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多西他赛耐药新机制!上海交大发文:癌症基因
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此时多西他赛等化疗药物成为一线治疗手段。然而,在最初一段治疗有效期后,通常会出现化疗耐药性。
胃癌免疫逃逸新机制!首都医科大学李鹏团队:靶向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是胃癌的一个公认的风险因素,这主要是由于其毒力因子—CagA。尽管程序性死亡配体 1/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L1/PD-1)介导的免疫逃逸在癌症发展中至关重要,但 CagA 对 PD-L1 调控的影响仍不清楚。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DNA复制应激或成结直肠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发现抑制OXPHOS同样能抑制体外和源自患者的CRC异种移植中具有糖酵解能力的结直肠癌(CRC)细胞的增殖和致瘤性。
中科院李亚平团队:注射用超分子水凝胶为三阴性乳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创建了一种由多肽-药物双亲化合物形成的阿贝西利负载超分子多肽水凝胶,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免疫疗法。
有效且安全!国外学者发文:感染预防和癌症治疗有
用于信使核糖核酸(mRNA)递送的脂质纳米颗粒(LNPs)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脂质纳米颗粒介导的脱氧核糖核酸(DNA)递送在临床上仍面临诸多挑战。
显著抑制肺转移!复旦大学发文:有前景的肿瘤靶向
肺转移是晚期黑色素瘤最常见的转移形式之一,死亡率高达 70%。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但这些方法往往疗效有限或费用高昂。
中山大学携手南开大学,工程化纳米颗粒为癌症治疗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开发了一种偶氮羰基炔修饰的超分子白蛋白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可共同释放羟氯喹和线粒体靶向光敏剂,旨在通过调节有丝分裂诱导级联氧化应激,从而治疗缺氧性肿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王洁团队:ATAD2靶点为小细胞
研究结果凸显了以ATAD2 YSDDDVPSV免疫肽为靶点进行SCLC免疫治疗的潜力,从而为开发采用T细胞疗法有效治疗携带HLA-A∗02:01的ASCL1阳性或NEUROD1阳性SCLC提供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途径。
中外大联合!天津医科大学/马萨诸塞大学联合发文
肿瘤异质性仍是靶向癌症治疗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常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利用可控炎症引导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药物递送,有效克服了肿瘤异质性带来的限制。
新分子治疗靶点!暨南大学汤绍辉教授团队:肝癌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IGF2)和 H19 在肝细胞癌(HCC)中过度表达。IGF2 衍生的 miR-483-5p 与癌症的发展有关。在此,研究人员研究了 miR-483-5p 在 IGF2 和 H19 过度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克服耐药并改善预后!苏州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合作
染色体不稳定性(CIN)是癌症的一个显著特征,通常与高分级前列腺癌(PCa)的不良预后相关。然而,CIN 水平过高可能会损害癌细胞的存活能力。因此,了解肿瘤如何适应 CIN 对于确定新的治疗靶点至关重要。
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团队:索卡佐利单抗联合疗法为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在中国54家医院进行。研究对象为经组织学确诊且从未接受过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成人患者。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