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上海交大联合发文:针对结直肠癌治疗新思
癌症免疫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它们对某些主要类型的癌症仍然基本无效,例如具有微卫星稳定性的结直肠癌(MSS CRC)。因此,研究耐药性癌症的肿瘤微环境对于制定新的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逆转耐药性!暨南大学等团队揭示非小细胞肺癌最新
化疗耐药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效治疗的重要因素。p21活化激酶4 (PAK4)通过侵袭和迁移参与NSCLC的进展。
靶向“最毒”乳腺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海南医科大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以预后不良为特征的复杂乳腺恶性肿瘤亚型。为这种亚型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研究阐明了三羧酸循环在癌症代谢和肿瘤发展的复杂景观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大量新出现的证据强调了长链非编码RNA在乳腺癌发展轨迹中发挥的显著作用。尽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但对长链非编码RNA是否可以通过调节三羧酸循环来影响乳腺癌进展的探索一直受到限制。此外,尚未确定协调这些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
突破!可使局部和远处肿瘤消退!南京大学揭示胃癌
肿瘤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消除原发肿瘤,控制潜在的转移,并引发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完全清除所有恶性细胞。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是实体肿瘤的局部生物环境,越来越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双管齐下!二甲双胍+热量限制,增强肿瘤化疗反应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有超过 200 万新发病例和 180 万人死亡。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是最常见的(近 85%),如果考虑所有阶段,五年生存率约为 25%。靶向治疗的发展和免疫疗法的引入重塑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从而在生存率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然而,这种病理学的异质性意味着相当多的患者亚组无法从当前的治疗线中受益。
再取进展!苏州大学发文揭示抑制胃癌增殖和转移新
HOOK3 是人类钩微管拴系蛋白家族的成员,与癌症的进展有关。然而,HOOK3 在胃癌(G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不完全清楚。
最新!中山大学研究揭示抑制“癌症转移”的新机制
转移已成为鼻咽癌(NPC)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异常的DNA甲基化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然而,我们这些过程背后的确切监管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Science》发布:液体活检重大突破!提前
要防控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策略。尽管液体活检有方便快捷的优势,灵敏度不足的问题一直是个巨大的限制。
促进抗肿瘤免疫!上海中医药大学发文揭示癌症免疫
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阻断已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主要手段。使用小分子靶向PD-1/PD-L1轴是增强抗肿瘤免疫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
重磅!全球首个!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首篇JA
辅助和新辅助免疫治疗改善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临床结果。然而,检查点抑制与化疗的最佳组合仍然未知。
攻坚克难!中山大学谢新华团队发现“最毒”乳腺癌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预后最差。虽然对TNBC的研究众多,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当今一大难题。
【Adv. Sci.】浙江大学医学院王晓健/林
肿瘤细胞与宿主免疫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涉及浸润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疾病进展、转移和复发的关键决定因素。
“抗癌”新前沿!华中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发布:肿瘤
微生物群作为肿瘤的关键成分受到广泛关注。TME的微生物群调节肿瘤发展并影响癌症治疗,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发性肿瘤被认为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肿瘤内微生物群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癌症的发展,例如基因组不稳定性和突变、表观遗传修饰、促肿瘤炎症、免疫逃避、代谢调节以及侵袭和转移的激活。了解微生物和肿瘤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可以为潜在和现有的癌症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见解。许多经过修饰的细菌毒性较低并准确靶向肿瘤组织,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此外,微生物与化疗/免疫疗法的联合使用可以降低耐药性并提高抗癌疗效。
“单组分双功能”前药!复旦大学董健团队开发肿瘤
将辅助药物或生物大分子与光敏剂装入纳米粒子中以提高光动力疗法(PDT)的效率是常用的策略。然而,将带正电荷的光敏剂和带负电荷的佐剂装入同一种纳米材料中,并进一步同时调节药物释放却较为困难。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