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004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单细胞分子图谱,揭秘微生物群对癌症空间和细胞异质性的作用!
导读:肿瘤相关菌群是人类癌症类型肿瘤微环境的固有组成部分。迄今为止,肿瘤内宿主-微生物群的研究主要依赖于bulk组织分析,模糊了肿瘤内微生物群的空间分布和局部效应。最近,有研究团队使用原位空间谱分析技术和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了宿主-微生物在空间、细胞和分子上的相互作用。 2022年11月16日,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的Susan Bullman等人在Nature发表了题为“Effect o...
【Nature子刊】湖大唐松青、朱海珍教授联合浙大王建莉教授发现急性炎症反应和肿瘤生长的双功能调节因子
近日,湖南大学唐松青、朱海珍教授联合浙江大学王建莉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RasGRP1 promotes the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restricts inflammation-associated cancer cell growth”,研究表明RasGRP1 可能是急性炎症反应和肿瘤生长的重要双功能调节...
【Nature子刊】华西医院杨胜勇团队开发深度学习分子生成模型,发现选择性RIPK1小分子抑制剂
发现全新骨架结构活性化合物面临的挑战 01 开发新药是一个昂贵且耗时的过程,可能需要超过10亿美元和10年的时间。在药物研发初期,尤其是对于创新药物研发而言,高效地发现具有新型骨架结构的苗头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传统的策略是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从现有化合物库中进行筛选;然而,因为现有化合物库的结构多样性有限,以及各大制药公司和药物研发机构已对化合物...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研究证明一种新的可对抗晚期实体瘤的 CYH33抑制剂
论文“First-in-human phase Ia study of the PI3Kα inhibitor CYH33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于2022年11月16日发表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人员报告了 CYH33(一种高选择性 PI3Kα 抑制剂)在晚期实体瘤中的 Ia 期、开放标签、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 (NCT...
复诺健生物与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完成VG201美国Ⅰ期临床首位实体瘤患者给药
加拿大温哥华/休斯敦 11月15日消息-复诺健生物与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宣布,已完成VG201美国Ⅰ期临床研究的首位实体瘤患者给药。 VG201是基于复诺健独家拥有的TTDR骨架构建的First-in-class一型HSV溶瘤病毒产品,对特异性表达癌胚抗原(CEA)的肿瘤具有增强的溶瘤活性,并产生免疫刺激细胞因子IL-12和IL-15/IL1...
【Cancer Res.】转移风险降低72%!运动诱导的代谢屏障可阻断癌症进展和转移性扩散
近期,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An exercise-induced metabolic shield in distant organs blocks cance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tic dissemin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中的数据表明了癌症的代谢可塑性和运动诱导的间质代谢重编程之间存在冲突,提高了通过挑...
即将开播,免费注册 | Nanopore Day活动北京专场将于11月16日线上召开,欢迎参加!
随着Oxford Nanopore持续向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开放测序,我们多年的创新使得纳米孔测序技术平台更加简单灵活,使用纳米孔测序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们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Oxford Nanopore和中国的知名专家及科研人员将在本次线上活动上分享纳米孔测序技术更新及其在基因组学、单细胞多组学、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病原检测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 会议日程与报名方式...
【Cancer Cell】中山大学苏士成团队首次报道非白细胞表达Fcγ受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HER2乳腺癌患者中一些细胞的丰度与预后不良和对曲妥珠单抗的反应有关。在功能上,在曲妥珠单抗刺激下,CD16成纤维细胞通过增强细胞外基质硬度来减少药物递送。2022年11月14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苏士成团队在《Cancer Cell》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出一群表达III型Fcγ受体的成纤维细胞亚群,首次报道促癌的Fcγ受体信号。揭示成纤维细胞Fcγ受体激活后收缩胶原,阻碍药物递...
【Nature子刊】南医大团队发表胃癌研究最新成果,揭示病理学特征在胃癌中的预后和预测价值
研究发现病理学特征 (PS GC )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与单独使用的 TNM 分期系统相比,包含 PS GC和 TNM 分期系统的诺模图显示预测预后的准确性显著提高。此外,在具有低 PS GC的 II 期和 III 期胃癌患者中(但在具有高 PS GC的患者中则不然),观察到令人满意的化疗益处。因此,PS GC可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并可能成为辅助化疗决策的潜在预测指标。研究论文发表...
