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00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重磅封面专题!三连发!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发布最新参考细胞图谱
胎盘图谱 从妊娠早期开始,胎儿来源的绒毛外滋养层(EVT)侵入子宫并重塑其螺旋动脉,将它们转化为大的扩张血管。已经提出了几种机制来解释EVT如何与母体蜕膜协调以促进有利于螺旋动脉重塑(SAR)的组织微环境。然而,哪些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参与这些相互作用以及它如何随着胎龄而演变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
【Nature子刊】新策略!克服耐药性、有效控制头颈癌
我国头颈部癌(含鼻咽癌)每年新发病例13.5万例,发病率排名第7,死亡病例数36,600名患者,死亡率排在第七位。 活性氧(ROS)参与癌症治疗,并作为微环境肿瘤细胞适应的驱动因素。医用气体等离子体是一种多ROS生成技术,在肿瘤细胞适应氧化应激和生长发生致命退化之前,已被证明对头颈癌(HNC)患者的缓和性肿瘤控制有效。 https://www.nature.com...
【Nature子刊】脑癌治疗新靶点,可广泛用于治疗其他癌症
染色质重塑子SMARCA4/BRG1是一个关键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协调脑肿瘤发展的分子程序中发挥多种作用。BRG1在脑癌中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特定于肿瘤类型的,并且在肿瘤亚型之间存在进一步的差异,这突出了其复杂性。 SMARCA4表达的改变与髓母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如少突胶质细胞瘤)、高级别胶质瘤(如胶质母细胞瘤)和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有关。脑癌中的SMARCA4突变主...
【Nature子刊】山东大学与哈医大肿瘤医院:新发现!可识别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新策略
我们对采用ypN0的Miller-Payne分级为4/5级TNBC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与采用ypN0的Miller-Payne 4组相比,采用ypN0的Miller-Payne 4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 63.8% vs. 83.0%, p = 0.003)和5年总生存率(OS, 71.0% vs. 85.5%, p = 0.007)均低于采用ypN0的Miller-Payne 5组...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最新研究: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的有效策略
7月10日,浙江大学夏宏光、王东睿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ARIH1 activates STING-mediated T-cell activation and sensitizes tumors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的研究论文,描述了肿瘤通过ARIH1和ARIH1-DNA-PKcs-STING信号传导的缺...
【Nature子刊】新方向!诊断肺癌新工具,或可用于临床治疗
通过比较NSCLC患者和非癌症个体的代谢组学特征,我们发现主要与色氨酸代谢、TCA循环、尿素循环和脂质代谢相关的代谢物浓度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此外,部分相关网络分析揭示了代谢物的新比率,显着区分了被考虑的参与者群体。利用鉴定出的显著改变的代谢物及其比例,我们开发了一个ROC AUC值为0.96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所开发的机器学习肺癌模型可以作为肺癌实时诊断方法的原型,未来可能会被引入常规临床...
【Nature】最新成果!迟洪波团队:改善癌症治疗,克服肿瘤介导的免疫抑制
营养物质是适应性免疫的新兴介质,但营养物质是否影响DC功能或先天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之间的通讯在很大程度上尚未解决。在这里,我们建立了谷氨酰胺作为细胞间代谢检查点,它指示肿瘤- cDC1串扰并允许cDC1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瘤内补充谷氨酰胺通过增强cdc1介导的CD8+ T细胞免疫来抑制肿瘤生长,并克服对检查点阻断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疗法的治疗抗性。从机制上讲,肿瘤细胞和cDC1s通...
【Nature Chemical Biology】清华大学发现相关癌症的共同机制及治疗潜在途径
7月3日,清华联合北大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名为“Dissolution of oncofusion transcription factor condensates for cancer 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全面审查了在各种癌症中发现的融合蛋白。该研究发现许多融合蛋白由相分离倾向域(PS)和DNA结合域(DBDs)组成,这些融合与异常的基...
