瘤风险预测的各项需求,为肿瘤风险筛查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机遇: ...
《Cell 》子刊:颠覆认知!90%果糖被小肠消化!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者在报告中指出,他们在小鼠体内发现果糖(一种发现于水果中的糖)主要在小肠中吸收,而不是先前认为的肝脏。超过小肠处理和吸收能力的含糖饮料和精加工的高糖食物将动用肝脏来处理。此外,作者发现小肠的果糖吸收能力在餐后会升高。这项研究发表于2月6日《细胞代谢》杂志中。 &...
《Science》:肠道菌群出“叛徒”?会转移!会引起自身免疫!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多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中有着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月9日发表在《Science》上一篇名为“Translocation of a gut pathobiont drives autoimmunity in mice and humans”的...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突破!HIV竟是这样逃过免疫检查
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揭示了HIV隐藏在受感染细胞中的新机制,这种机制使HIV处于潜伏状态,可以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并阻止抗病毒药物冲洗出体外。 这项发现于2018年2月28日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这可能有助于设计和测试旨在治愈病毒的新疗法。 通常情况下,艾滋病病毒感染名为CD4 T细胞的免疫系统细胞,...
《Nature》&《Science Advances》微生物两连发:你的选择决定了你体内的微生物
对健康问题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人类体内的微生物群 当中-人类携带的大多数友好细菌对个人健康十分重要。研究发现,人体内的的微生物群几乎影响到健康的每一个方面,其微生物组成因人而异。微生物群的构成成分可能是从体重增加到情绪的关键因素。一些微生物组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变异始于人类基因的差异。 但在 Weizmann科学研究所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挑战了这一想法,并提供证据证明微生物组和健康之间...
厉害了上海交大!成果荣登《Science》!膳食纤维可助肠道菌群治疗糖尿病
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赵立平领衔的国际团队发现丰富多样的膳食纤维能使人体肠道有益菌群特异性增加,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同时,他们还找到了这些特异性肠道细菌。这项研究以《Gut bacteria selectively promoted by dietary fibers alleviate type 2 diabetes》为题发表在今天的《Science》上,再度引发研究界对肠道菌群的关...
《Cell》子刊:华人科学家叫板CTLA-4免疫检查点阻断假说
近几年来,针对CTLA-4、PD-1和PD-L1的单抗药物在免疫治疗中的效果逐渐获得认可,癌症免疫治疗中的免疫检查点 (Immune Checkpoint)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2018年2月22日,著名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刘阳/郑盼教授联合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长久以来流行的抗CTLA-4抗体Ipilimum...
《Cell》子刊:脂肪体细胞竟可修复伤口、预防感染!
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于近日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果蝇体内的脂肪体细胞竟然在伤口修复和预防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细胞过去被认为是固定不动的,它们可以像虫子运动一样迁移到伤口处,而不是像大多数游动细胞一样通过粘附在其他结构上运动。 到达伤口之后,这些脂肪体细胞发挥着几种重要功能。“它们工作更努...
免疫细胞竟会导致高血压?《Science》提出降压新疗法!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目前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并称为“三高”。 全球预计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同时,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脏病,中风,肾损伤,痴呆等其他疾病也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