Sander Piersma:从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中推断激酶活性的工具及应用 | WeOmics-G13
“Westlake Proteomics Series (WeOmics)” 系列研讨会 由西湖大学Guomics实验室,西湖实验室iMarker实验室,The 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 (π-HuB) Project共同举办,并由西湖欧米承办,SCIEX协办。 本期研讨会主题: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和激酶活性 ...
今年4篇Circulation!复旦葛均波团队在心血管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OPTION研究:提供中国人群PCI术后DAPT优化治疗策略 01 2022年11月7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牵头开展、全国103家研究中心参与的OPTION研究成果在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科学年会最新科学研究(Late Breaking Science)专场重磅公布;相关研究论文同步发表于心血管领域顶...
【Nature】个性化治癌重大进展:编辑T细胞首次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CRISPR基因工程技术来改变免疫细胞,以便它们能够识别人肿瘤特有的突变蛋白。这些细胞可以安全地在体内存活,以找到并摧毁它们的目标。 这是首次尝试结合癌症研究中的两个热门领域:基因工程技术以创建个性化治疗,以及免疫细胞便更好地靶向肿瘤。该方法在16名实体瘤患者中进行了测试,包括乳房和结肠。 量身定制 01 ...
【PNAS】香港大学卢煜明团队基于cfDNA片段模式推断甲基化模式新算法,证实cfDNA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可同时获得
近日,发表在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的论文“Epigenetic analysis of cell-free DNA by fragmentomic profiling”,证明了使用 cfDNA 片段化模式来推断 cfDNA 分子甲基化模式的可能性,从而摆脱了亚硫酸氢盐测序(bisulfite sequ...
【Science子刊】癌症免疫治疗特刊社论:稳步向前的免疫检查点疗法
由于对免疫系统和T细胞生物学的有限认知,人们在利用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早期尝试中遭受了挫折。第一代癌症免疫疗法主要聚焦于寻找“开启”免疫反应的方法。“开启”开关涉及T细胞受体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相结合、抗原及CD28与其配体B7(配体B7在树突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上表达)相结合。用于“开启” T细胞的方法是将T细胞受体与抗原刺激(例如合成肽疫苗)相接合,或是接合CD28与活化的树突细...
【Nature】北大张宁/张泽民/朱继业:靶向肿瘤中性粒细胞或成肝癌治疗新策略
2022年11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团队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张泽民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团队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在单细胞精度定义了肝癌的五种免疫微环境亚型,并将其命名为TIMELASER分型系统,此外,还研究首次全面揭示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 https://www.nature....
【Nature】重磅!空间基因组学:助力科学家绘制癌症进化谱系图,破解乳腺癌扩散机制
这项新研究“Spatial genomics maps the structur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cancer clones”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讲述了现在如何绘制肿瘤发展图谱,结合癌细胞的遗传信息、周围的细胞类型以及它们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相互作用。未来,这种方法可用于观察治疗如何影响癌症,不仅仅在基因水平上,还包括对肿瘤与免疫系统及其周围...
万人参与的生命科学盛会,一同相约2023,纪念DNA双螺旋发现70周年
Omics & the Future 2022 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第十七届年会(ICG-17)10月30日在成都完美收官! 以“组学与未来”为主题,本届 ICG-17 精彩纷呈—— 现场的思想火花不断碰撞!海内外知名院士20+人、组学领域专家200+人、知名企业近20家共同探讨行业趋势,云端直播观看量达60万+。...
【Nature子刊】宾夕法尼亚大学发现肿瘤因子刺激肿瘤抗原的溶酶体降解并破坏其在肺癌中的交叉呈递
2022年11月4日,宾夕法尼亚大学Serge Y. Fuchs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Tumor factors stimulate lysosomal degradation of tumor antigens and undermine their cross-presentation in lung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因...
【大咖云集】Nanopore Day活动北京专场将于11月16日线上召开,欢迎参加!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11月10日在北京线下举办的Nanopore Day活动将顺延至11月16日于线上进行,原定于11月15日广州线下Nanopore Day 活动时间与形式待定,对于因会议延期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随着Oxford Nanopore持续向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开放测序,我们多年的创新使得纳米孔测序技术平台更加简单灵活,使用纳米孔测序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们也获得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