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45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泻药引起肠道微生物组发生长期变化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14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ransient Osmotic Perturbation Causes Long-Term Alteration to the Gut Microbiota”。 图片来自Carolina Tropini, Sonnenburg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Cell:前列腺癌免疫治疗?CDK12基因了解一下
KEYNOTE-199临床试验首次证实,免疫疗法能够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发挥作用,但仅对约10%的前列腺癌患者有效。 在近日发表的一篇Cell论文中,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取得一项新进展——用基因检测鉴定出能够获益于免疫疗法的前列腺癌患者。 CDK12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参与“调节关键的细胞过程”以及...
科研 | 剪接体全体结构破译指日可待 ——施一公团队再发Science解析完全组装剪接体激活前结构
导读 大家都在高中生物课上学过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DNA被转录生成信使RNA,信使RNA被翻译成蛋白质(其中DNA和RNA都可以自我复制)。如果你进一步学过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知道真核生物DNA基因的不连续性,它们包括编码蛋白的外显子和不编码蛋白的内含子。因此,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称pre-mRNA,前体信使RNA)后,需要经历内含子剪除和外显子拼接,这一过程被称为...
Cellectis开发新的CAR-T安全开关技术:CubiCAR
近日,Cellectis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报告了一种新的CAR-T安全开关技术——CubiCAR,CubiCAR是一种三功能CAR,可以通过FDA已批准的利妥昔单抗来实现CAR-T细胞的纯化、检测和清除。这是一种集成化(all-in-one)的CAR结构体系,目前,Cellectis正在与美国合作伙伴Allogene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这种新一代C...
美FDA限制Keytruda和Tecentriq单药一线治疗前列腺癌
现在,两种药物的标签已经进行修订,包括要求检测PD-L1表达水平。相关限制信息如下: Keytruda:适用于不适合含顺铂化疗且肿瘤表达PD-L1(合并阳性评分[CPS]≥10)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患者,以及不适合任何含铂(platinum-containing)化疗且无论PD-L1状态如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患者。 Te...
《Science》子刊:肥胖元凶又增一员!这次是小RNA的研究新星“LincRNA”!
肥胖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肥胖人数的与日俱增,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罹患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研究脂质代谢目前已经成为机体代谢研究领域的重头戏。然而,目前人们对于脂质调控途径的认识并不能为临床减重提供足够的帮助。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开展,研究人员发现肥胖或与一些非保守调控位点相关。LincRNA参与多种转录后修饰与表...
Cell:神奇!非编码DNA竟能修补前列腺癌治疗bug!
1985年美国总统里根74岁查出前列腺癌;2001年南非总统曼德拉76岁时确诊前列腺癌;2003年台湾知名作家李敖68岁确诊前列腺癌;2012年股神“巴菲特”82岁时查出有早期前列腺癌;不仅是名人,普通人也会患上前列腺癌。俗话说:“女人的乳房,男人的前列腺,是一生中最令人头疼的部位”。几乎所有男人一生中都会遭受前列腺疾病的痛苦,而前列腺癌更是被形容为“沉默的杀手”...
前沿:Science重大突破:删除一段DNA,逆转小鼠“性别”!
编者按 调节一个“DNA开关”,让男性变成女性?科学家们已经在小鼠身上实现了这一“听起来很科幻”的事情!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 图片来源:Science(DOI: 10.1126/science.aas9408) 在6月14日发表的题为“Sex reversal following deletion ...
【重磅评述】Science为青年科学家背书
5月18日,Science杂志刊发了由前主编Bruce Alberts教授领衔的评论文章Improving support for young biomedical scientists,呼吁加大对生物医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支持,鼓励他们开展更多原创性的研究[1]。 这已经不是Science第一次为青年科学家发声了。在4年之前,他们就以...
《Cell》子刊:如何减缓肿瘤进展?利用DNA修复!
DNA修复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其到关键的作用。因此,研究人员不断探索靶向DNA修复机制关键蛋白在肿瘤疗中的作用。目前研究人员提出了对抗备用DNA修复机制的新方法。 DNA修复关键工匠-BRCA蛋白 被称为BRCA的蛋白质是BReast CAncer易感基因的缩写 ,这种蛋白在细...
《Science》:神奇!基因疗法竟然可以降血脂!
