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早餐同服药物禁忌
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药服用方法、时间也很多讲究,如有不慎,也许不能治病,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下面,我们就生活中药品服用常识向大家进行介绍。
两院增选院士 处级以上官员无资格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1月1日启动,这是去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根据新的院士增选实施办法或细则,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年龄上限下调5岁,取消部门遴选,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
他山之石:德国如何避免踩踏事故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发生过以欢乐开场、以死伤结局的踩踏悲剧,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也不例外。几次踩踏悲惨事件发生后,德国警方总结了大量安保工作的教训,建立并完善了安保体制,形成了一套符合德国国情、社情的防止踩踏发生的安保工作基本方针和具体做法。
注意! 睡不好会变胖哟
研究人员还提示,睡眠不佳也会导致体重增加,对于肥胖的人易患糖尿病,其中呼吸暂停也许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这种睡眠障碍不仅可以导致糖尿病,也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血压的增加。
海外就医: 为啥患者舍近求远
目前我国出国看病人数每年递增20%左右,海外就医中介机构介绍,2014年江苏共代理介绍30多人去国外就诊,八成以上是晚期肿瘤患者。
一家4口患癌 癌症或传染?
渝北区一家四口都患有肝癌,其中3人已经死亡;沙坪坝区一名男子前后两任妻子都患上宫颈癌。近日,国外医学期刊《Cancer Cell》刊发研究论文称,癌细胞具有传染性。
洋医疗器械维修费惊人:零整比达10倍
近日,在记者近一个月的走访和调查中,多位受访的医院及维修方人士表示,如果把一台进口医疗器械整机设备全部拆成配件,再按照厂家给各医院提供的配件价格加总,其总价要比整机报价贵上数倍,有的甚至超过10倍。
Nature关注中国科学不端行为
根据中国重要基础科研资助机构的报道,中国对于科学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政策已开始收到成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主任杨卫(Yang Wei)在12月30日于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14年NSFC的科学不端行为案例,尤其是剽窃和一稿多投的情况比前几年有所减少。
PLOS One去年发表1200多篇更错说明
前几天,查看某期刊,发现有不少的“论文更错说明”。于是我好奇心下来了,想看看这些年哪些期刊的论文更错说明最多。不查不知道,在过去10年中发表“论文更错说明”的居然全是大期刊,排在前六位的,我估摸着科学网上绝大部分科研人员都知道。
女人为什么总爱哭鼻子,还哭个没完?
伤心的泪水是人类独一无二的,而且是相对新进化出的一个功能,这对人类的进化发展大有益处。人类是目前已知物种中,唯一可以产生情感眼泪的。而睾丸素有抑制眼泪的作用,所以女性眼泪比男性要多。
心碎症候群:原来分手真会让人心碎而死
据研究,不少人在失恋分手后,会觉得自己的心有着被撕扯般的疼痛,或是像窒息般无法呼吸,一些恋爱经验较少的人常常会认为这是别人夸张的说话,其实不然,这些形容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基因突变致青蒿素失效:消灭耐药性疟原虫成防疟
围绕湄公河三角洲的地区因为疟疾虫泛滥而声名狼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疟原虫已两次对关键药物产生耐药性,其潜在的基因突变无情地席卷全球,迫使公共卫生官员不得不寻找抵抗疟疾的新方法。现在,耐药性突变再次卷土重来。
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出炉,你的母校排第几?
2014年12月29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大学雄居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榜首,清华大学位居第二,复旦大学名列第三。
PNAS:文章被拒,一定是坏事?
文章被拒,听上去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呢。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谁又能说这一定是坏事呢?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三名研究人员本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文章,称许多被拒绝的文章后来引用率都很高。
栏目推荐
Sci-Hub会影 |
【最强科普】基因检 |
3.15“打假”: |
世界睡眠日,科学家 |
40分钟!艾滋病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