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癌症是儿童第一大死因!《柳叶刀》发布长达
《柳叶刀》发表了世卫组织欧洲地区1990-2016年5-14岁儿童死亡因素及趋势分析。(文末附儿童死因完整图)
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病变新进展:或许自噬也是加重病
自噬 - 溶酶体通路维持细胞稳态并对神经性神经营养性疾病产生有益作用。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自噬可以加重该病病情,并且使细胞激活替代的高尔基体介导的降解途径,导致有毒蛋白聚集体的排出。这一过程最终导致核分解和神经元死亡。
《Nature Communications》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上升,5%~10%的乳腺癌患者伴有遗传基因突变,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相关遗传基因的发现可实现在分子水平早期诊断乳腺癌,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乳腺癌的死亡率。近期,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ICR)的研究人员通过新的高通量遗传分析技术发现了110个乳腺癌相关基因,进一步拓宽了乳腺癌相关基因谱。
《Nature》重磅!这些常用药抑制肠道菌群!
药物说明书的胃肠道反应原来不是说说这么简单,Nature新文显示目前市上1000多种经上市药物中有近四分之一都会影响我们体内的肠道菌群。
震惊!PD-1/PD-L1免疫抑制剂或可出现致
全球科研人员都在致力于新型免疫检测位点抑制剂的研究,这一药物被誉为治疗癌症最有前途的药物。同时,已经有相关免疫检测抑制剂药物上市,就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发现使用这种药物可能会出现致死性副作用。该结果发表于最近的《柳叶刀》杂志上。
抗癌降血压的五种茶,中国茶叶有上榜吗?
喝茶的好处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减肥,抗氧化,抗癌等等。但究竟哪几种茶效果最明显呢?外媒最近盘点了五种最有益健康的茶,一起往下看吧~
远紫外线可杀死流感病毒,且无皮肤癌风险!
波长为200-400纳米的广谱紫外线可以通过破坏构成DNA的共价键来有效的杀灭细菌和病毒,但它也会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近来,科学家们发现远紫外线可杀灭流感病毒,且无皮肤癌风险。
BMJ看中国:四大领域分析中国健康医疗!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后,逐步将目光投向了健康领域。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健康中国战略再次被划进新一年政府工作的重点。近日,《BMJ》收集分析了中国医学在几个重要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国在医疗转型变革中稳步前进,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
霍金的“渐冻症”,或许CRISPR技术能为此揭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难以诊断、难以治疗、难以恢复的神经系统疾病,科研人员利用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开发的新应用加强对ALS的基因分子,这或许为未来该病的新药物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这么吃能改变肠道菌群!还能降低肝脏脂肪!
《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肠道菌群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维持体重不变的情况下,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引起肠道菌群的变化并最终导致肝脏脂肪含量的下降伴随肝损伤和炎症标志物的减少。
震惊!防腐剂竟然还有这个好处?
说起防腐剂,很多人立马呈现出一脸厌恶。这与近年来关于防腐剂导致许多医疗疾病的相关报道不无关系,尽管这些报道往往缺乏科学证据,但却使得防腐剂饱受诟病。然而最近,来自台湾的研究人员偶然发现常见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一种新用途。
《Nature》:103个基因!70%!原来产
胎盘在妊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大多数的研究将目光聚焦在胚胎上而忽视了胎盘的研究价值。近日发表在《Nature》上一项针对小鼠产前致死基因的研究发现,其研究的103个研究中有近70%的基因都与胎盘畸形有关。
PD-L1三篇长文!癌症免疫治疗到底是肿瘤细胞
近年来,PD-L1在宿主免疫细胞上的组成性和诱导性表达,使得科研人员再次审视肿瘤来源和宿主免疫细胞来源的PD-L1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小转整理了近期3篇关于宿主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的PD-L1贡献于PD-L1阻断治疗的文献。
低脂低热量饮食VS运动:谁的抗大脑衰老效果更好
小胶质细胞是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相当于脑和脊髓中的巨噬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第一道也是最主要的一道免疫防线。近来一项研究发现,低脂低热量饮食可以防止衰老小鼠脑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并且与运动相比,低脂低热量饮食在预防大脑衰老方面更加有效。
《Science》:肠道菌群出“叛徒”?会转移
《Science》上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揭示了肠道菌群可以透过肠外屏障转移到其他器官内,并引起炎症和自身免疫。同时,抗生素和疫苗可以抑制该菌群的生长,减轻自身免疫,这项研究将有助于自身免疫缺陷疾病。
失眠会遗传?Nature子刊确定可能引发失眠的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过去的研究发现失眠是可遗传的,近来一项研究则确定了可能引发失眠的特定基因。
《Science Translational
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揭示了HIV隐藏在受感染细胞中的新机制,这种机制使HIV处于潜伏状态,可以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并阻止抗病毒药物冲洗出体外。 这项发现于2018年2月28日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这可能有助于设计和测试旨在治愈病毒的新疗法。
《Nature》&《Science Advan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备受各国科学家的关注,一方面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可决定其体内的微生物种群,另一方面,发现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具有防癌的作用。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