心血管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的患者,这其中又以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为严重。因此,世界各个研究机构和医药公司都在想方设法的研究调节血脂的药物。一个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或者为此开辟新的研究道路,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的《Science》杂志社上。 “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 正常人体存在多种胆...
惊人发现!维生素B3有望治疗帕金森!|Cell子刊
颤颤巍巍的老人于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可能罹患了帕金森氏症。除了手抖之外,帕金森患者同时还伴有肌肉僵硬,动作迟缓等症状,无法彻底治愈是他们内心的隐痛。有关数据统计,德国约有22万人受到帕金森病的影响,而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大约是1.7%,数值着实令人心惊! Michela Deleidi博士领导的研究小...
Science重磅:无创产前新进展!预测早产准确率高达75%-80%!
都说母子连心,血肉相连,这话不假,NIPT技术检测基础就是建立在孕妈妈外周血中存在着胎儿游离的DNA这一科学发现上的。最近,一项新的预测早产风险的血液检测方法出现了,利用的是母体血液中胎儿组织的游离RNA(cfRNA)记录来监测的,准确率高达75%至80%,而且该技术还可用于估测孕周和预产期。 早产儿是围产儿死亡率和病率的首要原因,约70...
《Cell》子刊:什么?糖尿病竟与DNA的这种表达修饰有关!
糖尿病影响全球超过4亿人,同时研究者先前就已经注意到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因此,先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多基因调控的胰岛细胞病变上,而几乎没有研究注意到糖尿病这一常见的内科疾病也与表观遗传学相关。近日,发表于《Cell Metabolism》杂志上的文章阐明了表观遗传学在糖尿病产生中的病理生理机制。 糖尿病...
Science子刊又一篇!自噬不仅延长10%寿命,还能保护心脏!|诺奖级发现
自噬是一种真核生物进化上比较保守的核酸和蛋白质降解途径,其生物学功能涉及到方方面面,与生物的生长发育、疾病、衰老等密切相关。2016年的诺贝生理学奖颁给了自噬机制的发现者-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但这仅仅是在细胞层面阐明了相关的自噬机制,尚未阐明自噬在哺乳动物中延长寿命或其他器官保护作用。 近期《Nature》发布了德克萨斯西南...
Cell子刊:大开眼界!脂质代谢竟能预测肥胖!看看你以后会肥胖吗?
我们所处的世界,并非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动态的、联系的世界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 ,由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共同作用而推动事物的发展,而疾病的发生也不外乎如此。 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和(或)机体自身的物质代谢异常导致机体内环境的紊乱进而促成疾病的发生。与此相反,我们是否能够通过早期发现机体分子水平的物质代谢...
《Cell》:扎心了!学习能力不够?记忆力差?都是这些基因影响的!
我们知道,世界上智力拔尖者不过寥寥,人们往往将他们的成功归功于决心和毅力,并以此勉励世人奋发向上。然而,5月31号《Cell》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表示,这些人的成功也许是因为他们在出生时就占据了基因优势,一些人类特有的基因在他们体内大展神威,这些基因是人类理解、学习、记忆等能力发展的关键,帮助他们赢在了起跑线上。 ...
《Cell》:颠覆认知!衰老的元凶竟是DNA的这种表达修饰!
随着机体衰老的发生,生物体的DNA会出现许多遗传位点的改变,这在许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为什么双胞胎在整个衰老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遗传学改变,这一直困扰这世界各地的遗传学家。目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染色体测序技术,发现了表观遗传在衰老这一生理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何为表观遗传学...
首次,陈佳及季维智院士登上Cell专访,谈论CRISPR的出路在哪里
iNature CRISPR的力量是不可否认的,但领域的未来在哪里? Cell的April Pawluk采访了了陈佳,季维智和Prashant Mali,讨论了我们在未来几年可以期待的成功和挑战。 “如果您必须同时启用安全性和重复剂量,那么免疫系统本身就是一大挑战。“ “我认为最近在中国,公众比以...
《Cell》子刊:白血病无需骨髓移植就能治愈?核心机制被发现!
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人死于白血病,仅仅依靠骨髓移植来治疗白血病,效果却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大部分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造血干细胞异常相关,它在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维持造血功能。临床上进行骨髓移植时,HSC(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大多会衰老,这不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