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44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粪便移植改善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又立一功!
荷兰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发现:来自体型较瘦的人粪便移植到肥胖的人群当中,可以暂时性的改善肥胖人群的胰岛素抵抗,但是这种移植之后产生这种作用的人群只有一半。 而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可以通过分析肥胖患者粪便中的肠道菌群的构成来预测这种粪便移植是否会改善肥胖人群的胰岛素抵抗。而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肥胖人群制定个性化的粪便移植,而这将会改善他们的糖尿病情况。 ...
Cell | 华人新发现:出生前大脑发育竟由它严格管控!
神经科学教授Guo-li Ming博士和Hongjun Song博士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使大脑工作的基本原则。Hongjun Song博士称,当大脑的发育过程出现错误,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这将导致人类精神疾病的发生。Guo-li Ming博士和Hongjun Song博士利用动物模型和人类干细胞制备而成的类器官,也叫作迷你脑(mini-brain),来将他们的研究发现与人类发生的精神疾病联系起来...
Cell最新研究:对抗心脏病,从调节肠道菌群开始
之所以过去被认为是营养物质,乃至一度被各国认可作为食品强化剂的左旋肉碱和胆碱能诱发动脉硬化,原因是这类物质能被大肠内的细菌代谢产生三甲胺,三甲胺被肠道吸收后在肝脏内被代谢成能促进动脉硬化的三甲胺N-氧化物trimethylamine-N-oxide(TMAO)。研究发现,摄取同样数量的左旋肉碱,杂食性人比素食者可产生更多的TMAO,这是因为杂食性人肠道内有特殊的细菌类型。 实验发现,给小鼠长...
《Nature》、《Cell》共同揭秘:维生素C抑制白血病机制!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自鲍林关于维生素C的言论发布以来,维生素C的功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人们所关注。同时,研究学者们也十分热衷于挖掘它与癌症的关系。 近日在《Nature》(Agathocleous团队)和《Cell》(Cimmino团队)上分别有文章报道了维生素C与白血病及其他癌症关系的研究。 ...
《Cell》:适当抑制调节性T细胞功能可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癌症免疫疗法的预期效果是身体的抗肿瘤反应得到提升,但这种提升不是过度的。 例如,清除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简称Tregs )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Tregs在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症方面意义重大。 这种“轻举妄动”可能会引起危险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提出,可以在不让机体免疫系统失控的情况下,适当抑制Tregs以加...
Science发文力证熬夜使人发胖,都是肠道微生物搞的鬼!
Lora Hooper博士及其研究生Yuhao Wang 9月1日,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在线刊登了一项重量级研究成果: 机体肠道微生物可以协同昼夜节律生物钟共同调节机体脂肪摄入和储存过程! 该项研究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免疫研究所的Lora V. Hooper教授领导, Hooper教授长期致力于肠道微生物以及机体营养代谢之间的研究。...
首次发现:外周血中异倍体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
肿瘤病人外周血循环稀有细胞 (circulating rare cells, CRCs) 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 和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CECs)。CECs不仅与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播散有关,还能够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靶点和疗效评估的标志物。 &...
Science:新技术使不育小鼠繁殖出健康可育后代
日前,英国Francis Crick研究所和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从基因不育雄性小鼠身上培育出了健康的后代,为解决人类不育症的常见遗传因素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 众所周知,性别由X和Y染色体决定。通常,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XX),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XY),但500个男性中约有1个男性的性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即会多出一个X染色体或Y染色体。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阻碍...
Cell惊人发现:维生素C竟然可以治疗白血病
8月17日纽约大学朗格医学中心的珀尔马特癌症中心研究者在国际顶尖杂志《细胞》上发表重磅文章,该研究发现维生素C不会导致骨髓干细胞分裂形成白血病,而是驱使其发生分化和凋亡。 研究者称, 双加氧酶TET2可以促使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血细胞并最终凋亡,而在白血病患者中却发现某些特定的遗传突变减弱了TET2的酶活性,从而驱使正常细胞向癌细胞转化。本研究则证实了维生素C...
2017国际干细胞与免疫治疗领导者峰会(2017 World Stem Cell and Immunotherapy Leaders Summit (WSCI))
2017国际干细胞与免疫治疗领导者峰会 2017 World Stem Cell and Immunotherapy Leaders Summit (WSCI) 2017年8月26-27日 中国·昆明 August 26-27 KUNMING CHINA 欢迎辞 尊敬的嘉宾: 您好!欢迎您参加2017国际干细胞与免疫治疗领...
