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女性的福音”——微生物组可能是鉴定
高危HPV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必要条件,如能在癌前病变期间通过加强宫颈癌知识的普及,定期妇检、普查TCT,必要时配合高危HPV检测,则能达到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的目的。阴道菌群(Vaginal Microbiota)以往认识并不多,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随着微生物组学的兴起。先前韩国有一项研究,是对双胞胎感染HPV差异的研究,认为阴道内微生物态,确实与HPV感染有关。那么,微生物组是否真的可以利用起来以预防HPV感染呢?
【Cell子刊】躲猫猫!删去一个基因令胰岛β细
1型糖尿病(曾被称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缺失或降低,导致无法将血糖储存为身体所需的能量。目前,该疾病没有解药,患者的余生必须通过饮食控制、血糖测量和注射胰岛素来手动控制代谢平衡。全世界多达2000万人经受1型糖尿病的煎熬,并承受青光眼、神经损伤、高血压和中风等疾病风险,其预期寿命缩短十多年。
【Science】:中英联合研究!人口流动和旅
由牛津大学和东北大学领导的全球研究团体对人口流动和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自疫情发生以来,虽然中国采取了有力地措施,大大控制了疫情的传播,但从全局来看,武汉的旅行限制措施实行的太晚了.研究表明,旅行限制的影响随着流行病的增长而减少。而湖北以外较早对进口COVID-19病例进行检测、跟踪和控制的省份表现最好,在预防或控制地方疫情方面表现最佳。
【新发现】高纯度鱼油不只是保健品!可预防至少7
鱼油,是指从深海多脂鱼中提取的油脂,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多种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一直被奉为降低甘油三酯和减缓大脑衰老等保健益品,但对鱼油治疗和预防特定临床疾病的功效究竟如何,目前争论不断,众说纷纭。
【突破】500,000+单细胞的RNA序列揭示
如今,单细胞生物学是一个热门话题。而在这一领域中,最前沿的则是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传统的“批量”的RNA测序方法可以一次处理成千上万个细胞。但没有两个细胞是完全相同的,而scRNA-seq就可以揭示出每个细胞独特的微妙变化,甚至可以揭示全新的细胞类型。
【热点】30000+病例在纽约爆发,全球应对疫
最近纽约出现了新冠病毒大爆发。这一爆发使得美国拉响警报,其他国家也高度关注。整个美国人民人心惶惶,希望政府能够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应对疫情。美参议院25日通过了2亿美元经济援助计划。
【科学周刊】令人心碎!大流行期间实验室正在对成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而如今,我们人类和一群实验小鼠就像砧板上的刀和鱼,他们被迫面临所谓“幸福”的死亡。
【研究】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极会影响基因
根据美国国家药物管理局的的报道,每天有超过130人死亡,死于阿片类药物的过量使用。三分之二的由于药物过量使用导致死亡的人中涉及阿片类药物。现在阿片类药物滥用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美国基因组对此展开研究。
【突破】“新武器”EIDD-2801有望助力抗
可以有效治疗COVID-19的化合物清单一天比一天长。最新加入这一行列的EIDD-2801(一种口服生物广谱抗病毒药物),在成为抗击SARS-CoV-2的武器方面显示出了显著的前景,并为寻找可能的COVID-19疗法注入了新的希望。
【新发现】心血管患者的福音:定期洗澡降低心血管
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已经超越癌症成为 “头号杀手”,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对健康危害极为严重。
【中南医院】高血压和糖尿病导致「新冠」患者痊愈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有效防控,但在其他许多国家正呈现迅猛的爆发趋势,医疗资源的短缺问题迫在眉睫。病毒的彻底清除是衡量新冠患者痊愈的金标准。那么患者体内病毒清除平均需要多长时间?有哪些因素将减缓患者的康复呢?