【Nature子刊】重大发现!北京大学团队发现抑制结肠癌新靶点
119例患者结肠癌组织中miR663AHG的表达水平与miR663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 0.179, P = 0.015),与配对的正常组织相比,miR663AHG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 < 0.008)。miR663AHG低表达的结肠癌与pTNM晚期(P = 0.021)、淋巴转移(P = 0.041)和较短的总生存期相关(风险比= 2.026;p = 0.021)。实验表明...
【Nature子刊】重磅!剑桥大学揭示II型糖尿病治疗新靶点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Caus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type 2 diabetes”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利用运动试验测定的适能与静息心率之间的遗传重叠,在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450k名欧洲裔个体中研究了心肺适能...
【Nature 子刊】天津医科大学发现新的胃癌治疗干预目标
6月29日,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邓靖宇和刘勇等教授,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中发表了名为“SMYD3 drives the proliferation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via reducing EMP1 expression in an H4K20me3-dependent manner”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SMYD3促进了G...
哈佛、麻省理工等合作再登《Nature》!超一万人类癌症分析大揭秘!
6月28日,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以及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他们开发的一种计算工具发现染色体非整倍性确实会推动癌症的进展。研究论文“Cancer aneuploidies are shaped primarily by effects on tumour fitness”,发表在《Nature》上,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会为指导癌症治疗或开发靶向药物提供新的方法。 ...
史无前例!Nature重磅发布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正常乳腺单细胞基因组图谱
6月28日,一项由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贝勒医学院联合进行的研究创造了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正常乳腺组织图谱,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乳腺生物学,可能有助于识别如乳腺癌等治疗目标。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上,该图谱采用单细胞和空间基因组学的方法对126名女性的超71.4万个细胞进行了分析,突出了12种主要细胞类型和58种生物细胞状态,并确定了基于种族、年龄和...
【Nature子刊】最新!温州医科大学等合作发现食管癌诊断生物标记物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等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The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and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完整转录组数据的诊断性LN...
Nature重磅!复旦、西安交大、中国医科院等联合发布首个中国人群专属的泛基因组参考图谱!
6月14日,由复旦大学、西安交大、中国医学科学院等26家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人群泛基因组联盟(CPC)一期研究进展,以“A Pangenome Reference of 36 Chinese populations”为题发表于《Nature》主刊。初步构建了首个中国人群专属的泛基因组参考图谱,为破译中国人群基因密码奠定基础,为“健康中国”“精准医学”战略提供支撑。 https:...
【Nature子刊】中科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东医院发现癌症免疫治疗新机制
近日,中科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东医院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Nanovesicles loaded with a TGF-β receptor 1 inhibitor overcome immune resistance to potentiate cancer immunotherapy”的论文,该研究发现,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方文峰/张力/黄岩发现这种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潜在治疗新策略
6月12日,中山大学方文峰、张力及黄岩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Phase 1b trial of anti-EGFR antibody JMT101 and Osimertinib in EGFR exon 20 inser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来自临床前模型和开放标签多...
【Nature子刊】浙大研究团队发表癌症治疗最新策略
6月16日,浙江大学黄建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在线研究论文“Single cell profiling of female breast fibroadenoma reveals distinct epithelial cell composition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概述了单细胞分辨率的人类FAs,概述了FAs与正常...
【Nature 子刊】中山大学徐瑞华等研究发现安全可期的晚期实体瘤治疗新方案
6月1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A pilot study of lymphodepletion intensity for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derived neoantigen-specific CD8 + T cell therapy in patien...
【Nature】重磅!最新款泛KRAS突变抑制剂诞生,可“锁死”98%的kras突变
近日,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等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的最新研究论文“Pan-KRAS inhibitor disables oncogenic signalling and tumour growth”,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泛KRAS抑制剂,它能把KRAS蛋白的各种突变体“锁死”在非激活状态,从而实现精准抑癌。 https://www.natur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