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又双叒叕一次证实肠道菌群与糖尿病密切相
一项来自东芬兰大学的新研究表明血清中高浓度的吲哚丙酸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吲哚丙酸是肠道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人体可以通过高纤维食物增强吲哚丙酸的产生。据研究人员所说,这项发现为肠道细菌在饮食、代谢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观点。
研究 | 降血压——我们需要“双管齐下”!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中心 (Keck Medicine of USC)细胞和神经生物学教授Alicia McDonough指出: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甘薯,鳄梨,菠菜,豆类,香蕉,甚至咖啡都可能是降低高血压的关键。
基因缺失为药物研发开路
基因缺失可以为基因如何产生作用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也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在巴基斯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10503名成年人开展了关于心脏方面试验,其中1843名参与者至少有一种基因,两份拷贝都存在缺失,近日研究者将报告结果在线发表在Nature上。
基因研究为智力障碍精准治疗提供可能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智力障碍患者仍然缺乏有效的分子诊断手段,这对他们的生命健康而言是严重不利的。令人感到惊喜的是,近日成瘾与心理健康中心(CAMH)和皇后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最新确定了26个与智力障碍有关的新基因。
科学家发现PM2.5“杀手”:多吃维生素B
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B族维生素可以缓解颗粒污染对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影响。研究证明服用B族维生素的非吸烟者几乎抵消了颗粒污染对心血管和免疫系统造成的任何负面影响。
从表观遗传学入手,逆转“衰老时钟”!
人类(和动物)的老化是一种必然过程,每种物种的寿命或多或少地被预先确定。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可以显示与老化相关的变化。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其可以改变DNA的表达方式而不改变DNA的基本序列。 这些修饰是非常准确的,依照这些修饰可以从身体中的任何组织或液体预测+/- 3.6年人类老化程度(Horvath S. 2013)。 这是迄今为止预测老化的最佳生物标志物,被称为表观遗传老化时钟。 有趣的是,分析DNA甲基化还可以提供生物年龄信息,这是衡量身体功能与年龄相适性的度量。 例如,患有脂肪性肝病的人有更快的滴答钟,而百岁老人的时钟较慢。
衰老死亡躲不过?肠道菌或许有办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炎症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加,这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造成炎症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老鼠年龄相关炎症和过早死亡相关。老年鼠肠道菌群组成不平衡导致肠渗漏,从而释放引发炎症并损害免疫功能的细菌产物。
基因突变让端粒失控!促发癌症!
近日,来自威斯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保护端粒(我们染色体末端结构)的部分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研究解释了与这个蛋白复合物相关的一组基因突变如何促进一系列癌症。
免疫细胞新功能:揭示高血压、糖尿病治疗新途径
近日,一批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免疫细胞或可以作为治疗肥胖症,2型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的潜在靶点。
母乳也成抗癌利器?新研究开启乳铁蛋白“杀手”模
在一项由奥地利科学基金(FWF)资助的项目中,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科学家们对母乳中的某种宿主防御肽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攻击癌细胞。这种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母乳中的活性大分子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潜在的癌症治疗价值。
头发灰白是衰老?检查心脏或是重点!
人们通常会认为灰白色的头发意味着衰老,然而事实却并不仅仅限于次。如果你的头顶长出了越来越多的灰白色头发,那么对你来说最明智的事可能就去去看心脏病医生了。
夜猫子或因基因突变!手机终于可以洗脱“罪名”了
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基因CRY1突变减慢了内部生物钟,也将其称之为昼夜节律钟,生物钟可以决定每天晚上感觉困倦的时间,以及每天早上醒来的时间。 基因CRY1突变的人与大多数人相比,有更长的昼夜周期和清醒时间,该研究成果4月6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T细胞过继疗法获得突破!人工胸腺解决大难题!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创造了一种可以产生人体T淋巴细胞(人体内对抗致病病原体的白细胞)的新系统。这个新系统可以产生工程化的T细胞以寻找并攻击癌细胞,这意味着它可用于产生充足的能够对抗各种癌症的T细胞。
Cancer Research:父母孕前吸烟竟
根据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最新研究,胎儿父母双方任意一方的吸烟习惯都会引起胎儿出生后儿童癌症和遗传疾病的发病风险上升。虽然父母在后代婴儿期的吸烟习惯会对孩子发育造成相比最大的影响,但这项最新的研究仍然表明孕期甚至在受孕之前的戒烟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肥胖是杀手?不,有时体重波动更凶险!
根据一项发表于最新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结果,体重波动的冠状动脉粥硬化(CAD)患者的死亡率和其他心血管并发症(CV事件)发生风险更高。
维生素D真的能防癌?JAMA给出证实!
根据JAMA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健康的绝经妇女中,维生素D3和钙的补充与安慰剂组相比并不能在研究观察的4年中显著降低这些妇女的癌症发病风险。
乳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助纣为虐的脂肪!
乳腺癌细胞内部并不是问题关键,乳腺癌细胞周围的环境才是导致疾病的关键。北卡罗莱纳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声称。
癌细胞失控,原来是“垃圾”DNA在暗中掌控大局
日前,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研究表明那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被认为是“垃圾”的高拷贝DNA序列具有令人惊讶的能力,这些“垃圾”DNA能够影响基因组的正常功能。当在癌细胞中失去控制时,这些重复核苷酸序列能够结合主要调节蛋白并将其产生大核体。这可能导致表观遗传学的不稳定性 - 基因调控的变化 - 这是许多癌症形成的原因。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