Molecular Sciences:新研究确定可以帮助预防脑肿瘤发展的分子!
朴茨茅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脑瘤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明确了在肿瘤转移至大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分子。 癌细胞想要进入脑组织,首先需要通过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该研究提供了一种防止癌细胞结合...
炎炎夏日,热情似火 BIOMEDevice2017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上海圆满落幕!
2017年7月21日,BIOMEDevice China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在上海世纪皇冠假日酒店开幕!会议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创新服务专委会与商图信息BMAP联合主办,主题为全面提升植介入器材质量,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高温酷暑下,会场交流与探讨热度丝毫不减。会议共有130余位三类医疗器械产业、科研、临床、第三方机构、监管部门的行业人士相聚一堂,为产学研医提供了信息分享、...
Cell重要发现:肝脏的大小随昼夜节律变化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瑞士日内瓦大学Ueli Schibler研究组和瑞士雀巢健康科学研究院Frédéric Gachon研究组合作的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揭示了肝脏的大小也会随着昼夜节律发生变化。 肝脏是一个非常多功能的器官,它负责给血液解毒,还帮助调节新陈代谢,即使移除近三分之二的肝脏,它仍可以再生。但本研究表明肝脏比我们所预想的更加独特。当小鼠醒着时...
Nature子刊:免疫疗法重大突破,两种T-cell亚型默契配合,抵抗癌症效果更好
近日,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称为CD8 + T淋巴细胞的基本免疫应答细胞的不同亚型间如何配合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对癌症的最佳免疫应答需要两种类型的记忆T细胞的配合(一种在血液中循环,另一种在组织中循环)。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该项研究结果具有改善目前癌症免疫治疗策略的潜力,特别是与预防癌症转移有关。 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治疗手段,也是一...
Cell重磅:癌症如何扩散?原来是癌细胞“挟持”了正常细胞
一项新的研究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乳腺癌比其他乳腺癌更具有浸润性。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现在已经了解了癌细胞如何挟持正常细胞,以达到促进肿瘤生长以及转移的目的。研究人员在癌症患者的血液中检测到病毒类似物,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说,掌握这个过程的工作原理为开发新的乳腺癌治疗措施提供了可能。研究成果今日发表在“Cell”杂志。 除癌细胞...
Agena Bioscience与Intermountain Healthcare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精准医学
美国加州San Deigo与犹他州Saint George联合发布 -- 2017年7月12日,Agena Bioscience与Intermountain Healthcare公司共同宣布,就拓展MassARRAY®系统在肿瘤中的应用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该合作将着力于将Agena技术更为广泛地应用于液体和组织活检中,并最终形成靶向式检测方案。这些分子检测方案将增强Intermount...
Cell:防止衰老,细胞竟有一套精准端粒修复机制
来源:药明康德/报道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像鞋带末端的塑料头保护鞋带不会散开一样,端粒的作用是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端粒会逐渐缩短,对染色体的保护作用也会随之下降。如果端粒变得过短,这意味着细胞的遗传物质将变得不稳定,这时细胞分裂将会停止。端粒缩短和细胞分裂减少被认为是细胞衰老的典型特征。端粒如果由于意外事件在年轻细胞中被切短,细胞就需要对这些...
TOP 30国内外三类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企业7月汇聚上海 ——BIOMEDevice2017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
如果您也专注第三类医疗器械, 但是 跟不上国内外三类生物医疗器械申报法规与技术指南的最新趋势 需要学习了解三类无源医疗器材性能与安全性研究的企业领先经验; 想要加速临床前与临床转化与试验进程 亟待通过工艺优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稳定性 BIOMEDevice2017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 ...
Cell:科学家首次观察到CRISPR-Cas3切割DNA关键步骤,防止脱靶或成可能!
日前,哈佛医学院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首次观察到CRISPR复合物捕获DNA的细节,且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的关键步骤。研究结果于6月29日发表在Cell杂志,为提高CRISPR医学应用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必要的结构数据。 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CRISPR复合物靶向目标DNA链,并准备通过Cas3酶切割DNA的全过程。研究人员说,这些高分辨率结构揭示了错误检测的过程,...
TOP 30国内外三类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企业7月汇聚上海——BIOMEDevice2017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
如果您也专注第三类医疗器械, 但是 跟不上国内外三类生物医疗器械申报法规与技术指南的最新趋势 需要学习了解三类无源医疗器材性能与安全性研究的企业领先经验; 想要加速临床前与临床转化与试验进程 亟待通过工艺优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稳定性 BIOMEDevice2017中国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论坛 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