【新发现】肥胖和高血压——长寿路上的“拦路虎”
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追求。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有一致的追求。如今,养生观念中,人们认为不抽烟不喝酒就能长寿。仅仅如此吗?肯定不是。影响寿命的因素太多了,那么有哪些危险因素会影响寿命呢?到底哪个因素最重要呢?
【反转】ACE抑制剂可能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导言: ACE抑制剂(例如缬沙坦,厄贝沙坦)是维持血压平稳,降低心脑血管及肾脏不良事件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基础治疗药物。许多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长期服用。疫情之下,有临床建议提出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坚持服用ACE抑制剂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考虑增加剂量至足量。这样的意见是否准确,ACE抑制剂到底是潜在的有效药物还是危险因子?来自新奥尔良公共卫生学院的詹姆斯·迪亚...
【研究】恒河猴的研究证实COVID-19再感染
由于新冠肺炎的盛行,整个中国以及世界人心惶惶,大家对于COVID-19病毒痊愈后是否会再度感染目前还不得而知,很多人担心COVID-19治愈后是否还会发生二次感染。“社会距离”到底还要持续多久,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目前都亟待有最新研究,希望能够解答人们的困惑。
【突破】RNA成像为冠状病毒检测剂“锦上添花”
导言:蒙弗雷泽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其开创性的成像技术(Mango),来开发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以帮助COVID-19病毒检测。 最近,西蒙弗雷泽大学(SFU)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Live cell imaging of single RNA molecules with fluorogenic Mango II arrays”(译为“使用荧光Mango II阵列检测活细胞内单个RNA分子的成像”)的研究,genengnews(GEN)网站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
【Science】举全球之力,WHO领衔开展“
导言:一种已经用来对付HIV的药物组合,一种二战时期首次被用于治疗疟疾的抗病毒药物,一种去年刚刚折戟埃博拉病毒对抗的药物,一种可以帮助病毒失活的免疫系统信使,针对“新冠F4药物”的话题声在近两个月来不绝于耳,各国临床试验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然而这些药物中的任何一种能成为挽救COVID-19患者的关键吗? Science于昨日追踪报道了上周五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的一项名为“S...
【Science Advances】没有证据支
导言:在早期阶段,自然界就开始了在不改变细菌细胞DNA组织顺序的前提下来使其DNA发挥不同的功能,而这就是通过给DNA亚基上添加化学标记来实现的。DNA甲基化是哺乳动物的关键表观遗传机制,其中5-甲基胞嘧啶(5mc)是最常见的DNA修饰之一。6mdA是细菌限制性修饰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目前在哺乳动物中缺乏已知的限制性修饰系统。先前有不少研究报道,6mdA也存在于哺乳动物中,但并无证据支持。 ...
【综述】快速回顾各国应对新冠病毒的防控措施
导言:由于人与人之间传播速度很快,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爆发在许多国家引起了极大关注。利用2002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最后一次流行的经验,世界上一些地区为新的爆发做好了充分准备。 近日,预印本网站Preprints上发表一篇重要结果,其中研究人员审查了各国对COVID-19流行病...
《JEM》:网红“肠微”新突破:实力演绎如何增
导言:近年来,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正被慢慢披露开来,然而,成人肠道内的微生物数量为10^14个,接近人体体细胞数量的10倍;质量达到1.2kg,接近人体肝脏的质量;其包含的基因数目约是人体自身的100倍,具有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我们目前对它的认知也不外乎是管中窥豹,只能持之以恒地不断钻研,争取早日攻破整个肠道微生物组。 近日,美国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
【热点】COVID-19在人类宿主中会进化!
导言:目前,我们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流行病的威胁:COVID-19。它和其他冠状病毒有什么不同?它会减弱还是变得更具毒性?哪些动物可能是它最初的宿主?自第一次发现以来,它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对找到治疗方法和设计有效的疫苗至关重要,对管理这种病毒也至关重要。 近日,预印本网站preprints上发表一篇文章,研究人员观察到从人类宿主分离的COVID-19菌株在2019年12...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